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做為一種生活方式

簡繁轉換 - 繁體

林鈺堂上師之英語演講
(弟子虛明用波蘭語傳譯)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六日
於波蘭.華沙.亞太博物館亞洲畫廊

林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筆錄
弟子善修中譯

我將站起來講,這樣後面的人可以看到我。
今天的題目是〈佛法做為一種生活方式〉。佛法不只是知識,因為不管我們做什麽如果它與我們的生活無關,那是沒用的。但是,為什麽我們選擇佛法來指導我們的人生呢?所以我將一步一步來解說。首要的是,佛法的基本態度是檢視人生本身,而不是說這是某位聖人,或某位權威要求你去做的什麽事情。因此,首先,這個態度是非常務實的;它要求你:每一個人看人生,如果你發現這是關於人生的真理,那麼,你就依循這個真理。因為它是關於真理的,所以沒有人可以壟斷。所以佛法說,每一個人都可以發現真理,即使他們不知道佛法。而且,佛陀試圖教導的,其實是超越語言的;那就是為什麽當祂剛證悟的時候,祂在寂止中待了七天的道理。並且,後來,即使當祂試圖給人們講解的時候,祂不得不選擇那些已經能接受教導的人;為什麽?因為如果你是一切基於現實,這現實是你不能強迫別人去理解。所以,佛法總是和平且包容的;為什麽?你必須等到別人準備好了來學習真理。因此你看,因為佛法是基於現實的,如果每個人都充分地了解現實,世界將會是和平的——沒有和平,我們沒辦法好好生活。所以,這是我們必須選擇佛法做為我們的生活方式的第一個理由。

而第二個理由是,當你觀生活如其所是,首先你發現人生充滿了苦難;為什麽人生充滿了苦難?因為每一件事情都在變化中,沒有人可以說,噢,我喜歡這個,所以我要保持它;也沒有人可以說,噢,我不喜歡它,所以我能避開它。並且,如果你觀察生活足夠長久,你將會看到,不如意的事情、疾病、年老和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又如果你觀察生活足夠寬廣,你會認識到所有的人都是同樣的,且不只是人類,所有的眾生都經歷類似的情境。又當你能夠像這樣看得足夠遠和足夠寬,那麽,你不再能駐留在、你的心不可能變成局限在,只是你那小小、小小,微渺的圈子裡。還有,當一個人能夠總是想到全體,並且感受到全體,那麽他會做的,將對全體都是有利益的。而當你是這樣地開放,你可以理解每一個人,為每一個人着想;然後你所做的,將會是對每一個人都好的,而且也沒有人能夠僅僅是為他自己工作而快樂的。因此,如果你學習佛法的(生活)方式,你會過一種快樂的人生,你將生活在平和中,你與你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會是融洽的,並且,你能夠通過你的耐心及和諧的方式幫助他們,而這是我們選擇佛法做為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理由。

並且更進一步,佛陀所教導我們的是一切都在變。一方面,當一切在變化,當然,我們所喜好的、我們所要的,遲早會失去。然而,另一方面,因為一切都會變,所以我們的苦難也能朝較好的情況轉變。我們怎樣才可以由變化而從我們的苦難中逃脫呢?它就是只要根據事物在變化這樣的實際情況來行動;因此,我們必須順應變化。因為當事物在變化中,如果我們心中有執著——我們不要它、我們憤怒、我們不高興,那麽,我們的心態會使情況更糟糕。但是,如果你經由採用佛法的修行,而漸漸能夠放下你的執著,然後,一方面,你不再感到那麼糟糕;另一方面,你會認識到世界是這麽開放,你是這麽微渺,你的問題不是那麽重要。

而為什麽佛法修行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放下?它是因為所有佛法修行的基本原理都是通過簡單行為的一再重複,讓我們變得更清淨。我們有許多擔憂,因為我們習慣於為我們自己著想,在小圈子裡考慮,而不停地擔憂。並且,擔憂的持續不只是一個精神上的問題,因為它帶來緊張,所以你的身體也變得緊張和糾結。而因為身體是在緊張中,所以,一方面,在你活著的時候,你因此而有很多疾病。另外,當死亡來臨,在死亡的過程中,你的身體不能放鬆,因此你也會經歷許多磨難。而為了扭轉這個過程,從很繃緊的狀態,生理上的,到變得輕鬆,你必須通過心理部分來做。但是,要怎樣在心裡面來扭轉這個過程呢?因為你已習慣於擔憂,你怎能從擔憂中逃脫出來呢?即使當你說,「我不要想它」,實際上你還是在想它。因此,如果你用通常的方法,你將永遠停留在圈內,你沒辦法逃脫。但要在心中逃脫,只有心理上的行為可以幫助你做到。所以,佛法的解決辦法是,給你某個清淨的東西——那意味著沒有世間的關聯,然後要你重複這個;例如,你持續念一尊佛的名號:「阿彌陀佛」。起初,你的擔憂就像一家銀行,你已經存了很多錢在裡面,現在這個「阿彌陀佛」,就像一家新的銀行,而通過所有這些重複持念,你從那裡(這個擔憂的老銀行)撤出;而這個擔憂將會變得鬆掉的唯一方法,並不是去注意它,而是要注意這一個新的。並且,當你將這個已做得足夠,然後突然之間,那邊就空了。

又,也是類似的,如禮拜修法;當你開始做的時候,你是一個在你的腦袋中裝了許多擔憂的人,但通過持續及日常重複地做,漸漸地,你沒有事在心中,而只在清淨的禮拜的行為上。並且,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兩種修法,這簡單的重複持念和禮拜,對於身體和心靈都是好的,而且它不會給你帶來問題——你只是在做你自己日常的修習。而當你做得夠長久,你將認識到其中的利益。而我在說所有這些,不是因為我讀到過它,而是因為我做過所有這些。當我開始學佛的時候,因為我是一個學者,所以我已讀了大約三年,很多、很多類佛書但是,我認識到通過閱讀,我無法找到教法的真正意旨——我心中還是沒有真正的平和。所以經過我的研究,我為自己決定了持念「阿彌陀佛」的修法。那,起初,我每天念一萬遍,而對於一個初修者,那意味著一天大約要八小時。那,我這麽認真地做了三個月,我開始感到這兩邊鬆了——肩膀,只是外邊。而且當我在生活中遇到狀況,我意識到我在心中有更加穩定及平和。而因為這些,我漸漸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真正的利益;在我剛從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第二天我就把我的生命全部投入到了佛法中。那,從我開始研究佛法,到現在已超過三十年;當然,你知道,我已經過許多身心鬆開的內在體驗。這就是為什麽,你知道,我可以給你保證這是可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我甚至還得到善緣,來華沙和你們見面。

所以我想,你知道,基本上今晚講這樣就夠了;然後,我歡迎大家提出佛法修行方面的問題。另外,我還要再補充一點,因為現在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不僅是佛法的修行是基於重複清淨行為的原理,在俄羅斯東正教的傳統中,他們也有甚至在閉關時做的持念的修法;那是向耶穌祈禱的持念,我想。它呼喚道:「主耶穌基督,上帝之子,請憐憫我,一個罪人。」那,因為佛法了解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不同層面的人們,我甚至就此寫了一篇短文,鼓勵基督徒採用他們自己的持念修法。還有,你知道,在精神上的實際,重點在於純潔——純潔的程度;它不是一種人為製造的不同宗教的事。例如,當我開始研究佛法時,我也去教堂讀《聖經》。但那個時候,我從沒有在我的夢中見到耶穌。但是,在我念「阿彌陀佛」超過四百萬遍以後,一次在一個夢中,我見到了耶穌。所以你看,它不是看你修什麽;只要你的純潔提升,你甚至接觸到那被認為是其他宗教的。那,在夢中,耶穌是,當然,比我高,而且祂有長長的頭髮。穿了一件白色的長長的外衣,長袍,但是衣服不平滑,我可以看到紋理(長髮到這兒——肩膀)。而在夢中,祂還給了我一件同樣布料的外衣,但沒有那麽長,它是短的。而令人驚奇的是,祂給我的外衣的襯裡,上面寫著中文佛經的經文。所以,不要抓住我們人為製造的世俗的分別,(而要)增進你自己精神上的純潔。

還有,佛法中的根本教示是說,本來一切事物是清淨的;所以,一方面,你不必受苦於「原罪」的觀念;而另一方面,所有你必須做的只是忘卻世俗的一切,而回到你的「本來清淨」。那,因為它是你的本來清淨,因此,在你回到它以後,你不必擔心你必須做任何努力來保持它。而且,當你能夠真正地放下所有你的想法——通過人類社會而學來的種種觀念,就有可能經驗佛陀所經驗的。而佛陀所經驗的,但很難用語言來說以幫助人們懂得的是,實際上一切都是一體相關的。如果你採用佛法修行且虔心去做,多年以後,逐漸地,你會感受到這個。並且,這不僅是一種個人經驗,它可以有實際的作用。在你有這樣的經驗以後,你的祈禱能夠實際地立刻幫助到人們。例如,我們作「頗瓦」超渡亡者,那,我們是義務地做這個,而波蘭有許多人知道我的服務。那,不時地,我會收到他們的回覆,他們說在他們請我祈禱以後,他們感受到輕鬆,或者他們有奇妙的經驗——如聞到點香的味道。或者,當人們有重大的問題、緊急情況、疾病,他們打電話或寫電子郵件給我,只需要讓我知道名字,或說什麽人,我知道什麽人,甚至沒有名字,請求祈禱,而常常立刻他們感受到祈禱的效果;而這些人是我完全不認識的人,並且他們遠在海外。而且,有時雖然我沒有收到,比如,電子郵件我沒有檢查,但當他們一發出郵件,他們就得到輕鬆、解脫。這不意味著我是特別的,這僅僅因為精神的實際是像這樣的——它是全部相連的。另外,當你做服務時,沒有考慮你自己,那麽一切諸佛都可以來幫助所以,它是一切諸佛的工作。但,一切諸佛是誰?就是一切眾生。因此,你們都有這個潛能;你只需知道這個原理,知道這個簡單的修法,並且把自己投入其中,然後,有一天,你說不定也能夠做這個。你能夠失去你「自己」的這一天,你將做這個,你將能夠做這個。謝謝!

有任何問題嗎?

問題一:您博士學位的課題是什麽?

答:邏輯和科學方法論——也就是數理邏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這課題是叫做「自由的邏輯」的東西,它是一種論辯的方式;自由的邏輯——即使我研究的邏輯,也與解脫有關。

問題二:如果你試圖為某人祈福,如果你不是完全清淨或證悟的,你會使你自己受到傷害,或者你可能傷害到這另一個人嗎?

答:這裡的竅訣是,你必須是無私的;因此,當你祈禱的時候,你不要說,我為你祈禱。你要做的是,你說,某人有這個問題,而我們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但是,佛陀啊,請予救助。你是一個清淨的橋樑;你只有這個為他們祈禱的職能。並且,你甚至不說什麽是比較好的,我祈禱什麽;你只說,問題是這樣的,這是由你主宰的。那麼,就沒有你自己的偏見,一切只是佛陀所想之最好的。

問題三:一位西藏的喇嘛,諾布仁波切,說在基督教和天主教裡,有一種可能達到這樣一種高的境界,如同凈土或者天堂,那時你不用再轉世進入輪迴。您對此要說什麽?

答:那將是,按照基督教的教示,將只是天堂。但問題是,因為他們認為一切來自於一個因素,一個——從上帝;但佛法的觀念是,一切都是有條件的,沒有一個因素是主宰的。因此,一方面你說,你知道,是一個因素決定一切;另一個看法是,實際上是,每一件事物是這樣地複雜,並且牽涉到這麽多的因素。所以,每一件事物都與全局有關。所以,最終問題是,到底上帝是在真理之上,還是真理在上帝之上?做為一個佛教徒,當然,我想,你知道,我們遵循真理。但一次在一個夢中,綠度母告訴我一些事情;祂說,不僅是眾生受到傷害,耶穌也受到傷害。因此,我就此尋思,這是什麽意思?然後我明白了:如果上帝是「萬能」的,為什麽祂不能只是說赦免所有的罪?為什麽祂必須做出一個犧牲來贖罪?並且甚至犧牲祂的兒子,也就等於犧牲祂自己?通過這個救贖,祂是在說,即使上帝,也必須遵循因果法則。祂不能只是說「赦免你」,然後你就無罪了。因此,如果我們懂得這個,如果有一天我們要統合所有的宗教,我們說宗教必須基於真理——因果法則。

問題四:它是否表示不傷害?

答:當祂說傷害眾生,也傷害耶穌,表示耶穌在遵循因果法則上,也是平等的;耶穌與所有眾生是平等的,必須受難(才能達到救贖)。

問題五:她是問,這個真理是否表示不要傷害?

答:一旦你領悟這個真理,你認識到一切是相關聯的;你會傷害你自己嗎?因此,你不會強迫任何事情,你只有以耐心、以包容,嘗試著逐漸引導他們如何過一個更快樂的人生。而且,遵循佛陀教示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它是說,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我沒有任何準備,就來了。所以,你所聽到的是從我心裡發出的話,而不是從我的記憶;並且我講的時候,我沒有一個計畫——我想到什麽事情,我就告訴你什麽是重要的。所以,像這樣生活是可能的;不要以為你總是必須計劃每一件事,你可以生活得如此自由。

問題六:如果我們不能善巧地生活,那意味著不傷害其他人;我們是否應該仍然繼續不善巧地生活,但卻懷著良好的意願?

答:還要懺悔,並試著學習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

問題七:您能否說一些事情關於,因為這是十六世噶瑪巴的週年紀念日,您與這位喇嘛親近的經驗是什麽?

答:當我做為一個研究生在美國的時候,十六世噶瑪巴第一次去美國;我看到了海報,但我沒去,因為我不懂密宗。但第二次,因為在我修習念「阿彌陀佛」後,我有機會追隨陳上師,所以,通過陳上師我知道噶瑪巴的重要性。而且那一次,噶瑪巴在舊金山舉行了黑冠典禮,在一個大賓館的禮堂裡。參加者,我想,超過一千個人,而陳上師慈悲地帶上了我和我的太太,還有我的長子,那時還是個小男孩,我們都一起去領受加持。那,在典禮開始之前,陳上師教了我這個咒:「噶瑪巴千諾」,並且還告訴我,當噶瑪巴開始戴上黑寶冠的時候,我們應該起立,因為那個時候,最初的第一世噶瑪巴實際上到了——我們必須站起來致敬。那,當噶瑪巴一戴上黑寶冠,我立即感到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在我的身體裡,而我的血液就像這樣(急速)地循環,而我並不是一個試圖在人群中顯得特出的人,你知道,但是這股力量使我喊出:「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千諾……」。但當黑寶冠一被拿下,那也就是念一百零八遍「嗡媽尼悲咪吽」的持續時間,這股力量就消失了。因此,那是來自噶瑪巴的加持。但我想,你知道,沒有其他人告訴我他們有這樣的情況,而那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已念「阿彌陀佛」超過四百萬遍。所以,為了領得加持,你必須首先是清淨的。因此,要致力於你自己的淨化和救贖。

問題八:「是不分宗派的」是什麽意思?

答:如果你遵循真理,那麽,真理是:一切是相關的;而不同種類的人們,當然只能走在不同的路上;因此,為什麽你要說只有這條路或那條路?一方面,一切是相關的;另一方面,每個人是不同的,所以,當然,他們能走在不同的路上。那,為什麽你要說只有這個或那個是好的?如果你那樣想,那只是因為你還沒有張開你的眼睛。

問題九:人們是否可以請您對著逝去的人的照片祈禱、超渡?

答:當然,當然。而且,你可以寫下你想到的亡者的名字,把它們交給我,而我會為他們所有的做頗瓦超渡。另外,讓大家知道我們的網站,以便他們能在那裡找到很多東西。我們還有波蘭語的網站,讓他們通過你而得知。

吉祥圓滿

二〇一〇年十月廿八日
養和齋    於加州

中譯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廿九日
靜純廬     於上海

林鈺堂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校閱
二○一七年四月十三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Buddhism as a Way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