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定實修體系

CW46
第七章 修習奢摩他(止)才能獲致三摩缽底(等持)之果

佛教瑜伽士陳健民英語口述
康底帕洛比丘筆錄
漢譯﹕張淳焠
校訂﹕林鈺堂


目 錄
A. 敬 禮
B. 對基督教的重新評估
C. 為何奢摩他(止)的修習應在三摩缽底之先
D. 前面諸章中所述各種準備工作(前行)之摘要
E.某些心理方面需準備的條件
F. 奢摩他的生理基礎
G. 趨入奢摩他的九個步驟和六項條件
H. 奢摩他與三摩缽底之辨別
I. 習定上的錯誤及其對治
J. 八禪那
K. 奢摩他的証得

敬禮 佛教護法聖眾、一切天神及神明

 

第七章

修習奢摩他(止)才能獲致三摩缽底(等持)之果

 

筆錄者早到了些,便在關房後方山腳下的一個小院落裏,在陽光下來回漫步。陳先生曾應一些施主之請,以及每逢耶誕節,藉此後方的空地舉行過許多次佛教的火供。今天陳瑜伽士尚未結束他的禪修。一會兒以後,筆錄者由 陳先生的後窗向內探望,看到他已結束了禪修,便走向前去敲門。

 

打過招呼後, 陳先生詢問我手中拿的卷軸是什麼,我告訴他是要寄給倫敦僧伽聯合會的新佛殿的兩幅彩印,一幅是蓮花生大士,另一幅是宗喀巴大師。 陳先生打開這兩幅掛畫,讚歎它們的畫工,且虔敬地把它們舉至額上。

 

不久,尊者到了,我們便開始例行的預備性詢問。隨著門上一聲輕敲進來一位健談的中國婦女。陳先生和她交談了 一兩 句話之後,就把筆者贈送的泰國郵票遞給了這位太太,很顯然她似乎就是那位集郵青年的母親。陳先生滿面笑容,不斷地躬身,一再地請她也一併收下供在佛案上的藏式麵包。她起初辭謝,但在 陳先生的堅持且送出門外後,才欣然接受。

 

在這段插曲之後,話題便轉到了近日曾來拜訪 陳先生的兩位佛教徒身上。他們一位是比丘,一位是比丘尼。陳先生說因為他看到這位比丘尼靠在椅背上,探頭看他的佛堂,所以順便邀請他參觀佛堂,同行的比丘也一起進了佛堂。

 

先生說:「這位尼師學過一點施身法(把肉身觀想供養給一切眾生以積聚資糧的一種很好的修法),所以她對我的佛堂有些了解,但是那位比丘是修學小乘法的,所以懂得不多」。

 

筆錄者補充說道這位比丘對忿怒尊感到疑惑,而且也無法了解他口中的「雙身像」(佛或菩薩與其明妃)的涵義。

 

事實上,這個例子正是本書不憚其煩地重申─依次第循序進修的必要性─的主旨的最好佐證。一位博學的小乘比丘,若對大乘或金剛乘不了解,卻忽然面對這二種傳承的藝品之時,因為沒有基礎,以至於無法掌握所見事物的內涵。

 

陳先生說:「今天我們要談的是本書的軀幹部分,或者至少」他向下看著,接著說:「至少也是腳的部分。這個軀幹由腳開始講,便是對奢摩他的講述。它是初學者最主要而且必要的修法。不過,首先我們仍應介紹我們敬禮的對象」。

 

A、 敬禮

初修的人在實修中應受到善神的護佑,而依此獲致兩種利益:一則修行上的障礙容易清除;再則從而早日得到奢摩他(止)的成就。所以我們應該尊敬所有的龍天善神,且請求祂們的幫助及保護。我們應該很清楚地了解向神明致敬與向祂們求皈依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皈依的對象只是佛法僧三寶。

 

有一些佛教徒甚至把佛教誤解為是無神論,並宣稱不需要顧及神明,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

 

1.  為什麼我們向神明致敬呢?

 

以下是一些為什麼我們應該尊敬神明,並且請他們幫助的理由:

 

a.  在獲得究竟佛果之前,一切佛都示現得到天神的幫助而遣除魔障。喬達摩也是靠天神之助,在菩提迦雅的菩提樹下証得無上正等正覺。

 

b.  佛陀親自教導弟子們修「六念法」(譯按: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其中最後一項就是「念天」(種種天神)。佛教徒應該要憶念諸天,因此天眾也自然會賜助。

 

c.  初學者在精神成就方面是很脆弱的,需要天眾的幫助,即使是土地神的幫助也是必需的。這樣要獲致奢摩他(止)的成就便容易了。

 

d.  無論顯教、密教(在漢地或藏地),每間寺院的寺門上都繪有四大天王的圖像。連我小小的關房門邊,都供有祂們的神龕,我時常以香、燈供養。在《華嚴經》裏,佛的周匝圍繞有人及非人,而非人之中就包括了許多天神及神明,連地神、樹神、森林之神都聚集在一起護衛佛陀。

 

如果現在佛陀仍住世且在西方傳法,耶和華也一定會來保護佛陀。就這一點,我有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

 

在我住到這個關房之前,它是一個基督教的小教堂,現在還有個十字架留著,我也向它獻供。

 

我的房東是個基督徒,也是教會中的長老。有一次他向我提出要漲房租。那時我到這兒才一年,因為藏區貿易興盛,許多人待在鎮上,找房子的人很多。房東說住在底樓的房客已經加繳房租了,我住在上層的當然也該比照辦理。我向他提出契約上是寫明了三年房租不變的,而且租約也未到期,可是他卻不斷地來要加收租金,每一次都被我拒絕。

 

最後,有一天晚上,我向他所信仰的上帝祈禱說:「你的這位門徒不斷地騷擾我,而且錯是在他。因為你是正直的上帝,請你指點他」。

 

當夜房東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清晨,大約四點鐘左右,他在略微著迷的情況下,聽到很清楚的天語告訴他說:「你應該去找那位上師且和他一起祈禱」。

 

他立刻跑來找我,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他的上帝跟他說話使他充滿喜樂,喜極而泣,他含淚問我是否可以與我一起禱告。我說當然好,這兒有十字架,還有聖經。我想起了聖經中的一句箴言「貪財是萬惡之源」,便引出這句話給他。聽了這句箴言,他滿懷感激,並告訴我隨便我要付多少房租都可以。不過我答應他在原有租約期滿後,我會每個月多付他五盧比,再三年後,每個月我會再多付五盧比。在隨著藏區貿易崩潰而來的房價不景氣期間,我仍信守此約定。直至今日,為了感謝上帝,我付的房租高於鄰近的租價。

 

這是我親身經歷與基督教的上帝有關的事,還有另一個經歷是和印度教有關的。

 

初到印度時,我只能申請到短期居留簽証,這很麻煩。儘管如此,我設法在王舍城住了一百天,閉關禪修。在此期間,除了購買食物和每天到附近的溫泉洗澡以外,我禁語,也不出門。在溫泉的附近有一座印度廟,但我沒有到那兒去。

 

在我禪修的第三天,一位面貌特殊的神祇進入了我的夢境。他的臉和身體好像是被一條線直貫而下的區隔成不同的兩半;他很粗暴地推擠我。當時我便觀空,他就消失了。

 

隔天清晨我自忖:「他可能今晚會再來找麻煩,我怎麼做好呢?」我突然想起他可能和那座印度廟有關係,就拿了些食物和香,往那座印度廟去。到了那裏,我看到原來廟中供的神,就是我夢中的訪客。我說:「原來是你;我是一個佛教徒,我住的是佛教的寺院,我不知道你住在這裏。歡迎再度大駕光臨,但別找我麻煩」。

 

隔夜他來了,當時我在修夢瑜伽。這次他的臉很和善,不像先前那樣粗暴。我便問他:「佛教和印度教有什麼關聯?」他回答:「像兄弟一樣」。我回說:「不對、不對。你不了解佛陀的中心思想。請你一定要留下來,當我在禪修時,你可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接受了我的建議,從此我留在王舍城的那段期間,再也沒有任何障礙。

 

還有一個我到噶倫堡鎮來時的故事。我一到這兒,就問說:「不知道這裏有沒有中國佛寺?」當我發覺有一間中國小佛寺蓋在格魯派的寺院內時,我去那兒朝禮,看到我很熟悉的紅面護法關公的塑像;他在西藏是被當作給薩爾王來供奉。我獻上供養後,發現附近有一座印度廟,便也向廟內的克里希那神像獻供。這兩位神祇都成為我的護法,我從抵達噶倫堡鎮至今,沒遇到障礙。

 

關公的事蹟很多,陳先生又說了一個故事來顯示這位護法的威力,接著還有他另一位朋友的相關遭遇:

 

在中國,寺廟用的臘燭不是用白臘,而是用牛骨所提鍊出的紅臘所製成的。老鼠就時常在晚上出來偷啃這種臘燭。

 

有位禪師看到老鼠偷吃佛案紅臘燭的景象,就告訴寺裡的護法關公說,你實在不管用,連你自己的供桌上的臘燭都會被吃去。這位禪師責怪他說:「身為一位護法,你連老鼠都趕不走!」當晚,一隻老鼠跑了來,當它在啃著臘燭的時候,臘燭掉了下來砸到它,把它給砸死了。翌日早上,當禪師看到死老鼠,他就責備關公:「你不夠慈悲,我沒有叫你殺死老鼠哇,只是叫你趕它們走而已呀!」隔一天,關公像便立在寺門外,面朝裏面。禪師便說:「喔,你還算有點信心,現在你可以回來了!」關公便順從地將自己的像移回廟中的原位上。

 

我的朋友行中法師辭去了政府的好職位而出了家。雖然他跟過一位漢人上師,卻從來沒有受學過顯宗教義。

 

因為在漢地並非人人都供奉關公,他未曾聽聞過關於關公的神威事蹟。有一次這位法師到一位華人施主家中,看到佛壇中和佛像供在一起的關公像,他一面告訴這家人說這是不對的,一面把關公像取下來撕毀,放在腳下踩,且不斷宣稱供養這樣的神明是沒有用的。

 

後來我這位朋友來印度,他又在一個華人的寺廟裡看到關公像,可是這次因為有許多人在場,他不敢毀棄它。可是他私下向我抱怨說這些人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並且那張像應該被取下來。

 

我就問他:「你老實告訴我,你有沒有毀損過這位護法的其他圖像?」他據實以告,我就警告他說:「你有危險了,你應該在佛陀及這位護法前懺悔你的過犯」。雖然他熟知我的處世為人,也尊重我的建議,但那一次,他並沒有聽進去。

 

他在此地禪修了三個月,然後決定到菩提迦雅去修行。他想去接管那兒的一間寺廟,因為當時那裏只有一個小沙彌而已。他不但得往菩提迦雅去,還得繞道去見一位 華人 教授,因為這些寺廟的住持是由這位施主負責指派的。

 

我警告他不要去,我告訴他:「你到達菩提迦雅後的第五天,你會有大麻煩」。他不怕,他對我說:「我沒什麼好擔心的,我要去菩提迦雅,那是聖地」。他不聽我的勸告,堅持前往。在他抵達菩提迦雅後的第五天,回程途中,他因為站在一輛過度擁擠的火車車門邊,一不小心摔落車下,被火車輾斃。

 

毀損關公像的惡業造成了他的橫死。所以我們應該尊敬他們,請他們來幫助我們;還是該去冒犯他們而造下惡業呢?

 

B、  對基督教的重新評估

本書的目的主要是要引導西方讀者,而在世界的那一區域宗教力量是操在基督教及猶太教的上帝耶和華的。我們怎麼樣都不應該傷害祂,因為祂對西方的佛教修行者一定是會有幫助的。

 

依我之見,西方的佛教徒應該重新評估基督教的價值,把它由一個獨立的宗教,看成是佛教基礎的人天乘的從屬教義。

 

先生向筆錄者及尊者說:「您們二位可能不同意這個說法,但請先聽完我的理由,因為這個題材頗長」。陳先生接著講述他重新評估的要點:

 

1. 耶和華必然會護持佛法。我們說過,在《華嚴經》中,佛陀說過有許多天眾聚集在一起來保護他,即使小小的神祇也不例外,那麼有什麼理由說基督教的上帝不也如此做呢?

 

2. 耶穌是樂於助人的好榜樣,他具有一些菩薩的特徵,說不定是一位初修菩薩道的人。

 

3. 耶穌曾說過他是來淨除世人的罪,也就是說他可以淨除與人天乘有關的罪業。如果有人信仰他,他必然能夠為其淨除人天罪業。但是破壞佛陀或佛法的罪業他是無法淨除的。這是基督幫不上忙的地方。

 

4. 十誡中的後五項幾乎在字面上與佛教的五戒相同。不過佛教五戒的內涵更深刻,因為它的闡述更透徹(因此對於道德上的戒律,應該由佛教徒那兒學得更詳細的說明)。耶和華的十誡是小乘戒律的良好基礎。

 

5. 耶穌所說的「你應愛你的鄰人如愛自己一般」。(馬太福音十九章十九節)是大乘的好基礎。

 

6. 舊約中的火供應由基督教的西方恢復。它是金剛乘的良好基礎。

 

尊者插進一句:「但不可以用動物的肉」。 陳先生贊同他的觀點,說道:「不可以,當然不可以。而是應該根據佛教的原則,令火供具備深刻的意義。把珍貴的物品做供獻,連同整個火供的過程都必須在定境中進行,否則是不會有效的」。

 

7. 我當然認為上帝是有極大福德的(才能因前生所累積的善業而得此地位),但是我絕對不把祂看成是一個創造者,或是具有生殺大權的眾生。

 

8. 聖經應修訂,刪除舊約內所有殘暴及罪惡的記述。

 

 

(筆錄者說:「啊,陳先生,你知道嗎,那些部分真是太多了」。陳先生似乎沒有聽到這句插話,便接著往下講:)

 

 

還有,新約中耶穌的故事四次重複也是不必要的。

 

9. 我們相信如果佛教習定者對這位上帝表達尊重,且向他請求幫助,上帝便會像我剛才說過的故事裏的情節一樣,給予幫助。

 

10. 我們也相信聖母及聖徒們也會回應我們的祈禱。我們並不以他們為皈依的對象,但是他們可能給予幫助。在東方佛教護法給予協助,那有什麼理由可以說基督教的聖眾不會提供幫助呢?

 

如果我的僕人在此,他會奉上你的所需;

如果他不在此,那麼一個童子也能給你同樣的服侍

 

(陳先生這樣說的時候,有一個小小年紀、天真無邪的男童,一直站在窗台下偷偷地透過窗子凝視著我們,無疑地是期望著能充當跑腿,賺 一兩 個小錢。)

 

雖然不管是僕人還是小童,護法或耶和華,他們可以協助我們世間的事情,也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天界的安息,但是佛教徒一定要清楚地了解這已經是這些天神護法能力的極致了。而真正的「得渡」─由證得究竟佛果而脫離輪迴─是和基督教的「救贖」截然不同的,而且是超乎他們所能賜予的,因為他們尚未及親證。(參閱附錄一,第一部分,A7。)

 

本書主要的對象是西方讀者,他們在轉而修學佛法後,常會歧視排斥耶和華。當然耶和華的教導和終極的解脫毫無干係,一點也沒有辦法根除我們的根本煩惱,可是在人天乘方面,上帝是能給予我們幫忙的。

 

在中國有許多儒士信佛也皈依佛,成為佛教徒,但他們仍然遵循這位古代教師所訂立的優良道德規範。雖然孔子的教化與終極的得渡沒有關連,可是這樣的遵循表達了對孔子的教誨恰如其分的尊重。西方的佛教徒也應該以類似的方式來看待聖經和聖經中的教誨。

 

C、 為何奢摩他(止)的修習應在三摩缽底之先

理由如下:

 

1. 根據《解深密經》所說:「若行者沒有得到輕安,是無法証得奧妙的三摩缽底」。我們沒有先獲致奢摩他力,是無法証得三摩缽底的。

 

2. 在証得奢摩他之前,行者的心或許可以專注在某個精要的真理上,可是卻無法持續或是使它轉為現量。沒有奢摩他力支持的三摩缽底就不是真的三摩缽底,在禪定方面也產生不了作用。

 

3. 若行者獲致奢摩他,則智慧必然增上,行者可以藉三摩缽底之力而洞悉實相。

 

4. 在証得奢摩他()前的任何意念都是六識的作用,所以它都帶著過去生的邪見和無明的染污。這是屬於輪迴的。一旦証取了奢摩他(),便可運用奢摩他力來觀修實相,以致於斷除了無明,行者的意念從而得以完全被導正而趨向圓滿覺悟。

 

5. 一個人的不清淨念頭是累劫所累積下來的,所以會養成不良習氣;這是因為他的意念無法集中在佛法上的緣故(參閱第二章,B,(1))。使用這樣的心來探索真理是近乎不可能的;在探索真理之前必先獲得奢摩他的成就。佛教徒深知往昔所造之業行導致目前的習氣,因而大多會同意一句老話:「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收成習氣的果;播下習氣的種子,就收成個性的果;播下個性的種子,就收成命運的果」。

 

對於不具有佛教中心思想的一般人而言,這句話是很恰當的寫照(雖然有點宿命論的味道)。所以一定要先除去俗念(貪、瞋、邪見),再透過奢摩他()的力量,來使心清淨。我們可以用佛教的道理來改寫上面的那句話成為:「播奢摩他的種子,得三摩缽底的果;播三摩缽底的種子,得三摩缽那的果;播三摩缽那的種子,得三摩地的果」。依此我們可以証得圓滿覺悟。

 

6. 在三慧(聞、思、修)中,三摩缽底和修慧有關。修習奢摩他()是進修三摩缽底的基礎。若不修奢摩他(),而嘗試思惟真理,這只是思慧而已。在《阿毗達磨俱舍論》中提道:「在圓滿証取奢摩他後,方能修習四念處的三摩缽底」。

 

7. 依據六波羅蜜多及其次第,第五波羅蜜是禪定,第六是智慧。奢摩他屬於禪定,而三摩缽底是智慧之因。因此要先修禪定才能得智慧。沒有前者,就成就不了後者。

 

8. 依據《三學》而言,第一個「戒」是第二個「定」的前行;此處定指的是止的訓練;而第三個「慧」,是由三摩缽底所造就的。

 

9. 依據「體用」之哲理,必先証得靜態的奢摩他之體。

 

10. 在獲得奢摩他的成就之前,行者的正見只屬於認知(參閱第三章,E,(3));但有了奢摩他力的証驗,行者可以獲致第三階段的內觀,即是指覺受;由此而養成第四個階段的內觀,即內在的證德。

 

11. 儘管「禪」不是一般的禪定,也不需要奢摩他或三摩缽底,但是所有的禪宗祖師都說在你能更進一步之前,先要能「大死一回」。這就相當於奢摩他。

 

12. 《大般涅槃經》中有云:「大乘菩薩要歷經比小乘証得阿羅漢更長的時間才能証得圓滿覺悟,因為他的奢摩他力難以好好養成」。我們當然不是把証得阿羅漢做為目標,但我們在提及習定時一定要清楚奢摩他的十分重要性。

 

先生對這一點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菩薩有兩種:一種較富於智慧,另一種較富於慈悲。後者偏重於前四項波羅蜜,做很多利益眾生的善行,因而缺乏智慧。對於智慧菩薩而言(特別著重於六波羅蜜的最後二項),在初地時就可能斷了生死之流,而修慈悲的菩薩必須等到八地,才有足夠的空慧之力來斷除輪迴生死。由此我們便可以清楚了解証得奢摩他與否的行者之間是有多大的差異。我們發覺在佛經和祖師的論述裏有許多地方對於習定的步驟都說得不清楚,缺乏確立的次第。比方說,佛陀在《圓覺經》中開示了禪那,奢摩他與三摩缽底的二十五種輪換修法。佛陀為什麼如此開示?為何這三個項目不是依通常的次第來說呢?

 

這是因為佛陀開示《圓覺經》時,說法對象是大菩薩眾,他們能瞭解並從這些不同的輪替法中受益。可是本書的對象是初學者,他們尚欠瞭解而需要有訂定的次第來修習。

 

從祖師的 教授裏也可以舉個例子來看:在天台宗裏,有四本書,談的是不同的習定次第。正因為該宗缺乏明確的習定次第,以致少有人依之而修得圓滿覺悟。這個習定的先後次序沒有被重視,因而即使天台一系的祖師們,被公認為精研佛理,其中卻少有證悟的。在介紹此宗頭九位祖師的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有多位在圓寂前是這麼說的:「很慚愧我的成就很有限。我領眾太早,寺務太過於繁忙,以致於要慚愧我的禪定功夫不夠深厚」。即使是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也是稱念「阿彌陀佛」佛號而逝,足以証明他也是期望有較好的轉生。

 

在現代,許多人似乎很聰明,可是心卻非常散亂,因此對現代人而言,了解奢摩他的內涵變得更重要了!

 

D、 前面諸章中所述各種準備工作(前行)之摘要

我要提供讀者們一張表,表中列出了本書在此之前已提及的修習奢摩他()之前必須具備的各種準備工夫(前行)

 

 

先生站起身來,在他的筆記本中找了一下,然後把一份表格遞給了筆錄者。此表如下:  

章 節
各章中的前行
傳記
前行的個人例證。
第一章
西方人學習佛法的前行。
第二章
由於缺乏前行所產生的錯謬以及禪修的真正目的,以產生正確的動機。
第三章
理想的禪定的前景以及如定義中所說的前行的目的。
第四章
一般的前行,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要清楚這些項目。
第五章
前行的好處以及禪定的重要。
第六章
在一個完整系統中所有的禪修;前前如何成為後後的前行。

 

E、           某些心理方面需準備的條件

在《瑜伽師地論》中提到以九種先前的條件及生起四種決心做為得到奢摩他()成就的前行。

 

1.  九種預備瑜伽

a. 相配性:所習定的類型配合修定者的性情。這表示行者應該頗有自知之明:貪心重的人應修習九不淨觀,而瞋心重的人應修習慈心與悲心。

 

b. 習慣性:奢摩他的修習必須保持經常而有規律。

 

c.  敏捷性:行者不應該心有旁鶩,即使有任何善行要做,也應儘速地完成,以便儘快地繼續進行奢摩他的修習。

 

d.  無顛倒:所行皆應如理如法,且應尊重上師。

 

e.  適時性:無論任何障礙生起,知曉對治之法為何,而且能在最恰當的時候依狀況所需而行對治。

 

f.  認取:行者必須知道何時入奢摩他,停留多久,何時出定。這些都要在恰當的時候以正確的方式來做到,從而對這些境界掌有完美的控制。

 

g.  不易饜足:要精進,才能再進益。行者不該把小小的進境當成是圓滿的成就。

 

h.  不忘失正念:不讓心馳向感官外境,致使忘失奢摩他。

 

i.  奢摩他的主要修習。

 

2.  四種決心的生起:

a. 訓練心的決心:這意指行者應放棄執著的世間心,訓練心只希求奢摩他。

 

b. 決心以法喜鼓舞內心。

 

c.  決心使心自在舒適輕安,免於一切壓迫。為了生起此心,一切邪分別皆應斷捨。

 

d.  決心証得圓滿見。對此應深切長時憶持。記住唯有透過奢摩他的修習才能使智慧生起。

 

對於奢摩他本身以及精神層次中與奢摩他相關的種種,我們就講述到此。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奢摩他的生理條件。

 

F、            奢摩他的生理基礎

    可以參考在第二章中提過的七支坐(參閱第二章,A,(4))。

 

1. 雙跏趺蓮花坐姿的五種利益

宗喀巴大師說蓮花坐姿有五種利益:

 

a. 以此坐姿,行者易於獲得修習奢摩他中必要的寂靜。

 

b. 蓮花坐姿容易久坐而不產生肌肉的疼痛、扭傷。

 

c. 至於第三項,我們就不能同意宗喀巴大師所說的了。因為他說蓮花坐姿和外道(非佛教徒)採取的坐姿不同。這一點在昔日的西藏可能是正確的(因為對於西藏本地的苯教徒而言,他們對蓮花坐姿可能是一無所知的),不過宗喀巴大師一定未曾到過印度,在印度有許多非佛教徒是採用這種坐姿的。

 

d. 當人們看到你如此盤坐時,他們會受到鼓舞,對你產生信心,願意聽你說法,而成為你的弟子。

 

e.  蓮花坐姿是一切諸佛及菩薩所推薦的。

 

2. 使蓮花坐姿容易的輔助運動

 

陳瑜伽士站起身來,說:「我們現在應該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他向筆錄者說:「你得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我的動作」。

 

首先,陳先生把一條西藏毛毯舖在水泥地上,然後陳先生赤腳站在毯子上示範一些放鬆腿部關節和肌肉的運動。

 

a. 以金雞獨立的方式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的膝蓋彎曲而腿舉在前方,轉動腳踝,(腳踝以外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動),向左、向右轉動後,換腳做。這個動作可以減輕腳踝部分的僵硬以及該處肌肉的疼痛。

 

b.  保持相同姿勢,但從膝蓋處繞圓圈。

 

筆錄者注意到 陳先生的膝關節非常的靈活,所以當他旋繞他的下肢時,他繞的圓圈幅度比一般人所可能做到的大得多。

 

c.  再一次單腳站立,此時由大腿處開始繞動腿部。這樣一來,腳的三處關節就一一地被運動到了。要有舒適的蓮花坐姿,所有這些關節都具彈性是很主要的。

 

先生盤坐在毛毯上,接著示範放鬆膝蓋後方肌肉的方法:

 

d.  用右手由底下托住左腳的腳踝,把左手放在左膝上。以右手抬高左腳踝,同時左手向下壓左膝,然後右手放掉腳踝,使它打在地面上。

 

先生換腳各做了一次,所以地板(無疑地包括樓下的天花板)振動了一下。如果不想讓腳踝瘀青的話,做這個動作時最好要舖厚毯子。

 

e.  站起身,膝蓋打直、彎腰、手觸腳趾。至少指關節要碰到地面,最好是整個手掌觸地。

 

f. 

接下來, 陳先生拿出一個木凳子和一大桶近乎全滿的水。他把水桶放在凳子前面,他站到凳子上,彎腰向前,把一條寬帶子套到腦後,帶子的另一端綁在水桶的提把上。 陳先生雙手在腰間緊握,把水桶舉了起來,毫無肌肉賣力的樣子,水也一點沒灑。 陳先生連續做了許多次。很顯然地他是格外的健康。這個運動可以使背部的所有肌肉都充分地運動到,尤其是脊椎末端的肌肉。

 

若能持之以恆地做這些運動,它們終究一定能使你很容易以蓮花坐姿習定。

 

在能雙盤之前,只要一有機會就應練習單盤(一腳盤在另一隻腳的大腿上,另一隻腳則塞置其下。)

 

雙腿要經常保暖,用布裹住。在寒冷的氣候裡,因為血液不易流過盤住的肢體,所以腿腳會變冷,所以雙腿保暖很要緊。如果腿部受寒,會導致極多的疼痛和麻煩,也不易治癒。將腿腳都保暖,便不會產生疼痛,就可以久坐了。

 

若行者能精勤,耐心地練習,則能達到以雙盤蓮花坐姿習定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當然年紀愈輕愈容易練成。

 

我本人是二十八歲開始學,經過幾個月的練習,起初還歷經了一些疼痛才慢慢成功地做到雙盤。到現在我的行走還因為這個坐姿而有些不正常。

 

如果行者在經過付出了全力及耐心練習後,仍無法達到雙盤,那麼不論他()所採用的是任何一種盤坐的姿勢,都要把腳縮起,腳趾併攏收縮,放在腳下,使腳掌肌肉有些繃緊。在走路時,對瑜伽士而言,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可以保存內在能量。這種「鴿爪」行步方式當然需要注意力來維持,可以使上行氣不散失;在腳部平展的一般行走方式裏,就會有上行氣的散失。如此雙腳蜷曲的盤坐能確保體內的氣向上流動(有如雙盤蓮花坐姿所自動達成的效果,因為雙腳自然地形成一個向上又微彎的姿勢,如兩片小翅膀一般)

 

最後, 陳先生又對此補充說道:

 

當然,對於那些能輕而易舉盤雙盤的人(如我的內人,她很瘦,不用手幫忙就可以雙盤),就沒有必要做這些運動。

 

G、 趨入奢摩他的九個步驟和六項條件: 我們已看過陳

先生所製作的這個表格,這是取自 陳先生尚未付梓的一本

書中。我們相信南傳佛教對於這一部分是一無所知的。這

些有助益的步驟如下:

1.  九個步驟 (九住)

a.  初住:能把心由外在的惡念拉回,並安住於內觀(下面的第一條件)

 

b.  續住:使心能持續住於此內觀上(第二項條件)

 

c.  回住:若心念忘失了內觀,要能把它拉回來(第三項條件)

 

d.  近住:所有外在念頭皆已轉為內觀(第三項條件)

 

e.  伏住:外在的念頭都已被內在的正觀給降伏了(第四項條件)

 

f.  寂住:內心寧靜,沒有妄念(第四項條件)

 

g.  最寂住:散亂和昏沉都被最寂靜的止力給降伏了(第五項條件)

 

h.  專住:心念只專注於一點,即只專注於內觀上,無一剎那移轉或停止(第五項條件)

 

i.  等住:心自然持續且平等地安注於任何一處,不假任何助力。(第六項條件)

2. 六種條件

要修習九住的九個步驟,必須有以下六項條件來配合。

 

a. 聞法:不聞法則無從起修

b. 正思惟:所有的思惟都要回到專注的對象

c. 憶持

d. 正確的覺察

e. 精進

f. 修習成癮

 

        此外,行者應選擇顏色與其相應的物體做為訓練專注力的對象。對於一個容易散亂的人而言,最好是找一個圓形(小石頭,塗上顏色的平面,…等)深色(藍、黑…等)的物體。若是容易昏沉的人,則最好選擇明亮如白色、黃色的物體做為練習的對象。上述為發展奢摩他所緣外不淨物的教授。

 

    至於內所緣繫止的奢摩他,則是體內正中一線上的任何部位皆可利用,特別是繫念於兩眼之間(譯按:眉間)、心的部位或是臍位。若昏沉時,應把專注點向上移;但若是散亂時,則應向下移置。修時不應一直改變專注的部位,而是要視情況而調整。若心念能安置一處,則愈久愈佳。

 

H、 奢摩他與三摩缽底之辨別

有些書把這二者混為一談;而在不同的論述中對此二者所做的多種解釋又常使讀者困惑不已。因此我們先要有清楚的說明。這是我個人的心得,別處找不著的!

1.  修習次第

奢摩他和三摩缽底都是各有兩層的,依序如下:

 

a.  奢摩他的三摩缽底

b.  奢摩他的奢摩他

c.  三摩缽底的三摩缽底

d.  三摩缽底的奢摩他

 

何以故?在習定之初,行者選擇一點做為專注的對象,但這並非真正的三摩缽底,因為行者只是為了修奢摩他。這種心繫一處只屬於專一思惟的範圍。第二個階段是行者已證得奢摩他,即上文中(g)最寂住,(h)專住及(i)等住的層次。第三個階段的狀態是行者在實相禪修之中,察覺到有忘失正念的情況,便以另一個三摩缽底來修正原先者。第四階段纔是真正的三摩缽底。有了奢摩他,三摩缽底才由之而生,進而才能進入實相,有堅固的證悟。

 

    若心專注於佛像或是石子,這是觀察的三摩缽底(a),不應與此處所謂的第四階段的實相的三摩缽底混為一談。

 

    釐清辨明了上述的四個階段,我們就不會把意識上的專注,誤以為是真實的了悟,因為真實的了悟是只有在證得奢摩他之後才會產生的。

 

I、 習定上的錯誤及其對治

 

彌勒菩薩在他的《辨中邊論》裏,提到了修習奢摩他的六種散亂及八種對治。

 

1.六種散亂為:

a. 懈怠不修

b. 馳於外緣

c. 昏沉掉舉

d. 高亢興奮

e. 應有反應時而無動於衷之我慢

f. 過度熱衷下劣

 

2.八種對治分別如下:

      「懈怠不修」之對治為:

 

a. 信心

b. 維持對正覺的渴望(如果你明瞭了禪修的重要,你就會一直追求下去)。

c. 精進

d. 持之以恆,勿因過度的苦行給自己帶來痛苦。上述為四種對治懈怠不修的方法。

對於「馳於外緣」:

e. 專注是其對治;

對於「昏沉掉舉」及易「高亢興奮」:

f. 正知(立刻警覺並加以對治;思惟一些苦的事情,並了解無暇可以浪擲時日)為其對治;

對治「應有反應時而無動於衷之我慢」,則是要

g. 正思惟(想想對習定無動於衷或忽略會有什麼結果;若不如此思惟,則障礙會不斷生起,使人完全不修習或是落入睡眠);

而對治「過度熱衷下劣」,則是要

h. 對於好惡之物皆捨離(才能產生平等心)。

 

依我個人的經驗,六種散亂中最麻煩的是昏沉掉舉和高亢興奮。他們不斷干擾行者,一個接著一個,昏沉掉舉結束了,又開始高亢興奮了。

 

在宗喀巴大師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他也把修習禪定的這些過患及對治方法一併闡述。對此我不贊成,因為這些是初修者的毛病,可是密續的對象非是初修者,而是那些已經克服了這些障礙,能合於修習這些教法的條件的行者。在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許多的篇幅來談到這些過失及對治法,這是恰當的;但在一本重要的密宗論著裏,它們不應該佔有重要的份量。

 

我的用意是要提醒習定者,如果你依此書的次第,那麼就可以克服昏沉掉舉及高亢興奮的過患。在明白了即使是大乘行者或是密乘行者都還會歷經這些過程,我們就更能了解修習奢摩他的重要性!我實修奢摩他多年,特別是在這兩種過患上花了特別多的功夫來對治以克服之!

 

3.避免極端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還要提醒讀者要避免極端。分別如下: 

 

分類

導致昏沉的情況

導致散亂的情況

食物

食物

食物

飲料

天氣

天氣

季節

光線

衣服

色彩

眼睛

呼吸

循環

脈搏

行動

五毒

身體

太多

地大類(馬鈴薯、麵包、等)

肉吃太多

牛奶

雨天

春、秋

微弱或黑暗

太多

綠、藍、黑

只由左鼻孔

平緩

微弱

疲倦

無明

太少

火大類(辣椒及刺激性食物)

只吃蔬菜

咖啡、茶

艷陽天

夏、冬

強光

太少

紅、橙、黃

睜大

只由右鼻孔

興奮

強壯

清醒

貪、瞋

 

行者應了解這些情境而保持中道,避免趨於極端。所謂預防勝於對治。這些情況一出現就應該被察覺,而且徹底的加以處理,就好像在熱天裏你就知道要穿清涼的服飾一樣。

 

除了要依個人的精神狀況改變專注點的位置高低之外,最好記住把頸子微微向前彎會使較多氣上行,以對治昏沉。把脊椎微向後仰(但仍是筆直的)可以減少氣行,使得散亂的心可以馴服。若昏沉時,兩眼宜大睜;散亂時則宜半閉。(參考附錄I第二部分C4

 

由於昏沉及散亂這兩個習定大敵帶來那麼大的麻煩,特別是對初學者,因此再多說一些也不為過。

 

奢摩他有一點接近昏沉;其實,在睡眠控制心的前一刻,可以獲致良好的奢摩他,但少有人知道它的訣竅,多半的人不是打瞌睡入眠了,就是被散亂之魔給干擾了。

 

a. 散亂之因

 

    散亂是破壞奢摩他的主因,它有五種起因:

 

    i. 五種感官不安於其本質,如眼睛會四處流覽,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餘的感官上,但以眼睛的反應為首要。

 

    孔子曰:「觀其人,察其眸子」。眼睛是精神狀況的好表徵。所有的感官都應專注於一處。

 

               ii. 外境的分心。要避免外境的干擾,請看第四章中對於前行的敘述以及如何選擇寧靜的閉關地點的建議。

 

             iii. 內在的干擾。由內在所產生而導致散亂的情緒,要用無常和不淨觀這兩種出離的利器來對治。

 

iv. 自私而生的散亂,這是由「我」和「我所有」的概念所產生的散亂,要修習空觀來克服。

 

             v. 由於對佛教三乘教法的認識不清所產生的散亂。它的對治,便是要對佛法的所有層面都有明確的理論上及實修上的瞭解。例如本書中所展示的體系,便足以勝任。

 

    上述的五項能遣除的話,便可獲致良好的奢摩他。

 

J、  八禪那

    這兒我們要補充說明一下天台宗所列的一些與「止」有關的禪定。這

八禪那也稱為「八解脫」或「八勝處」。

 

    在佛的教法中,有四種微妙色的禪定層次;由第四階段再產生四層無

色定的境界,而第八階段是屬於滅盡定的狀態。

 

1. 因為心的想像,我們的肉身似乎是美妙的,令人生起貪執。專注於此身軀,去思惟它如何漸漸失去光澤及腐蝕。能揚棄對身體的貪執,由此解脫,便是証得了第一階段的「內有色相外觀色」色界禪定。

 

2. 在內心中沒有了色相,但是在第二階段「內無色相外觀色」時,心中仍會對意想或微細的覺受產生細微的貪執,此時便要棄捨這些貪執,不令貪心生起。

 

3. 前二階段是對無常及不淨的三摩缽底。在此階段,習定者應捨棄前面的方法而專注於禪定中所見的八色光明之中。

 

4. 此時,習定者對色身或任何與色身有關的妄想都不再有任何的貪執,他親見清淨色身,名為「空處背捨」,而獲致了四禪。

 

   567. 三者是無色界禪定,它們只有在圓滿了色界的解脫禪定後,才能修習。在此三階段,行者捨棄了空間、意識和外境的侷限,獲致「識處背捨」「無所有處背捨」及「非想非非想處背捨」解脫。

 

8. 對大多數的習定者而言,這是很難達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意識與感覺全泯。它是世間禪定的極致,獲証此禪定的行者已將入聖流,再努力精進,行者會開發出深廣的內觀,甚至証得阿羅漢果。

 

K、 奢摩他的証得

    接著我們將把四種色界禪定以及在這些禪定境界會產生的狀況做一扼要的概述。

1. 引致第一禪那(勝處)的四個步驟

a. 粗住:在這個階段的奢摩他力,行者只能不是很清楚地安住一短暫的時間,很容易忘失正念。  

 

     b. 細住:身心俱清淨且空寂。

 

     c. 欲界的止:儘管行者覺受到清淨、輕安,且可以持續安住,可是他仍有身心的感受。

 

d. 未到位的止:覺得身體像虛空一樣,內不見有身,外不見有物,可是行者仍有一些自然之障礙,所以無法証得第一禪那(勝處)。此時身心已泯,但仍非真正的空。因為尚未修習空性的三摩缽底,所以它只是虛空無為的覺受。

2. 八觸與十種功德

由於經常的禪修,一段時日之後,行者便能察覺八種內在的覺受,以及隨之而來的十種功德,此時圓滿了初禪定。八觸與十功德如下:

 

a. 八種內觸

i.          動觸

ii.         癢觸

iii.      輕觸

iv.       重觸

v.         冷觸

vi.       暖觸

vii.    澀觸

viii.  滑觸

 

這些覺受的產生是因為身體要由粗濁的欲界轉變成為較細淨的色界狀態。

 

b. 十種功德

以上的八觸都具有以下十種功德:

 

i.            空寂

ii.          光明

iii.      堅住

iv.        智慧

v.         善良

vi.       柔軟

vii.     大樂

viii.   妙喜

ix.       解脫

x.         內觀

 

依據我個人經驗,我認為八觸與五大的關聯為:動觸及輕觸與風大有關;冷觸及滑觸與水大有關;重觸及澀觸與地大有關;而癢觸及暖處則與火大有關。這些決定在分析禪修當如何調整時是很重要的。(參見本章I3。)

3.  禪定十八支

在《俱舍論》裏列出了禪定支計有十八。在第一色界禪定裏,有如下五支:

 

a.

b.

c.

d.

e. 等持(定)

 

在第二色界禪定階段,在去除了前一階段的「尋」和「伺」之後,會生起下列四支:

 

f.  內等淨

g.  

h.  

i.  等持

 

(八觸及十功德此時不再生起,因為行者此時已證入色界,此時唯一的改變是愈來愈強的專注力。)

 

在第三色界禪定階段,行者亦拋棄了快樂,接著會生起以下五支:

 

j.  行捨

k.  正念

l.  正慧

m.  受樂

n.  等持

 

能否獲致第四階段的色界禪定則全視能否捨棄喜悅而決定。此時仍保有以下的四支:

 

o.  行捨清淨

p.  念清淨

q.  非苦樂受

r.  心一境性(此指的是依奢摩他實証的,不是哲理上的。)

 

這些境界的經驗和它的各項分支是佛教和其他宗教都共通的部分。

 

証得種種勝處的結果中,身心的寧靜是很要緊的:

 

a. 身體的安穩和清明的心。我們的身體可能會因為煩惱的累積而變得十分沉重,藉由精進的修習專注,這份焦慮得以收斂,若有了止的力量,這些煩擾就無從升起。當行者証得身的輕安,會感覺到身輕、放鬆,而且所行諸事都是優雅且輕易地便可以完成。

 

b. 心理的輕安。心可以輕而易舉地與善相應,極少為惡所制。自然地便有正見,而且也易斷除不正見。這種狀態才可能進修三摩缽底。

 

c. 行者會感覺在頂上似有內氣,有自在且舒適的感受。起初覺得頭很重,有壓縮感,好像要裂開了似的,然而卻還是覺得自在。接著而來的就只是輕安,光滑及舒適之感。

 

d. 輕而寧靜的氣遍布全身,再擴及一切處。這是真正的「止」,在未証得這個境地之前,行者是無法實修三摩缽底的。

 

陳先生拿起了安世高的《長阿含經》譯本,說:「在這一系列的四個禪定之後,習定者會經歷這五種境界」。他指著經中的這一段:

 

「圓滿專注的五種徵兆為:自身得喜樂,從定喜樂,一切身遍從無有愛樂,意清淨以及觀諦已成熟」。

 

最後一項可以引生三摩缽底,此時也有引生前五種神通的可能。

 

在獲得奢摩他的良好基礎之後,再遵循下面各章所介紹的小乘、大乘及密宗的禪定修法來進修,便是佛法完全的修程了。

 

有關奢摩他的本章就此結束。儘管夜已深,筆錄者卻覺精神飽滿。我們兩人靜默地沿著冷清的街道,思惟著剛聽聞到的禪法,走回我們寧靜的寺院,結束了美好的一天。

 

<後記>

似乎諸天神明護法眾領納了此章的敬禮。我們為了澄清一些疑問,再次造訪 陳先生。他告訴筆錄者,在他禪定中,看到本書篇幅很多,已經完成了,擺在他關房門邊四大天王的佛龕上。

而就在隔日,本章前面提到的那位中國婦女意外地來訪,為一家小型的中國寺廟募香油錢。在本章中曾提及其感應事蹟的關公恰是該處的護法。可是她對於我們在進行此書之寫作一直是一無所知的。

 


[Home][Back to main list][Back to Chenian][Table of contents][next chapter][English versions][Go to Dr. Lin's works] [Related works:  Sama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