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與阿彌陀佛  

 

簡繁轉換 - 繁體

開示與校訂:林鈺堂上師
錄音與筆錄:弟子疾呼
二○一二年六月五日 講於古晉佛教居士林

MP3 A B C D

今天的那個題目是什麼?〈空性與阿彌陀佛〉是嗎?請坐,請坐,哎。講這個題目呵,喔——先講空性的部分,呵。空性是佛法根本的一個觀念,呵,而且這個觀念就是說,佛法為什麼跟其他的宗教都不一樣,就是因為它講這個東西。那麼,這個觀念本身呢,不是很容易懂嘛,因為通常一講空,容易想成說,哦,哎——都沒有,以為是都沒有。可是嚴格講,它並不是說「都沒有」的意思,而是說,它所以需要有這個觀念,是說,我們人都是有執著啦,你明明你的經驗是一直在變化,也不可能抓哪一個經驗說,「我一定要它這個樣子。」你說這個東西很好吃,你吃吧,吃多了就變成吃不下了,就不好吃囉。所以經驗本身其實沒有辦法抓,但是我們在生活裡面呢,你說,喔,總是要講說,喔,我跟誰什麼關係囉,我什麼職位囉,我的權限什麼囉。種種的這些呢,就是說,你心裡總是有抓的,還有我比較喜歡什麼,你心裡會有抓的東西,呵。

那麼,佛法它為什麼要講空性?其實它最主要作用就是說,教你說,你要能夠把這些心裡老是抓的東西呢,要能放,因為你不放的話呢,你永遠是——生活其實是在真實裡面,但是,因為你心裡的這一套呢,使你不能融入這個真實的裡面,而是變成說,隔著一種有色的眼鏡在看世界、看人,結果呢,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它要教你說,你要沒有問題呢,先把你這個自己有一套,跟實際有隔閡、有距離的東西呢,要能從裡面解脫出來以後,你才有可能人也輕鬆,心裡也沒有事情,大家可以和樂。你心裡一抓說,我是什麼、你是什麼,大家都要來爭囉;誰多一點、誰少一點,誰高、誰低囉,呵。而且為什麼這樣的觀念教你說放,是跟其他宗教不一樣,是因為其他宗教說,哦,你不要抓你自己啊,但是,變成抓另外一個;就是說,哦,有上帝、有神啊、什麼。所以,一切以祂為主。但是,你——很少人能真的說,以什麼為主嘛。拿著這個名義,還是在做自己一套,這是一件事了。但是,即使你能做到說真的沒有,因為你抓著一個東西呢,這個跟實際還是有距離。

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他也是開始——他也是跟著印度教學啊,什麼。他為什麼比他們高明的地方?他看出來說,嗯,要是有抓一個什麼東西,這個還是跟實在是有距離,是不能究竟解脫啊,不能真正解決這個人生的種種苦,苦的根本還沒有放掉,苦的根本是執著,所以他提出這個來。我覺得這樣子的來了解空性呢,比起我們去講哲學上的呵,你還要了解為什麼是那樣講,那個——我們生活裡其實用不到的,用這樣來了解空性比較好。那麼,這樣講的話,好像只是教你說,什麼都放,什麼、什麼、什麼、什麼都放的話,也還是沒有真正了解空性。「空性」它的意思是說,你要是真的什麼都放呢,那麼結果會怎麼樣呢?並不是說,你心中沒有執著,那麼就眼前的花都不在囉;明明這裡有花,明明這裡有茶,呵。所以,它的意思是說,你心裡抓的,放得掉以後,這些當然還是在;那麼,這些它的存在是怎麼樣的存在呢?它不是你心裡想要它存在,而是它每個東西,它自然在。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它這個自然在,它的想法不是說,它可以獨自在,而是說,它是因為種種條件下,它變成這樣子。怎麼講?你說這裡有沒有花?有哇。如果你瞎子,我說花,你知道是什麼嗎?你知道你摸的在這裡,不知道看的是怎麼樣。不必你是瞎子囉,我說,「現在把燈全部關起來。」大家什麼都看不到,哦,你還是可以聽我講話。但是,那時候要跟你講這個花,就不那麼容易了,對不對?呵。你是靠你以前的經驗,你當下沒有辦法知道它是什麼。就是這樣子來了解,並不是說我們實在的經驗不在,而是說,你所有的實實在在經驗到的東西呢,它只是一種條件下的產物。條件下的產物的話,哦,我遇到這個情況,喔,有的人可以氣得要命,有的人可以說這個沒有關係。你要懂得這樣的話呢,哦,你這一生才能好過。你不要做那個老是氣得要死的人嘛,你自己很難過啊。你就要學會說,哦,同樣是這個問題,我怎麼樣想,呵。

那麼,而且它這個東西是這樣,你心中的一套放掉以後,你比較能看到實在是怎麼樣子;看得多了,看到各方面了,那麼,你這個人會有智慧。什麼叫做「智慧」?就是說,你一遇到事情的時候,你不會只是——只懂一點點,然後認為說非怎麼樣不可,那你都很苦的。你會想到說,哦,也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要處理的話,也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哦,那麼你選擇的,你要做的方法,比較多的時候,你這個問題就會處理得比較好。你也比較會想說,這樣做,喔,那麼那些人可能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你在這邊挑,挑說這樣,或者眼前——眼前如果能忍耐,就大家不用吵囉,也許等一下大家又想法不一樣,又可以比較容易溝通,不必說急著說現在非怎麼樣,有沒有?所以,這、這種裡面就是智慧。其實我們——其實都不講這個,你在人生活久了,你這裡碰一個釘子,那裡撞一下,慢慢、慢慢,你也就學會這些囉。

那麼,為什麼還要學佛?是說,一方面就是說,哦,你先知道這些呢,多多少少對你目前的情況就會有幫助,而更重要的是說,你懂了這些以後,它又教你一些——叫做「佛法」,修行的方式。你這樣去做的話呢,因為你說,喔,我現在知道了,我有成見,所以我痛苦。但是這個成見你放不掉囉,那你說,「我要放呢!」越是想說要放,你又還是老是抓著你原來的想法,也放不掉。就唯一的方法,它教的方法都是說,哦,你要做一些,喔,念經啊,念佛號哇,喔,禮拜啊,呃,做什麼功課啊。這樣子做,為什麼?它教你每天做、做、做,做久了,你的心呢,不知不覺中,離開了你原來的自己的想法、什麼。這樣子的情況下,你才真的從那個、那個牢籠,自己心的牢籠裡面解脫出來,呵。所以,要注意的是說,空性在實用上來講,重點是在說,要你放掉執著。那麼,這個放,你不用擔心說放了以後會怎麼樣,你不要以為說放了你不會做、你不知道要怎麼辦。都不會的,因為你活活的人怎麼會不知道該怎麼做呢?反倒是你越能放,你心裡的成見越少,你越輕鬆的,你到時候的反應是更好的,而且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問題。而另一方面講到空性,要注意說,它其實意思是說,一切都是種種條件的結果。所以處理事情啊、看事情啊,你要從多方面來想,你要比較多的選擇,選說怎麼樣是對大家好;你如果想只有對哪一邊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會算,別人不會算呃,對不對?唯一能夠說大家都好的,那樣的你提出來,就大家都會說,喔,這樣子比較好,呵。

那麼,講了這些以後,來講說什麼叫「阿彌陀佛」囉。阿彌陀佛的話呢,在我們佛教裡面說什麼佛。比方說,你說釋迦牟尼佛的話,這種佛是歷史上真的有過這個人,有這些記錄哇,這種佛。那麼,另外有的呢,說密宗裡面說,喔,誰成佛、誰成佛囉;喔,這個是密宗的,靠他們的這個修行的經驗來說,誰是成佛,什麼。還一種的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在經裡面說,哦,去此十萬億佛土外有什麼阿彌陀佛,這個是我們不可能知道,因為那個是離我們太遠的東西,我們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叫「阿彌陀佛」;是佛知道有這一些東西以後,他跟你講的。那我們也可以說,喔,他也是人啊,他講的我們怎麼可以相信咧?問題是說,相信的人照著修,修到後來真的有看到阿彌陀佛,真的有這些經驗,呵。所以,這些是超出一般人範圍,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告訴我們說有這個極樂世界,有這個佛,這是這一種佛。不是說來這邊生——出生過一個人,這樣的佛,阿彌陀佛是屬於這樣的佛。

那麼,為什麼這個佛叫做「阿彌陀佛」呢?當然你可以看那個《佛說阿彌陀經》,裡面講得很多囉。但是最根本的地方,跟我們要講空性有關係的地方是什麼?就是說,「阿彌陀」的意思是,梵文翻過來的,本來就是Amitabha。Amitabha的意思是無量光,就光明無限。那麼,因為我們佛法裡有講法、報、化三身囉。另外一個也是阿彌陀佛的叫做什麼?叫做「無量壽佛」,因為他梵文叫Amitayus。那是無量壽,那是說時間上是無限的。那麼,這裡是要這樣說明啦,這個是因為我們觀念都是有限的觀念,所以我們有空間的觀念,有時間的觀念。所以就要告訴你說,佛這個是無限的;喔,就這一方面來講,就空間上來講,它是無限的;在時間上來講,它也是無限的。實際上你到了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完全無限;所謂「無限」就是說,不被我們人的這些感官、知識、什麼,限制的。他是在那樣的一個、一個情況裡面的話呢,其實時空也是沒有的,他是超越這個東西的,不是我們以為的過去、現在、未來,這樣子的東西裡面。

那麼,所以,如果這樣了解的話,阿彌陀佛也就是、也就是無量壽佛,就是說,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的觀念有限,從——就我們的觀念的各個方面來講說,佛的這一面是這樣,那一面那樣;真正要講一句,就是他是無限的。所以,你如果這樣來講的話,阿彌陀佛也就是一切的佛,一切的佛也就是阿彌陀佛;一切的佛也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壽佛也就是一切的佛,因為所有的佛也都是時空上是無限的。但是,現在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有一個佛可以用這個名號去跟他聯絡囉。那麼,這一個佛,以這個名號呢,就是偏重、提醒我們說,他是空間上無限的。那麼,你要知道他跟時間上無限,是分不開的,因為他本身其實就只是無限而已,呵。

那麼,這樣的阿彌陀佛,知道了以後呢——但是這些都是我們聽起來很空洞囉,你說無限,怎麼樣叫做「無限」呢?其實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是有限的,呵。但是,唯一能夠講的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人世世代代在照著佛法在修?是因為修,懂了理論,照著修以後呢,發現說,哦,身心的平安、解脫;還有呢,真的是人生很多、很多無解的問題呢,經過修行,欸,居然有時候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可是問題可以改善,問題可以解決。是真正有益處,所以我們大家願意這樣做。叫我們投入一生來做的,也是因為,哦,開始讀理論,然後自己選個修行的方法,哦,修、修、修,欸,感應來了,真的知道,喔——阿彌陀佛這些都是真的。那,喔,那麼,光是知道他是真的,你不修的話呢,他永遠是他,你永遠還是在這裡煩惱,也沒有用。所以,最重要佛法裡面就是說,你聽人家講,或者讀到理論,相信了以後,要有一個方法,使得你能接近他。為什麼要你接近他?不是說我們盲目要去追隨什麼,而是說,你越接近他,你越舒服嘛,而且你可以幫助別人,不是只有你好。別人有問題,你怎樣幫他解問題?你自己不知道怎樣從自己的問題出來,你沒有辦法幫他。所以你要——先要努力修自己,修到自己,欸,有點經驗,那麼你勸別人念佛,就又不一樣了。你光說,「很好哇、很好哇,我信吶。」別人說,「你信是你的信,我不信吶。」這就不能勸別人。你說,哦,我念了以後,欸,心裡比較平安囉,身體比較輕鬆囉,有什麼、什麼。這樣子,別人就願意說我也來試試看,呵。

那,而且你如果投入修的話,到後來呢,哦,人家有問題跟你講,你幫他祈禱,真的可以——他發現說有幫助;有的感覺到力量來呀,有什麼。像他們有的小病啊,說,「喔,師父啊,我現在很難過啊,我什麼、什麼感冒。」放下電話就好了,這種都有的,呵。所以,就是說,到後面是真的有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努力地來修。如果 努力地修呢,我們的生活又是很忙啊,很多事啊,整天亂糟糟的啊,怎麼辦?唯一的方法就是什麼?你每天,如果相信的人,知道它好的人呢,自己要找時間,一方面呢儘量減少世間的應酬啊、事情啊,這個長遠看沒有用的,都要把它改啊。比方說,喔,一定要去參加婚禮才是慶祝它嗎?不是啊,我以前改的時候,我就是說,「喔,我幫你放生。」我沒有去參加,也沒有給他禮物。可是其實對他們很好,他們也收到一個很特別的禮物嘛,對不對?放生其實也是要花很多時間去做啊,呵。那麼,自己這樣子想辦法改,把生活裡的各方面呢——簡化,變成跟佛法有關。那麼,最重要呢,每天要有一個,最好是固定的時間,養成一個習慣,到時候你就覺得非做這個事不可,就在那裡呢,哦,念佛啊,或者持咒啊,或者拜佛啊,做一些簡單的,但你每天認真努力做,有恆地做,很重要。你說我做十天,然後放三天,慢慢就沒有囉。就每天努力這樣做下去,久了自己會感受到它的好處。

所以,這個就是說,最深的理論,空性啊、什麼,或者最後的結果,成佛啊、什麼,你要怎麼樣有這個實際的修法,跟它們聯絡起來,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你——還有,你不必說今天聽說哪一個佛好,喔,我有病囉,我現在改念藥師佛、什麼,不必這樣子。佛是無限的,哪一尊都是一樣的,你已經習慣什麼,或者覺得跟哪一個親呢,你就老念那一個就夠了。因為你一輩子專門修一個呢,你還不能——不一定能夠深入到說跟他完全溝通的。所以,就是說努力修已經習慣的,這就對了。但是,這裡面還一個很重要,你不要老是在那裡想說,喔,我這個修,我有多少年的功力呀,我怎麼樣啊,這個離不開「我」的話,就不合空性,不合佛法。佛法它是無限的意思,就是什麼?他看,一看就是沒有限制,所以一切都看到。一切都看到的時候,你修是要達到那樣的話,你——最後是希望那樣,你現在開始練習那個樣子。練習那個樣子就是說,你做一切你要想說為一切做,為一切有情做。有問題、有苦的,不是我們一個而已呃;比我們苦的、比我們弱的、比我們老的、比我們什麼的,太多了。他們有的甚至不知道佛法,有的甚至反對佛法,有的甚至被錯誤的佛法帶著,種種問題呃。

那麼,我們如果找到一個可靠、實在的方法的時候,我們做是希望說,有一天我懂得這個,這個能夠慢慢傳到他也能夠呢,而且你也不要緊張說,喔,那我們先——人家說,呃,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先從家裡做起吧。可是問題是家裡這幾個不一定都、都已經到了能夠了解的程度。你說非等他們都做完,那,你幾輩子才做完也不知道,呵。那樣子呢,不但不一定能夠勸他們來佛法呢,有時候連你自己都陷在裡面,只是永遠搞幾個人而已。不對的,你應該是說這個東西,就是大家都有問題,我們發心修、做、弘法什麼,都是為一切。為一切呢,家人不是說不管他,而是他也是跟別人一樣,他也要到某個時候,碰夠釘子了,吃夠多苦了,他也要找路的時候,他找到他願意走這個佛法路的時候,他才有可能走下去。不是說你一定要他,他就能夠這樣子,呵。所以,你這個地方就是說,你的智慧跟慈悲都要平衡呃。你當然希望他們好,但是你要知道說,他有他的因緣,他有他的程度,不一定是眼前就能夠這樣。你唯一能夠——最後還是救到他,就是要使真正的佛法流傳在世間,那麼,他才有機會去遇到真正的佛法。他時候到,他也會得渡。這樣的心態,那麼,你這個修行上就會容易很多了,因為你減少了很多個人的偏執呃,呵。這個題目想到的就是講這些,那麼,你們——有關這個題目的問題,或者其他修行問題,都歡迎你們講出來,呵,我們來討論,呵,嗯。

弟子:在密乘有講五方佛呵,那麼阿彌陀佛是指……

上師:西方。

弟子:西方。那麼他另外一個是說代表五種智慧,是指哪五種?

上師:哦,那個是——他的問題是說,哎——密宗講的五方佛囉,然後阿彌陀佛是西方的佛部,然後那個——呃,他代表五種智慧。這個是這樣講,佛本身的話,他一切圓融,一切無限的,所以不可能說,喔,只有哪一個佛什麼智慧,他是為什麼?古時候的人他喜歡說,喔,把佛的智慧呢,分類,說,有這一方面、那一方面。所以他說有體性智啊,有大圓鏡智啊,就是說,一切都像鏡子一樣看得清清楚楚,知道得清清楚楚啊;平等性智啊,一切都是空性,所以都是平等的啊;妙觀察智,他能夠沒有執著,所以他看事情呢,能夠了解種種因緣,知道該怎麼做啊;呃成所作智,這個眾生要怎麼渡啊,呃他都會啊、什麼。所以他說,佛的智慧有——其實它智慧本身不是語言可以控制的,它是要介紹你說,這樣去了解它的種種方面。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呢,他要讓你容易記住這一些呢,他就說,哦,五個方位;中間跟東南西北,我們就配哪一個佛,那一個佛那一邊呢,就配哪一個智慧,只是一種配,就是讓你——哦,看到一個圖,哦,五個顏色,就代表五方,這五方你就想到那五個佛,就想到五個智,什麼,這種方便而已呃。古時候的人訓練腦袋的方便而已,並不是說——要是一個佛只有一種智,那還完蛋囉,不會是這樣;都是圓融的,都是無限的。

弟子:再請教師父一個問題,我們佛教通常說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阿彌陀佛也是不是我們佛性的一個顯示?

上師:他是說佛法裡面講說,眾生都有佛性囉,所以,這個阿彌陀佛呢,是不是我們佛性的顯現?當然是啊,但是什麼叫做「眾生都有佛性」呢?就是說,他的意思是說,本來一切沒有任何分別的;我們現在執著自己是眾生什麼,自己把自己綁起來了。你要是能夠真的藉修行把這些自己心裡的執著全部放得光光的話,其實你就是佛,還有什麼?就是那時候的所謂的,就是佛,不是跟眾生分別說,這個解脫、這個不解脫,那種佛;而是說,你其實就是這個無限的一體,而無限的一體就是你。就是——但是那時候你也沒辦法講說什麼是「我」,也沒有「不是我」。所以,在這樣講的話,他說眾生都有佛性。其實另一邊來講,就是說,所謂「眾生」,也是空性裡面的,現在只是你有執著,所以才叫做「眾生」而已。你要是真的沒有執著,現在也沒有眾生,所以他說成佛時候也沒有眾生,因為他執著一完的時候,哪有眾生?那時候眾生都渡盡了,為什麼?全部一起了,還有什麼生死輪迴?生死輪迴還是因為你抓住一個說,喔,我心裡放不下的這一套,這個現在又怎麼樣了;要是都放得掉,生死輪迴也沒有了,也不需要解脫,也不需要救渡。所以,從這樣來講的話,佛性也只是都是名詞而已,只是要說成說,你能成佛就叫「佛性」,要不管成不成佛呢,就只是空性,佛性就是空性。

那,什麼東西都是空性顯現,什麼意思?就是說,它是——其實呢,也都是因緣所顯現而已。那,這樣講的話,喔,所謂「阿彌陀佛」,當然也是因緣所現,因為沒有因緣的時候,他也不能現嘛。就等於說,燈不開的時候,晚上囉,你也看不見,我也看不見。

喔,你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啊,怎麼不可以問?你講啊,你問什麼?(弟子:上師,阿彌陀佛。佛教……)聽不清楚,他說什麼?佛教怎麼樣?喔,他說上面有寫佛教。對呀,這是他的因緣啊,他看到的是「佛教」。

弟子:上師,我要請教一下,就是那個念佛往生,像一般上我們念「阿彌陀佛」聖號的淨土宗的修行都非常的多,在修行的時候呢,呃——在觀音法門裡面,我們要觀照我們自己的心。那,我想請教師父開示觀音法門在修行,在念誦這個「阿彌陀佛」聖號的時候,哎——那方法是怎麼樣的?可以跟大家解釋一下?

上師:哦,我跟你講呵,方法它是,有的時候,喔——你要怎樣默念比較好啊,微微出聲念好啊,呃,怎樣、怎樣。其實方法是什麼?你自己看你的情況,可以調節的。比方說,你念啊、念啊,喔——實在愛睡了,就乾脆睡吧,或者呢,你就起來走;起來走啊,或者用大聲念啊,讓那個比較——精神就振奮囉,就比較不會那麼愛睡囉。但是你大聲念,你也不可能持久啊,你等一下就念不出來囉,呵。所以,這些都是自然就好,不必緊張呃。但是呢,你說,喔,又要觀音、又要什麼;也有的說,喔,一邊念,一邊聽,什麼。它目的只是希望你說,喔,你的心能夠專注在佛號上。那,有的說,喔,手還要結手印,是免得你手摸到別的東西,又變成做別的事去了。

但是呢,真正講呢,你要看說你最後目的是什麼?最後目的是說,這個人要徹底改變呃;徹底改變的話,你想,這個人為什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因為從以前到現在,老是在想我怎麼樣、我怎麼樣,我家人怎麼樣,我誰怎麼樣;老是這些世間想法綁住,所以變成這個樣子。現在有這麼多、這麼多年、這麼多的事情呢,你要怎樣對付得了這一團?沒那麼容易!真正講就是什麼?就是,哦,老是念、多念,不管什麼時候,你要想說佛法是本來清淨,不要去管什麼人家說哪裡乾淨,哪裡……那個都假的;隨時隨地能念就念、念、念、念、念、念,哦,你當然又會想到別的去囉,一覺察呢,趕快再回來念。做一個功夫啦,就是說,真的真心說,願意別的不管囉,我就是念啊、念啊,念多就是最好。這個是——你想嘛,你原來這一團這麼多,你這邊只丟幾塊,你就能抵得過嗎?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把這個人這一團全部散掉,這邊一定要也是——哇,比他厲害,他就不見了。所以,我的建議就是說,儘量念。唯一的辦法就是你不斷念、念、念、念、念,念得夠多的時候呢,你纔能夠出來一點,最重要就是念多。

弟子:像上次我有在視頻上面看到南懷瑾老師,他就開示講到說念經的,密宗一個念經的叫做「金剛念」。他就示範吸了一口氣……。想請問一下密宗當中會有這麼……

上師:這些講法是怎麼樣?就是說,因為我們的心跟氣呵,是分不開的,心有念頭,氣就會動;氣怎麼樣的時候,心也是受氣影響。所以呢,想要利用這種知識呢,配合氣的進出呃、什麼,來念佛什麼;這些當然對念佛是有幫助。但是問題是這樣說,你一般的人,其實你根本沒有修過的話,你氣也是亂的。所以,你又要他一邊念佛,又要去注意氣、什麼,反倒又雜亂了。你不要管這個,就是念佛,念佛、念佛、念佛,念到你心純的時候,它氣慢慢——氣也單純,然後,氣脈也會慢慢回到本來的樣子。所謂「氣脈開通」,就是你後天的想法、緊張什麼,使得他有氣脈阻塞呀。你要是能夠單純,老是那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沒有煩惱的念在做的話,他——氣慢慢又走回原來正確的路。那個正確的路,不是你想的,是它自己走的,纔是正確的路呃。心單純的時候,氣自己走的纔是正確的路。你不要以為說,人家教你怎麼樣,那就一定是對的。哪裡呃,那個還夾著想法。

所以,不能說他的法不好,但是呢,你要真達到說能夠利用那個氣什麼、什麼、什麼,你還得先克服到說,能夠念到夠單純吶,呵。氣脈有些通了,再說囉。所以,其實都不要管,光一直念就是。這個念佛法門,看你是念四個字,還是六個字呃;就只有這四個字,就只有這六個字,其他都是不必的。然後,我的經驗是,越簡單越好,你就四個字就好。因為我們人的觀念裡面,你說「南無阿彌陀佛」,他是變成兩個觀念。你「阿彌陀佛」還、還更簡單,簡單就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好。

然後,真正會怎麼樣,要——你自己深入以後才會體會。這個講的都反倒不是對你真的有幫助,為什麼?你一邊念,你又在想說我現在怎麼樣了?這個佛號還純嗎?都不好。都不要管了!不要管別人怎麼樣、怎麼樣。不用,真正就是老念這個就可以了。

現在他們擺了一些書啊、什麼,出來了。你們可以去那裡拿,呵。啊,那個什麼?哦,昨天後來有人求皈依囉,結果一個、一個來,又做了兩次。如果今天還有人要皈依的話,就一起做。然後,昨天那個亞瑞求了法號,哎,你好像真的沒有跟我念過皈依呃,有嗎?有沒有念過?沒有念的話,就今天念一下囉。然後,亞瑞的法號是給他那個——喔,「通達」;這法號不一定要,要的人我再想給你。然後那個誰?萬坤有沒有來?萬坤的法號是「通樂」,「快樂」的「樂」,他媽媽「喜」,他就「樂」囉(眾笑)。「通達」的「通」呵,通樂,哎,「快樂」的「樂」,哎,通樂,(亞瑞:通達,通通發達。)通通快樂、通通快樂。

弟子:如果見到佛啊,往生的時候,進到淨土啊,是不是他見到自己的本性?

上師:這個當然是本性;所謂「本性」,並不是說有個「人」的本性,而是說,都是法性裡顯的。對,是這樣講的,對。哦,有問題。

弟子:請問上師,有些人他每天念佛號,可是他做什麼事都很不順,為什麼會這樣?

上師:她是說每天有修,可是做事不容易,是不是?喔,都不順。那個是因為——那個啦,業障比較重;業障重,修的東西還不夠消掉這些業,所以還是有。但是,你在修的人就要說,把這些想成——就是說,等於說你就是——考驗囉,就是磨煉囉。你繼續修,繼續修不要只是為自己修,不要只是為除自己業障修,為一切眾生修的話,比較容易就克服掉,這樣子。(弟子:是不是要迴向?)哦,當然要迴向啊,所謂「迴向」的意思,就是開始的時候,修也想成是為一切眾生,迴向是說,既然做了這個事情,他應該有結果呢,我們希望這個結果是對一切眾生的最後成佛有幫助,這樣子就可以改善,嗯哼,這樣才真的是修佛法。

弟子:如果有些人皈依了很多的時候,那麼皈依證拿了很多,那請問如何處理?那麼法號——如何選一個法號?因為很多、皈依很多。

上師:喔,她是說皈依了很多師父啊,什麼。那,當然有的師父是皈依了都給法號囉,那也都是你的法號,也沒關係啊。就好像說你錢很多,你也從來沒有說為什麼錢這麼多啊,對不對?(弟子:請問法師,那些皈依證如何處理?)喔,這個不必太執著啦,就是說,有很多名字的呢,我們人有的人也是過不久又換名字,什麼。名字多的話,就看到說想用哪一個,就用哪一個,沒有關係啊,因為最後你要講是無我的話,有名字、沒有名字都可以啊。(弟子:那以後往生,那麼皈依證……)往生的時候,不需要名字呃,往生的時候,不需要名字。(弟子:那麼皈依證如何處理?就火化嗎?燒掉嗎?)喔,皈依證可以火化、可以火化,可以;留著給兒女作紀念,什麼,也可以呀。

這裡倒是有一點可以講,就是說,容易說,喔,這個也說可以,這樣也說可以。因為這個東西是這樣啦,你如果比較看到的很狹窄、少的時候呢,你是覺得好像說,非這樣不可、非那樣不可。但是你看得多的時候,你會覺得說,他肯修就很不壞了,所以都好,對不對?你看多的話,這個人肯修了,你還能說什麼話咧?只有鼓勵他修囉,還有什麼話?然後說,沒有準備是因為這樣子,並不是說,哦,不把這個講經說法當一回事,而是因為,已經一生都在裡面了,就是不需要講,只要把自己的心裡的話——出來,就夠講一下子了,但是也講不多啊,講完了也實在沒有話講(眾笑)。然後,像那個寫作啊,因為一輩子寫、寫、寫、寫、寫,寫到現在都是——像我剛寫的那個記載——Madam Sim剛講的這個〈龍王救海難〉的事嘛,我寫這些東西都——也不用先想,就——喔,我要寫這個事情,我拿起筆來,就這樣,一直從頭到尾就寫下去。最多是我再讀一次的時候,也許改幾個字而已。都不管長的、短的,什麼,都不需要那個——不需要打稿,不需要想,都沒有想,就這樣一直寫下去,這樣,就——一下就寫完了。然後,寫完了中文的,就看著那個中文稿,那個——就打字,就這樣翻英文,馬上就做出來了。主要是做多了,做多了不用想了,已經變電腦了。

弟子:上師,沒有煩惱是怎麼樣的狀態?

上師:沒有煩惱就是因為講不出來呃,而講得出來的,都是有煩惱的。(眾大笑,拍掌。)一講出來就又在那裡比較了,這樣才是、那樣不是。就是完全無事呃、完全無事,嗯。所以你們姓吳的容易達到,完全是「吳氏」(無事)。

 

吉祥圓滿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
佛安居    於台北


 

[Home][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