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提問:
最近學生讀到《壇經》中論述「無念」的一些說法,和朋友討論後,仍有一些不理解的,特別請教您!
〈般若品第四〉中「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我們理解意思和《金剛經》一致,即是只要在色聲香味觸法上生心了,就是「住」和「著」;應該「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但是我們心裡對事物的反應的第一個念頭也屬於「境」,屬於六塵中「法塵」。成佛的大德也會起心動念,但他們不住在境上。學生不理解的是,做為普通人目前修行的方法就是,覺察到有念頭,且接連不斷後,立刻喊停。可是第一個念頭終歸是起了,哪怕後面不著相,這和「無念」是矛盾的嗎?
上師回答:
「無念」是本來的情況,尚未回歸本來的,自然是有種種念。沒有矛盾,只是「有念」、「無念」情況不同而已。
應該「無念」與是否在「無念」的情況,是兩回事。
修的階段,當然還有念念升起。只能靠自覺停,或者專注念佛、持咒,來修。
問:
我們怎樣去修「無念」呢?《壇經》中介紹的方法又當如何應用呢?
答:
《壇經》內介紹的修法,我不知道你指哪些。
問:
此外,您也曾寫過「自然無念後,有可能如斯安住」(來自〈直接經驗之整體性〉)。為什麼是「有可能」呢?
答:
尚無自然無念的經驗,就不可能延續「無念」的情況。不能延續,如何安住?
弟子接著提問:
六祖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也就是說我們是可以起心動念的,因為六祖說「百物不思」是不對的。於是就有了討論:我們對境生起的第一念,亦即色聲香味觸法中的「塵」,屬不屬於《壇經》中說的「不於境上生心」中的「境」?如果屬於的話,那麼六祖這段話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念頭不屬於「境」,六祖這段話就意味著不能於色聲香味觸(没有法)上生心,也就是說不能起心動念,就是禪宗經常提的「擬心即差,動念即乖」,但後面六祖又說「不能百物不思」,這就不好理解了。
答:
念不屬於境。「不於境上生心」還是可以起心動念。他的重點是「常離諸境」,也就是說,不隨著境遇來反應,那麼,心中還是可以常常發菩提心、憐憫眾生苦,等等。
問:
正確的「無念」,到底是我們不該有對境生起的第一念?還是可以有第一念,只是不能隨著第一念又生起第二念乃至第三念?
答:
如果能起一念就只有一念,那麼念念繼續生起,還是「無念」。有念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執念而自限於念網內。不懂此理,纔會說「不該有念」。
問: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對境生起的第一念,我們認為都屬於「分别心」,比如看到一個東西,心裡立馬想到這是傘,這第一念已經是分别心了。我們看到各種經文和大德都在開示「分别心」是不對的,比如您指導的「捨對立分别,現一體本淨」。但是六祖再一次在《壇經》中明確指出「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也就是說「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意念照樣要發揮作用,但起心動念不就是有了「分别心」了嗎?是不對的,如何又說意念照樣可以發揮作用呢?
答:
祖師說得很清楚:心不染著。
能分別而不為分別所限,即是「妙觀察智」。分別而不對立,就是「大圓鏡智」。佛、菩薩一直在起慈悲心,動救渡念。
一般人的分別心,帶著執取與對立,所以不對——離於實際的無限一體。
我寫的是:捨對立分別;並沒有寫:捨「不對立」分別。
問:
另外,怎麼做才是正確的用意念,才是所謂的「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呢?
答:
若能安住直接經驗,不為心念所局限,自然吻合「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問:
大哉斯言,至哉斯理!尤其是講分别那段,從來没有人將「大圓鏡智」講得這麼透徹,讓我理解了,母親能分别不同的子女,但却無法區别對他們的愛。
上師您的開示「如果能起一念就只有一念,那麼念念繼續生起,還是『無念』。」讓我想起〈普切聯想〉。
「聯想」在《新華字典》的意思是「由於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我當時狭隘了,認為切斷聯想是要切斷我所有的念頭,不再起念。今天看了上師的回覆,才明白,是我片面了。
答:
是的,「切斷聯想」只是說不要順著念頭就編織下去,成為一套,籠罩心頭。
問:
我起了第一個念頭,馬上切斷與第一個念頭有關的聯想;假定我突然又起了第二個和「第一念」無關的念頭,雖然我在不斷地起心動念,但實際上這就是上師說的「起一念就只有一念」,對嗎?比如我起了「這是傘」的念頭,馬上切斷了與「這是傘」有關的念頭,但我突然又想起來自己没吃飯,這個「我没吃飯」是和「這是傘」完全不相關的念頭,這個「我没吃飯」是和「這是傘」其實是「起一念就只有一念」,對吧?尊貴的上師!
答:
真正的「一念就只有一念」,即使是一路的思緒,也無妨,因為沒有任何一念之際是被想法籠罩的,而是一直在直接經驗的整體清明中。不被觀念籠罩,纔是「一念就只有一念」。
二○二二年八月十六日
養和齋 於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