〈阿彌陀佛證契儀軌〉的講解

簡繁轉換 - 繁體

林鈺堂

講授者:林鈺堂
請法者:古晉佛教居士林
筆錄:古晉佛教居士林之
陳球鶯,陳秋燕
時間:二○○五年十月十六日
地點:古晉佛教居士林
校訂:林鈺堂


先講一下〈阿彌陀佛祈請頌〉。

阿彌陀佛祈請 林鈺堂

阿表本淨萬法自性空
一體圓融光壽皆無量
慈悲攝引接眾歸淨土
當前炳現眾生即彌陀

〈阿彌陀佛祈請頌〉是我自己作的。類似於接著要講的〈阿彌陀佛證契儀軌〉另外有〈白觀音證契儀軌〉、〈文殊證契儀軌〉,這些都可以參考的。今天晚上我們要講的是〈阿彌陀佛證契儀軌〉。今年六月,我在臺灣講的〈文殊證契儀軌之說明〉,是一個很詳細的說明,已可在華文網頁找得到,這幾篇儀軌都可以在那兒找到。你們這兒已印出來的〈文殊證契儀軌之說明〉有很詳細的說明,除了今天晚上講的以外,也可參考這份說明。

這是我第五次來馬來西亞,在我第三次來馬來西亞時,那時馬六甲有位陳傳光居士和幾位佛友一直陪著我。有一天他對我說要請我寫阿彌陀佛的祈請頌,我那時想我都寫過許多了,平常寫時都是自己有感想或有人問問題時。因為當時我沒想寫,所以當他說起時,我就沒答應。過幾天他又提一次,我也還沒想寫,再過幾天他又提起,一連講了三次,我才答應。

我是離開馬來西亞,去了香港才寫的。結果我寫完了,是早上靈感來時寫的,寫完後就去睡,竟夢見我給陳傳光一張到淨土的入場券;這表示他請我寫這個的功德很大,所以我要他熟記,靠這張就可以去淨土。這個祈請頌只有四句,其意思如下:
首句,「阿」是阿彌陀佛的「阿」;「阿」表示一切本來清淨。梵文「阿」表示無生的意思,就是說原來、本來是清淨的。「萬法」指一切東西,「自性空」是沒有自性、一切無我。 「一體圓融」指一切東西都沒有自性,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是絕對獨立存在的。若有分別、界限,都是心裏想的。如果這些心裏想的都沒有的時候,就是一體圓融,意思是一切其實都是一體的,都是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沒有界限。「光壽皆無量」,「阿彌陀」佛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光,就是光明無量。光明是任何處都可以到、空間上沒有邊界,空間上無所不至。壽命也是無量壽,就是時間上沒有任何限制。我們平常對時間、空間的觀念是一切東西都在某個時空裏面,所以阿彌陀佛的名字的意思是沿著最根本的,時間、空間來講都是無限的。這些時間、空間的觀念都是人造出來的。總括首兩句的意思是:本來清淨的,一切圓融在一起,而且沒有任何界限。這只是講他本來是怎樣的。但不是說他本來這樣就不能做事,他也可以做事,做些什麼事呢?

「慈悲攝引接眾歸淨土」:因為阿彌陀佛和你是一體的,他知道你在輪迴裏,便想要幫你,接你回淨土。其實只要你領悟這些界限是你自己起的虛妄分別的話,你也可以回到和他一樣,你也可以光壽皆無量。所以他的作用就是在接引你,使你們一個個都回歸本來清淨。

第四句:「當前炳現眾生即彌陀」。阿彌陀佛不用到處找,也不是天上的才是阿彌陀佛,眼前這一個個有情就是阿彌陀佛,是我們自己分別你是你,我是我,一個個分開的。從他那兒看全部是一體的。因此阿彌陀佛不必去哪裏找,眼前的每一個人都要尊敬他就像尊敬阿彌陀佛一樣,不要想去批評他,那是你的虛妄想像。如果你想這是阿彌陀佛來教我的話,就不一樣了。所以雖然只是四句,意義很深奧。講完了四句,後面的跋自己念就可以。再來講〈阿彌陀佛證契儀軌〉。


阿彌陀佛證契儀軌


何謂儀軌?儀軌就是說你每天在那裏照著練習的法本。我們要修行,每天都需要一些時間專門來佛前念經、磕幾個頭,這也算是一種儀軌,就是有一個固定的步驟來做修行的功課。我每天把供水換新、點香、磕三個頭、念大悲咒,然後念佛號,這也是一個,因為每天有一個固定的程式。當我們稱之為儀軌時,就是說這是經過深入研究,然後想辦法寫出來每天要做的、怎樣一步步做,那一步一步裏面有安排,使得我們不會忘記菩提心。所以一開始就要皈依佛,因為佛教導我們正確的,並且使我們瞭解所做的不是只求個人的利益或自己家裏怎樣好,那是錯誤的。一開始修時就要記得,我們是為整個社會來求,接著依照所規定的功課做、念經。每天做一樣的功課,這個習慣久了慢慢可以改變一個人,因其力量很大。做完佛課,將來肯定有一些結果,而這結果不是只有修的人可以得到,大家都可以得到,因為整個是一體的,沒有分別。剛開始雖然不懂整個儀軌的意思,不過只要每天照著做,漸漸地這些觀念會讓你很自然而然地改變。如果照一個儀軌做慣了,吃飯時就會想起不只是為我自己而吃,而是為眾生好而吃,這類的想法。阿彌陀佛的證契儀軌只修阿彌陀佛這一尊,其他佛、菩薩的名字可省略,不念了。

為何叫「證契」?此儀軌的安排是希望能幫助你達到跟阿彌陀佛一樣契合的意思,回到你本來的清淨和阿彌陀佛一樣,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如何達到你和阿彌陀佛無二無別呢?每天修,照著儀軌一步一步做,到最後不知不覺中你就是阿彌陀佛。只要能夠修到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都是為別人著想,而不是為自己,就是越來越接近阿彌陀佛了。


前行

前行就是做功課前的準備。

「陳供如常」:像平常每天早上要換供水、點燈、上香、佈置一下,表示要開始做功課了。

「頂禮三拜」:磕三個頭,小禮拜或大禮拜都可。


正行

正行指真正要開始做功課。 「上座依軌修習」:坐下來,照儀軌一步一步做。


一、 發心

合掌誠心的念一遍就可。「無常遷變瞬息間,有情漂流苦海中,清明此座太珍貴,為眾修軌證彌陀。」

第一句提醒你無常,什麼事情都可能突然間變化,想也沒想到,如地震。然後放眼看,有情漂流苦海中,任何有情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合他的理想,多少有煩惱,我們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就像在苦海裏漂流,一浮一沉的。在此情形下,什麼東西都可以一下子變化;我現在如此,不曉得下一秒會出現什麼事,而且不是只有我這樣,所有人都在苦。在這種情況下,「清明此座太珍貴」,我能有心修法並且瞭解修法的重要是十分珍貴的,為什麼?有的想修沒時間,因為被很多事擋住,非去煩惱不可。有的不懂得佛法,還在東摸西摸,這家聽這個講,那家聽那個講。現在既然有這麼一點時間,就好好坐下來修。當你真正體會它珍貴的時候,是你越來越老、生病時,那時就有那個時間和心來修。

「為眾修軌證彌陀」是要提醒你為眾生修,不是為你一個人。若只想為一個人修,修萬萬年也不會得到解脫,因為有我就有你,就留在對立中。那麼我們的目標在哪兒呢?就是要變成阿彌陀佛,度盡無盡的眾生;這是我們的目標。念這節的目的主要是提醒你無常,所以時間很寶貴,一定要專注的、完全的修,把一切煩惱丟開,不要將煩惱留在這兒。


二、 觀空

發心以後都會有觀空。因為我們平常世間的成見多,所以這兒第一次觀空的目的是使我們把世間的一套頓時放下。結定印是右手放在左手之上,坐姿隨你能做到的就可以,只要專心就好。在結定印時,默念三遍。上一節是出聲念。這兒要默念,因為這樣比較容易進入定裏去,所以這兒寫默念。默念三遍時,你就逐漸放開一切,先空一點,慢慢空,越來越空。

「萬法皆緣成,相依而共存;捨對立分別,現一體本淨」。這裏的「法」是東西的意思,指任何東西。而且佛法的這個「法」所指的東西,不只是你所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叫法。我有一個感覺,也是東西,我有一個妄想也是東西,我有一個幻想,那也是東西。所以佛法講的這個法界是比一般所謂的宇宙還要大的,因為它不分真的假的,有的沒的,你叫得出來一個東西,那就是一個法。現在我們這邊分一派,那邊分一派,那只是人分的,根本上它也都算是一個東西,不管怎樣的都算是法。

任何東西是怎樣來的?佛法分析的結果說沒有什麼東西是獨立存在的,一切都是跟很多很多因緣相關的,任何東西都是因緣所成的。這個觀念跟無我完全是一體兩面。為什麼說是無我?因為它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既然是因緣合成的,隨著因緣變,它就變,所以就無我,沒有什麼不變的地方。如果有什麼東西是不管你怎樣我都不變,那個才叫佛法所謂的「我」。但是這樣的我找不到,所以說無我。既然一切是因緣成的,它是「相依而共存」,就是說這個東西所以顯這個樣子是因為別的東西顯那個樣子,別的東西若變,它也就變,同時互相依靠,要麼同時顯,要麼同時沒有。比方說這兒有一根蠟燭,電風扇在上面吹,風小的話,這燭火就搖來搖去,風大的話,蠟燭就熄掉。這兩個是互相的,一個的情況如何會影響到另一個,所以燭火和風勢是互相依賴顯出來的。若火變很大時,風大變成沒有關係了,火不但不會滅掉,而且燒得更大,互相影響。我們通常以為這個是這樣,那個是那樣,那是我們從主觀的見解說出有這樣的分別。從我這兒看是這個樣子,從你那兒看又不一樣,每個人從他自己的角度看都不一樣,所以你以為你對的時候,你不曉得其實很多你沒看到的也都對,並不是只有你的想法對。你要是能瞭解這些,才會放掉成見及偏執,才會瞭解佛、菩薩所說,原來是一體的、清淨的。要是這樣念久了,慢慢深入,平常遇到事情會去想這些道理的話,就有可能慢慢的看得開,放得下,就變空了,不堅持就容易空。

這儀軌若修久了就會背,不用再看法本,可在心裏一邊默念,一邊想全法界任何東西,包括你自己的身體、桌子、你前面的佛像,一切都回到本來清淨,那時不再有感官所覺察得到的東西,變成全部都不存在,只有無雲晴空,就只有藍天,不只是上方是藍天,包括我們的身體,觀想成一切什麼都不見,只有藍天,想成這樣,幫助我們體會空性。


三、 整體

平常我們有執著時,認為所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現在如此想時,就想成晴空萬里、身體不見、什麼也不見了。如此常做可把一般固定的想法、執著鬆掉。但是一直留在這裏面就不能起作用,所以需要從之走出來。如何走出來?所以接著要觀想從這個藍色光明中出現整個法界裏的所有四聖六凡。六凡指六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及天界的眾生。另一邊是四聖,就是佛、菩薩、緣覺眾、聲聞眾。緣覺眾指沒有機會聽聞佛法,可是自己觀察而發現宇宙的真理,徹底瞭解其實無我的聖人,而聲聞眾是聽讀佛理,瞭解佛理後慢慢修行成就的聖人。

四聖六凡怎樣出現呢?行者(指正在修此儀軌的人)觀想自己的父親,無論他在什麼地方,已不在人世或還在,在行者的右方,母親在行者的左方,都是同一面向。這個目的是觀想他們也和你在一起修,一起得度。行者的前方是歷世的冤親債主,也就是生生世世和你有過關係,不論是好還是壞的關係,當然也包括今世的。他們的臉也面向佛、菩薩那邊。

緊隨著你背後的第一個半圈是地獄眾生,因為他們是最苦的,所以要想成是最接近你的,接著是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的眾生,都是和你在一起修法。你前面的空中,有所有的佛、菩薩、聲聞、緣覺眾,他們的旁邊、底下有護法眾圍繞著。聖的都在前方的空中,而凡的就都在這兒向著聖眾。因為此法以阿彌陀佛為主,所以阿彌陀佛在所有佛的中間而且是紅色的(照密宗所說)。他的右手邊是觀世音菩薩,是白色的,這是依照古代印度傳下來的規矩。而阿彌陀佛的左手邊是大勢至菩薩,是藍色的。西方一切聖眾圍繞著西方三聖,而這些外面才是其他的佛、菩薩。所有這些佛、菩薩在空中很慈悲的看著這些還在受苦的眾生。


四、 皈依

現在大家要開始修了。首先,合掌誠心的念三遍,同時觀想一切眾生合掌看著空中的阿彌陀佛,雖然空中有那麼多佛,我們只要專注於阿彌陀佛,大家合聲齊念:皈依金剛上師,皈依阿彌陀佛,皈依圓融佛法,皈依菩提聖眾。「皈依金剛上師」是指皈依傳這個法的上師。通常只說「皈依金剛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這個法本是修阿彌陀佛的,要以阿彌陀佛代表一切諸佛,所以說「皈依阿彌陀佛」。佛法對不同程度的眾生有不同的說法,因此在表面上看來有些似乎有衝突。但是通達佛理的話,就知道是可以融通的,就知道種種佛法根本上都是教示無我、慈悲而沒有矛盾。所以我們要皈依圓融種種層次的佛法。「皈依菩提聖眾」是說,佛法所謂的聖眾,根本上是指真正證到菩提者,也就是證入一切一體而自然具備同體慈悲者。修法前須先皈依的意思是說這很重要,要能以佛法為一輩子的依靠,而不是只是一時的熱衷,不久又換來換去。佛法並不要我們盲信盲從, 而是叫我們自己觀察真象是不是如佛法所教導的:一切無常,緣起共生。我們信佛法,因為佛法教的是真理。瞭解了佛法所講的無常,一切是因緣等等之後,要堅信不疑,要徹底的照佛所說的修行。日子一久,做多了才能體會其好處;就好比運動,一定要持之以恆,日子久了,才能見其效果。這當中是需要努力、克服怠惰到最後習慣之後,才會覺得運動是舒服的。不要還沒深入,未見效果,就起懷疑,或者灰退。要帶著一生都要不斷的修下去的心來做功課。

接著觀想一切聖眾都因眾生能明辨及抉擇了正確的解脫之路而感到欣慰,並由阿彌陀佛代表一切聖眾接受我們的皈依。阿彌陀佛就從他的心輪,不是心臟,而是他的光明身的胸部中心,放出藍光照著每一個眾生。阿彌陀佛本身是紅色,但佛是自在的,所以可以放出任何色的光明。此藍光代表菩提心的加持,照明每個眾生心中,為他們消業障、培福緣、長養菩提(指智慧、慈悲都得以增長)。智慧及慈悲都是抽象的,但是在久修之後,行者自己可以感覺到這些的進步。因為我們先前已經觀空,所以現在觀想的一切聖眾及眾生都是光明身,而不是實質身,所以應該都是清淨的。但是我們的業障並不能輕易消除,所以還是得觀想佛來加被我們,為我們消業、培福、長養菩提。佛以此光加被及攝受我們,並不是只照拂一下就沒有了,而是不斷的眷顧著我們。所以此光進住每一個眾生心中,閃耀著,照明菩提正道。因為你皈依了他們,佛、菩薩將一直在覺路上照顧你,生生世世,直到你成佛為止。


五、 供奉

皈依之後,要供養佛。這並不是說佛、菩薩要我們這樣做才肯照顧我們。供奉佛的目的是藉此修,使我們從我執中出來。要從我執中出來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在世間一切都很有限,每個人都很努力才能擁有一點點東西,所以對這些東西執著,很捨不得。實際上一切都在遷變,也不曉得何時會掉了、被偷、被搶、等等;也就是說,雖然你很想一直擁有這些,不過有誰能保證你會一直擁有?而你想留給誰,也不曉得會變成誰拿去。平常看不到這些,你只強烈的想要留著,希望要擁有更多。因此要從這裏頭走出來需要練習,拿得出去。從小乘進入大乘,大乘的重點除了修菩提心外, 就是說要想到眾生,在實修的方法上就是修佈施。就是對東西的所有的觀念不要再是從自己出發了,而是要善於利用東西使更多的人得到好處。這需要一點一滴的放得開、拿得出去,這樣的練習。對佛、菩薩供奉也是這樣,要慢慢練習。我們有時要給人東西,他不一定要,也可能嫌棄。因此對人修佈施並不容易。但是佛、菩薩很慈悲,不論我們供奉如何都接受,不會嫌棄。因此便於我們練習供奉。但是我們在修供奉的人就也要練習替對方著想,而不是把好的留給自己,壞的推給對方。我們要看對方的需要,有誠意的提供對人有益的供奉。對佛、菩薩供奉也如此。

觀想一切有情都很高興來參加,並且瞭解修供養的意思。「廣大長遠之供養」就是說對於行善,修佈施很有心,長遠不斷在做供獻的事。同時大家一齊合聲念下面這偈。「遍法界珍寶」指法界裏任何好的東西都不再貪著,而願意給佛以求得解脫,因為解脫才是永遠的安寧,才是最重要的。「傾」之意是盡所有;「明行」指覺悟的行,「證德」就是佛法解脫道上能證到的東西,比如定裏的境界、智慧慈悲的心、的光明。所有這些,不管是世間好的東西或修行上好的東西,都 「離惜遺供獻」,都願意給,就是沒有覺得可惜、心甘情願,沒有任何捨不得而留下的完全供獻。「遺」是不完全的給,還留下一些。 「乞慈憫攝受」:這個「給」不是很驕傲的給,而是請佛、菩薩可憐在輪迴裏的我們,為了助我們得解脫而願意接受我們的供奉。佛、菩薩得了我們的供奉,就怎樣回報呢?「演妙法善巧」是指我們供奉的回報是,佛以善巧方便的方法讓我們深入瞭解極為深奧巧妙的佛法。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不可能一下子就都領會深奧的佛理。所以佛要看情況說法,慢慢的教導我們。而且佛是「無疏漏救渡」,沒有親疏的分別,也沒有任何捨棄、遺漏,平等的救渡一切眾生。以這樣子的想法來貢獻。觀想一切聖眾都因此等供奉而欣喜接受,因為這些供奉都是出於菩提心,為求一切眾生的離苦得樂、究竟成佛而來,和他們慈悲的大願是相同的。他們接受供奉並非因為貪得這些受用。我們觀想一切聖眾都得到圓滿的受用,然後他們放五色光,充遍全法界,到處是藍、白、黃、紅、綠光,以加持眾生。他們受了供養、放光加持眾生後,阿彌陀佛以外之一切聖眾皆化光進入阿彌陀佛,空中只剩下阿彌陀佛站或坐在蓮花上。


六、 讚頌

讚頌是讚佛的功德。我們六道眾生合聲一起念,自己很盡心的念,若要用法器可用鈴杵、鼓、引磬、木魚等。讚頌可有這些法器伴奏音樂,沒有也可。「阿彌陀佛淨光照,十方有情心性開」。先講他的清淨光明照耀。此光是無限的,所以任何地方都會被照到;「十方」是指東、南、西、北,四方,還有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隅,以及上、下兩方。所有空間裏面的眾生都被阿彌陀佛的光照到因而心性開展。他原先心裏都被我執、煩惱綁住的,被這光明一照,智慧就開了。「阿彌陀佛清音演」指阿彌陀佛不停地在演說佛法,所以「三世得聞煩惱除」,意思是過去,現在及將來的一切眾生都可聽到他清淨的法音;聽到時,煩惱也都解除了;這是因為佛的善巧開導,使你從煩惱走出來。

「阿彌陀佛恒憶念」是說若我們能一直記得阿彌陀佛的話,「雖陷五濁離塵垢」:我們雖然是在末法時代,照經裏講,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而現今的世界又有很多煩惱的因緣,不過只要你心裏一個佛號不斷,一直記得阿彌陀佛,那麼你還是能夠不被這些煩惱所干擾,你心裏還是清淨的,就等於出污泥而不染。「阿彌陀佛是依怙」,我們要是能夠依靠他的話,「往生成佛皆在握」,你就有希望往生,因為阿彌陀佛一直垂手要接引你,你念他的佛號,持他的咒,你死時,他就把你接走,而且不只是往生,成佛也有把握得到,因為你一直念的話,慢慢地,不知不覺中回到本來的清淨,當本來清淨時,你就是佛。

阿彌陀佛聽了這個讚之後,很高興,因為行者及所有眾生都有這麼正確的信念。這時,從他心中放出鮮明的紅光,充遍法界,加持一切眾生。阿彌陀佛的缽裏是甘露,他用甘露灑淨一切眾生,這甘露一灑,你的身、語、意的所有的業都清淨了,同時每一個眾生都可喝到他的甘露,喝了會延壽、增長慧命。慧命比壽命還大,因為你若生生世世懂得循著佛法繼續修行的話,你才有慧命。你若退轉了,不懂得繼續追循佛法的路,就等於慧命中斷了,意思是說不只是這輩子的命增長,以後生生世世也是學佛。若這輩子沒修成佛,死後也沒去成極樂世界,下輩子做了人就還是比較有機緣遇到佛法並信佛,如此慧命就可增長。


七、 成就

經過阿彌陀佛的甘露加持後,身、語、意都清淨,你就回到原本是佛的情況。這時全部的眾生都化光且融合一起,成了無限的空性的天藍色光。這時眾生連同在修行的人全都不見了,都成了藍色的光明。阿彌陀佛一看,他要度盡一切眾生的大願已經達成,因為眾生都被度盡了,所以他也可休息了,因此他也回到原來的藍色的光明,就是回到空性。整個法界也變成藍色光明。 這是在此修軌中整個法界第二次變成藍色光明。

為什麼要觀空兩次?第一次觀空時是把你原本對世間視為實在的執著忘掉。不過你從空裏觀出來的四聖六凡、供養、讚頌等修久了,有時會執著,因為有時你會真的看到這些,而不是說儀軌裏寫的我們照著想而已。有時阿彌陀佛、父母親、等等,也會顯現。當修行者看到時,他會執著,期待下次再出現。不管下次出現或不出現,你每天照著儀軌做一次、兩次,不要對這個空性裏出來的起執著。若所觀的是真的出現的話,你也要觀回到空的,意思是連對這個法也不要執著,這樣才會徹底的空。當一切空時,就連對法也沒有執著,空性已經很純粹。在純粹裏可起作用。這時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出來。從藍色的光明裏首先出現一個很大很大的羯摩杵。密宗的杵兩個拼在一起成了一個像十字架的樣子,叫做「羯摩杵」。它是平放的,用來當地基。所以先觀羯摩杵的地基,表示把邪魔都壓在底下不會出來擾亂。這個羯摩杵有遍覆法界那麼大。羯摩杵的上面現一個八獅子座,這個寶座是一個坐台,叫「八獅子座」,因為一個四方的座,邊上有四面,每面有兩支雪山獅子撐托著;密宗的唐卡有些祖師的坐台就是如此。一步一步慢慢的顯現,先是羯摩杵,然後整個寶座出來,接著寶座上面顯一個很大的蓮花,蓮花上有一個月墊,是圓形的坐墊。此月墊是白色的,代表慈悲。在月墊上面又有一個跟其大小一樣的日墊,是紅色的,代表智慧。這兩個墊子在蓮花的中心。日墊的正中豎立了一個西藏字,〔啥〕,是紅色的。〔啥〕字是阿彌陀佛的種子字,叫做「種子字」,因為整個阿彌陀佛是由此觀成的。接著〔啥〕不見而轉化成佛,就出現紅色的阿彌陀佛。他的身體是紅色的虹光身,他的一切都是光明的,很明顯,但沒有實質,和彩虹一樣。他跏趺而坐,雙手捧缽。在他的心輪中間有一個蓮花,蓮花上有一個月墊,在月墊上面又有一個跟其大小一樣的日墊。日墊的正中豎立了紅〔啥〕字,其周圍被阿彌陀佛的心咒的咒字〔嗡、阿彌答娃、啥〕所圍繞,這些字等距離分佈在日墊的邊沿上,咒字也全是紅色的。

這個阿彌陀佛是從第二次的藍光出現。第一次顯藍光的目的是讓修行者忘掉一切,但這一次則要觀想修行者變成阿彌陀佛。就在你現在這個位子,你已忘掉你的肉身,現在是阿彌陀佛出現。在阿彌陀佛的心輪裏面有一個蓮,這蓮的大小只有拇指頭節寬。蓮上有一個月輪,月輪上又有日輪,日輪中央的〔啥〕字面向佛的右手邊,此字從佛前面看,因為是其側面,只是一根細線。而心咒「嗡、阿彌答娃、啥」是逆時鐘方向排列,轉時是順時鐘方向。「嗡」是第一個,「阿」第二個,…,都同時跑,跟著等距離轉。當咒輪轉時,蓮、月輪、日輪、及中間的〔啥〕字都不動,只有在日輪邊沿上的咒字轉動。開始時,是慢慢的轉,之後是越來越快,到後來慢慢停下,越來越緩,到最後完全停下。對於觀不起來的藏字可想成是紅色的小光球,六個小光球在轉。「嗡」是一般咒語的開始,「阿彌答娃」是梵語阿彌陀佛的名字,而「啥」是他的種子字。


八、 轉咒

接著一直持誦心咒,然後觀想六個字在日墊上開始轉,順序轉,越轉越快,但中央的〔啥〕字不動。良久之後,當你開始不想念時,才慢慢停下來。你在觀想咒輪旋轉時,也觀想它同時放出光芒,一波一波的就像將石頭丟進水裏產生一圈圈的水波。這些光圈慢慢散開,遍及法界,同時每一圈裏頭有無數的阿彌陀佛的化身,小小的阿彌陀佛在光圈裏,向十方擴散去救度無數的眾生。

依照密宗的修法,修觀想之後,以後是要修氣功。做為預備的功課,我們先修一點氣,所以下一節是修氣。


九、 一氣

這兒其實只是修深呼吸。如何修深呼吸?閉著嘴巴。修氣時是不用嘴的,氣是經過鼻子。將舌頭抵上齶,就是將舌尖抵著上排前頭牙齒的後方,然後用鼻子修深呼吸。深呼吸的做法是將氣吸進,然後稍微停一下;若覺得氣要出來,就讓它自然的出來;這樣就不會出問題。在吸氣時要觀想所有眾生的愚癡、罪業、病苦、煩惱、業障都變成不好的黑氣,然後被吸進去。吸進去這些黑氣的不是你,是阿彌陀佛,所以你不用害怕,儘管照軌修。他以大慈悲心,沒有嫌棄地全部吸進去。住氣是要停一下,停下時就觀想吸進的黑氣被阿彌陀佛的智慧,瞭解一切本來無我、本來清淨的,所化解掉及淨化掉。淨化後就變成智氣,呼出的氣就是清淨的智氣。阿彌陀佛不會放黑氣害人的。此氣能長養眾生,加持眾生,充遍法界,幫眾生早點成佛。 所以你看,做阿彌陀佛多好;天天修這個法,天天做阿彌陀佛是很過癮的!


十、 相即

阿彌陀佛吸進眾生濁惡的氣,然後呼出智氣,不斷這樣一直過濾,世間再也沒有壞的氣。既然都是清淨的,你、眾生和阿彌陀佛就沒有分別,都一樣,都回到空性的藍光裏。再回到空性的光明以後,要下座了。此時原來的你早已不見,下座的是阿彌陀佛,不過卻化現你的樣子來到世間,以便救度眾生。如果還想是你下座,那就永遠修不成阿彌陀佛。所以證契儀軌的精華,也是我的心得,就在這一點上。


吉祥圓滿


                     校訂圓成
                     二○○五年十二月廿四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Related work:阿彌陀佛証契儀軌 《文殊證契儀軌》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