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事實

簡繁轉換 - 繁體

開示及審訂:林鈺堂上師
錄音及筆錄:弟子疾呼
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哎——現在要講的這個呵,就等於說,好像說修行的——這麼多年呵,哦,自己有時候會——想一想呵,那樣的心得啦,呵。那——主要的就是,領悟說,什麼,你知道嗎?就是說,當然大家都知道嘛,你每一個人,你的一生呵,其實就是在你自己的經驗裡面;對不對?你也沒有辦法替別人體會,別人也沒有辦法替你體會;有沒有?不管你說我跟他多親,多什麼、多什麼每個人自己覺受、自己想法、自己一套,那個東西是只有你自己有,別人也沒辦法。哪,講這一點呢,人家如果誰——有靜下心來想,也都會了解這個是——有什麼好講呢?

但是,要提這個的問題,是因為什麼?就是說,我們是想學佛的人嘛;學佛呢,大家說,喔——我們要弘法啊、我們要救眾生啊、我們要做什麼。所以呢,做了很多呢,欸,你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釋迦牟尼佛和一些祖師,真正想要讓你達到的說,證悟哇、達到圓滿證覺,這樣的一個事情呢?

哪,這個——佛法正確的那個目標,跟這個說你一生只是在你的個人的經驗裡面的這個,有什麼關係呢?是有關係的。頭一點就是說,如果沒有關係的話,哪、哪,佛法都是,講的是——講不到真正東西嘛;因為你、你一生最、最根本,無可取代的這個東西,它如果不是跟這個有關,哪、哪,佛法到底在幹什麼?但是呢,你一看一般所謂說弘法啊,什麼、什麼,覺得——哇,他們在做的,不是這樣子,哎。哪、哪,這樣子的話,到底誰才對呢?哪,我覺得要看釋迦牟尼佛囉。釋迦牟尼佛那時候,他一直做到說成佛了;他那一段的時候,他完全沒有去搞世間什麼事咧——他也沒有組織,也沒有群眾,也沒有弘法,什麼都沒有,哎。他反倒是自己一個人在山野裡面,在修行,在苦行。哪,為什麼他的做法是這樣子做?那麼,就告訴我們說,你要成佛的時候,要證覺,什麼、什麼,是你自己這個——整個這個一輩子,逃不開的這個,只在裡面的這個,經驗裡面的問題,你要解決。你如果這個裡面的,沒有解決的話,你弄的都是等於說,等於說世間的東西嘛;世間就是有組織、有人際關係、有什麼,大家在那裡計較這些外面的東西。而實際上,它所謂「證覺」,是——那些都沒有關係;有沒有?

所以,你要了解說,當然你做到弘法的時候,你要幫別人了解,你也得宣傳,你也得印書給人啊、上網頁啊,做這些。可是,你要了解說,你如果根本這個問題,你沒解決的話,你到底是在跟人家講什麼?你並沒有真的答案,你要講什麼去?有沒有?就是說,你修的話,先要說自己真地了解說,到底佛法是要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怎麼樣解決。你自己都有經驗了以後,你在做那些,才有意義;不然的話,你只是,哦,別人說什麼、別人說什麼。像我們修行比較久,看一些——也算是知道一些佛法的,看他寫的東西;哎喲,這個就是碰不到真東西呃,因為他講的都是一些高來高去的、空洞的話而已。

哪、哪,為什麼要提醒你說,這件最基本、人人應該都了解的事情說,只是你自己的經驗裡面呢?這裡面就、就,頭一點,就是說什麼?比方說,我們說,哦,我多麼喜歡誰啊、我多麼關心誰呀,什麼;可是,你要知道說,不管你多麼怎麼樣、多麼怎麼樣呢,你其實沒有辦法進入他的那個——他自己的經驗裡面去;對不對?你所有的,比方說,啊,我關心你啊、我什麼;比方說,這個人生病住院了,我們趕快去啊,看他什麼、什麼。可是,對他來講呢,對於他的那個病的好,雖然有精神上的鼓勵,但是,就是說,並不能真地進去、去幫忙他。反倒有時候變成說,因為你去關心、去那個——他還得花精神來跟你應付,他那個病體更、更弱;有沒有?就是說,你怎麼樣才能真正幫到他?真正幫到他的地方,不見得是在說,我一定要去對他怎樣表現。所以說,你要渡眾生,也是要他自己走佛法的路,他自己懂道理,他自己修;不然,他那些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而且,這裡面更、更基本上一個——你如果了解說,一生不管怎麼樣,只是你這個經驗裡面的話,那麼,就變成怎麼樣?你說,哦,環境囉、人家對你怎麼樣囉,這些一來呢,是你不能控制;對不對?外面人家要對你怎麼樣、時局怎麼樣演變,有誰能去掌控咧?你都沒有辦法的。但是,怎麼樣接受這些問題?呵,遇到了,你——什麼樣的心態,怎麼樣地去回應,那一些是在你呃。那是你、你可以做出一個所謂慈悲、什麼,在那裡嘛;有沒有?你不能說,哦,一輩子都是很平順的;那麼,我這個人很慈悲——因為你沒有問題嘛;不是這樣的。而是說,人生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種種的問題來了。欸,你這個人呢,哦,人家對你怎麼樣,你不是去跟他爭啊、不是跟他報復啊;而是,還是關心啊還是不計較哇;有沒有?就是說,你要是懂這個基本以後呢,你就了解說,這一生,你的問題不在於說誰對你怎樣,而是在於說,你怎麼樣做一個人啊,就是你怎麼樣過你這一生呃。

要抓到這些點呢,那麼,你修行就得力了;你就不會浪費時間,老在說,他這樣該不該呀、他對我怎麼樣啊;那些你不能控制的;有沒有?就好像你去跟地震、去跟颱風要講價,有什麼用咧?它高興來,就來;它走,就走;毫無辦法的。你把所有的,外面的,都當做那樣子;剩下就是說,我遇到這個,我的心態是什麼樣,我要怎麼樣來表現;有沒有?這樣子你就掌握到說,真正修行,你是在——著力在哪裡了。你幫助別人也不是說,忙著做一些說,喔,讓他覺得我關心而已。你關心是關心,你不能替他嘛;你真正要關心他,不忙於說怎麼樣讓他覺得你好,而是說怎麼樣子長遠了,這些佛法的,他也懂這個,他也修——他在他的經驗裡面,他能夠走出來,他不在那裡自尋煩惱;有沒有?

然後呢,但是這一點,還要再加一個說明,就是說,那,照你這樣講的話,那,我們也好像說,何必再修什麼咧?反正搞來搞去,就是自己的經驗範圍——好像很小、很有限,這樣子囉。這裡就是佛法厲害的了;它是講說,你要是——呵,這個平常你這個心裡面一大堆亂七八糟啊,什麼、什麼,這個後天來的影響——以前沒搞清楚,在那裡做一些表面的事情的呵;你要是這一些妄念、錯誤的想法,都能夠停下去的話,那麼,你雖然不管怎麼樣,只是回到你的這個——一生自己的經驗裡面呢,但是,這個東西是,其實,沒有、沒有任何界限的。但是,這個光用講,沒有用,因為你是一定有界限——因為你生成一個人,在社會裡長大,什麼,這個經驗、那個經驗,什麼東西都在把你限制住;社會的觀念吶、你的經驗吶,什麼東西都把你限制住。所以,就跟這個又有關的,就是說,我最近寫的那個〈不增不減〉。你看那個小乘,它開始教的那個修觀;有沒有?它裡面重點一個,就是說,哦,隨便它心念,或者呼吸,或什麼,就——不增不減嘛;在訓練那一點。為什麼?就這樣子,你才能回到,呵,本來沒有後天的這些自尋煩惱,或者被環境影響的這些錯誤的執著,什麼。這些你要練習不增不減呢,你慢慢才回到本來的樣子。真正回到本來的時候,才會進入那個其實無限那一點。

當然這些就靠修了,呵慢慢、慢慢體會了。但是呢,我是覺得把這一個講出來,聽起來好像覺得這有什麼好講?這誰不知道咧?只要稍微有點頭腦,都很容易體認,就是,每個人就是那一點而已,永遠只是活在他自己裡面嘛。可是,你如果懂得,像我剛剛這樣講的話,就變成說,你怎麼修呢,也不是在追逐外面囉;對別人呢,也不是在於說怎麼樣去跟他表現啊,或者怎麼樣;而是說什麼?自己先這裡面瞭解了,怎麼樣是不增不減,回到原來;然後,怎麼樣只是遇到事情,我怎麼樣的作為、反應、慈悲;有沒有?佛教我們的,才是智慧、才是不執著。哦,你在這裡面修;修好了,慢慢地呢,能夠用你的行為啊、用你的講的話啊,慢慢影響到別人,讓他也能夠這樣。那才是真正的修行,跟真正的弘法;其他的,你說,大家都是那種表面文章的,搞來搞去,你看多少就——還是世間團體嘛,哪有什麼修行?呵。

所以,我覺得這些話其實很重要,而且重要到什麼?但是,其實,另一邊來講,就是平淡無奇嘛,就是講的最基本的。但是,我們的生活其實都忘了這些最基本,很多地方都是在迷惑裡面,呵。所以提醒——而且因為平淡無奇呢,有時候,像我們正在忙的時候,會覺得講不出這些話來;一定要心都已經靜下來了,不認為說講這些話是沒有用的,那時候才聽得進這一點話。但是,我覺得這些話能講出來,也不容易;為什麼?也都要我自己有這樣的覺悟哇;我也是很久、很久來了,哦,慢慢有點這種覺悟;有沒有?有了這樣的覺悟的話,你就真容易抓到說,修行該怎麼樣,才是真地掌握到了;然後,才是真地會達到佛當年希望達到的——要記住佛是什麼都放下以後,慢慢才證覺呃。所以,不是在外面的東西,呵;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然的話,我們看到的所謂「佛法」,大家都等於在外面;因為這也不得已嘛,你跟別人來往,都是弄成外面了。但是,你要使這些在外面的言詞,這些,什麼、什麼、什麼,變成對你真的有用——你要提醒自己這一點,呵。怎麼樣去修,不是在於他對你怎麼樣,是在於你怎麼樣做,才是慈悲,喔,唉。好,這個我覺得很重要,你把它筆錄了,呵。

昨天呵,昨天講的那個〈基本事實〉呵;然後,我講完以後呢,哦,我又想到一些說,有關的,沒有講完。因為我這一些喔,我都沒有說,心裡存著一套話說,喔,我要把它講完;我都是講的時候,開始就是,就那個題目在想了。所以呢,有時候會有些沒有講到。哪,我現在所以要補充一下。

就是呢,你如果了解說,哇,你一生不管什麼遭遇喔,你那個經驗,就是你——從你真正能覺受的這邊來講呢,不管是你認為好、你認為壞,你喜歡、你不喜歡,這些做為你的經驗,都是平等、平等嘛。其實,我們佛法在講什麼——萬法平等啊什麼,你要了解啊;還有,講說一切一體啊,你也要了解,基本上是基於這個事實嘛。這個從是你的經驗這一點來講,它不是平等嗎?它不是都是一體嗎?呵。當然,你會起那個分別作用說,這樣對我有利、沒有利啊;這個我要不要,我喜不喜歡。可是,你如果能夠離開那一些心理上後天加的那個因素的話,其實是很痛苦的,哦,跟你最快樂的,也都是你的經驗,它們這些都是一體的。你也不能說,喔,我只要這個好的,我不要這個壞的,呵。你如果這樣去想的時候,你比較容易修那個說「不增不減」吶——就接受它。反正所有的經驗,它都一直過去、一直過去的,喔。你不去加上說,我要不要啊、好不好啊,它只是都是、都是留不住,都是一直過去的,喔。你覺得很舒服的,喔,你說這個很好吃——你吃多了,感覺就不一樣囉,吃不下囉,呵;甚至吃到要吐囉,甚至吃到怕囉。你能說一定、一定是這樣嗎?呵。那麼,如果認清說,都是你自己的經驗,這些都是一體的,你也沒有辦法把哪一個挑出來說,我要、我不要;它就是這樣子。那麼呢,你就——最簡單的方法就——安然地接受它了。面對說現在是這樣的經驗,面對說接受它;接受以後呢,你再想說,哦,做為一個人吶,做為一個佛教徒、做為一個想成佛的人吶,我怎麼樣子的處理,才是合於佛法的教導說,又有智慧、又有慈悲,呵。

而且呢,我們講的這些呢,你要了解說,因為我們是求解脫的;是為了求解脫呢,講的這一些,才有意義呃。不然,從世間的來想,哦,你叫我說不要分好、壞,哦,都好、都好;哪有可能咧,對不對?根本聽不下這些話,也做不到嘛。所以,你真正心以解脫為最重要的話呢,你才聽得進這些聽來沒有意義的話。而另一邊來講,就是說,其實我們佛法裡也講說,你不要「著相」囉。為什麼我們的經驗裡會產生很多問題?我們心裡會很多攪來攪去?就是著相。所謂「著相」,就是說,我們抓住說,這個經驗這樣、那個經驗那樣,那些都是「著相」囉。所以,根本上來講,你要能回到說本來面目,不增不減了。你還是要徹底地不著相——什麼東西你都不去抓,你才有可能呃;你一抓,你就做不到這一些,喔。

所以,重點在於說,我們這是求解脫,而不是平常那種得失的考量。你如果是得失的考量,我講這些話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人聽得進去。你這個人好像,從他那邊看,就叫人家做一個呆瓜一樣嘛;那麼,那有什麼意義呢?你要了解是為了解脫,而且更深的一個意思,是什麼?因為佛、菩薩祂這個為什麼值得我們追求?就是說,你進入了真正的無私,就是你沒有選這個是好、這個是不好,你沒有做那些分別。你真地進入無私、無限;因為無私,完全無私,而變成回到本來是無限的。然後,你進入這個以後呢,你才能進入佛法所謂的「一體」;那個「一體」就超出說,還在想說這是我的經驗這不是我的經驗——沒有了。連那個觀念都沒有的時候,那麼,那時候呢,佛法說靠祈禱、什麼,可以真地幫助別人,是要到那時候才有啊。所以,我們這樣子做,先從世間看,很傻瓜的;可是,你真正到後面,你嚐到那個甜頭呃;那時候的幫助——我們本來是說,每一個人的經驗,你不能進去幫助他嘛;對不對?他是他,你是你,永遠——不管你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弄的都是外面的;對不對?你最多只能讓他舒服啊、讓他一時高興啊,你不能解決他心裡問題嘛,呵。他只要有著相,有那些計較、分別,他一定會有苦惱的;哪一個人能不苦?呵。但是呢,你如果到了說真正無私、無限的時候,欸,他的苦,你祈禱;欸,他可以轉化、可以減輕、可以沒有痛;有沒有?這都是我們有修的人,真的經驗到,不是說空口講一些來騙人嘛,呵。

所以,你要想說,長遠的、很大的意義在那裡——你這一生要是能做到那樣子,那麼,本來是不可能進到他的範圍去幫他的,變成可以了;因為你已經超出了這個個人經驗的束縛囉,知道嗎?呵。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修了以後,知道真有這些事的話,我們要努力呃;我們不要急於說一時,讓他覺得說,喔,我很關心你,喔,我老要打電話給你,要對你怎麼樣。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上面,而是花在我們修法,修到自己完全清淨,自己真地靠祈禱就可以幫助別人,呵;要往這邊努力囉。哪,我想我對這個題目就這樣,就講得很完整了,呵。好,就是這樣,嗯。

 

吉祥圓滿

 

二○一一年十一月廿一日
養和齋     於加州

林鈺堂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校閱
二○一七年四月十二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