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苦頌〉之說明

簡繁轉換 - 繁體

錄自〈綠度母息法火供儀軌〉

講解及校訂:林鈺堂上師
請示及筆錄:弟子綿延
校閱:弟子疾呼、弟子曉艷

 

訴苦頌     陳上師

尊如慈母久離今得見 悲淚感激請聽兒訴苦
大圓滿見行者之八苦 未證無生道上有生苦
久著定執未解脫老苦 樂明無念未等持病苦
有滅無起未同時死苦 未證離戲觀心為苦苦
未證無修欲求不得苦 戲論防普顫怨憎會苦
一味忽散亂愛別離苦 不欲捨煩惱五陰盛苦
如上本覺道上之八苦 祈尊寂靜頓證大圓滿

末世普通佛門弟子苦 不明因果假公濟私苦
盜法賣法行將墮落苦 觀望期待拖延歲月苦
心不出離帶水拖泥苦 心欲出離家庭阻礙苦
發心雖早無恆無毅苦 發心太晚力難精進苦
唯解顯教毀謗密宗苦 唯學密宗不通性相苦
誤入邪見戲論紛起苦 唯貪聞思不修空過苦
考訂不精破壞法寶苦 辦學不嚴誘入邪說苦
偏執己宗破壞他宗苦 但具善念難解空宗苦
偏執空見不通法相苦 祈禱希求我執纏縛苦
唯具俗善只得生天苦 濫受諸戒缺犯墮落苦
誤解空宗散亂虛度苦 但有空慧不得勝緣苦
假名雙運貪行邪淫苦 由彼生起花柳諸病苦
雖具堪能未遇空行苦 共業所招大德不生苦
間有大德不現神通苦 萬里跋涉訪師不遇苦
福德太薄難遇明師苦 殊勝上師不長住世苦
出家復為寺宇事役苦 唯知經懺不暇習定苦
散亂昏沉掉舉禪定苦 定中現起四大不調苦
精進太猛魔難怖畏苦 快到成證中斷魔來苦
深山閉關資糧缺乏苦 獨修難得勝師益友苦
關房盜賊妖魔滋擾苦 略具覺受壽命中斷苦
生起次第勤修不應苦 氣脈明點障難病緣苦
雖具覺受無師印證苦 宗派紛歧難自抉擇苦
行諸佛事常遇障難苦 雖具大願不得實行苦
貪求法寶向外馳求苦 正行未熟誤修普顫苦
臨終正念忘失追悔苦 邪說當道正教難盛苦
行者道上不如意諸苦 總由不明大圓滿見苦
祈尊寂靜頓證大圓滿

世間眾生親見惡道苦 公開邪淫殺害畜生苦
年荒世亂飢饉餓鬼苦 戰爭酷刑殘殺地獄苦
惡道所無人間特有苦 萬人防空洞中悶死苦
炸彈毒氣頃喪萬命苦 飢饉連年賣兒烹子苦
獄卒所無人間毒器苦 邪說唯物唯爭迷人苦
五戒十善不行生前苦 直至臨終諸魔纏擾苦
一切親友財物捨棄苦 善惡業果成熟時之苦
親見閻羅審判時之苦 憶念昔作惡業時之苦
心無主宰飄流時之苦 皆由不明大圓滿見苦
祈尊寂靜頓證大圓滿

八寒八熱地獄父母苦 小頸大腹餓鬼父母苦
宰殺吞噬畜生父母苦 未斷殺心修羅父母苦
五衰齊現天道父母苦 唯念輪迴孰不畏其苦
皆由不明大圓滿見苦 祈尊寂靜頓證大圓滿

一切諸佛悲心為觀音 觀音悲心結晶在淚珠
唯尊實為悲淚之所現 集諸佛菩薩悲心精髓
不向尊訴苦待向誰訴 不向尊求救待向誰求
尊本具足尋聲救苦德 行者具足代眾受苦心
唯願大施如尊救苦德 氣分能證代眾受苦體
心分能證顯眾法身德 眾生父母咸顯法身已
一切苦難同時大寂靜

 

今天要——這個呢,是〈綠度母護摩儀軌〉裡面的這個〈訴苦頌〉。因為這個本身很長喔,所以上次我們講的時候,就先把別的都講了,只留這個專門來講。

那麼開始他說「尊如慈母久離今得見」;他說你呢,像是什麼呢?久離的慈母,就是已經分別很久的母親哪;哇!今天又能夠見到了。因為我們現在做火供的時候請你來了嘛,所以我們現在能夠見到你了。那麼「悲淚感激」囉,就是悲從中來,因為慈愛的母親離別這麼久了;那麼「感激」呢,感激你來囉。那麼,遇到母親就要怎麼樣?他現在要把苦講一講。這個為什麼要向母親訴苦?他這個也不是為個人囉,他講的就是眾生的種種的苦囉。那麼,把眾生種種的苦跟度母講幹什麼呢?就是希望度母能夠把我們從這個種種的苦裡面救出來嘛,使我們得解脫嘛。那麼他先講了,先講說「大圓滿見行者之八苦」,就是說——本來這個「八苦」呢,傳統的是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有沒有?下面一個、一個,那麼連這個什麼——苦苦啊、求不得苦啊、怨憎會苦啊、愛別離苦啊、五陰盛苦啊,這些是「八苦」嘛。

那麼,他現在把它配合「大圓滿」——那些修大圓滿的這些行者,他也有這些苦。那他是怎麼樣呢?「未證無生」;所謂「未證無生」,就是不能進入到「無生無滅」嘛!那就是還沒有證到空性的時候,怎麼樣呢?「道上有生苦」。就是說他一方面是在修囉,可是他每一樣東西,他不能離於執著,說這是實在的,那這個就是「未證無生」的時候,「道上有生」——道上有執著「有生有滅」呀,這個分別;這是一個苦嘛,喔。那麼這個,其實這樣——「道上有生苦」,他是「道上有」,就是道上執著「有」。那麼,這個算是配那個「生苦」;執著「有」,就是有生滅嘛,所以這個是「生苦」。

那麼「久著定執未解脫」,這是配「老苦」。「老苦」平常是講說,喔,年紀老了,身體啊、心的力量都衰減了嘛;有沒有?那時候的種種不便的那個苦。現在他是說怎麼樣?對行者來講,他是什麼?他是「久著定執」呀;他已經很久——那個他已經能夠定啊,但是他執著於「定」裡面。那麼,他還是沒有徹底解脫。他只習慣於說,喔,我要去那裡打坐坐很久;他不能說任運解脫啊,所以他還沒得解脫。那,這個跟那個老的時候一樣,老就是你活很久了嘛;他現在是住在「定」,偏於「定」很久,所以配「老苦」了。(弟子:那不是要「定」嘛?)當然要「定」啦!但是「定」要不能執著啊,這裡是「久著定執」,對「定」有執著,這個就不行了。你是希望入定啊,但是你不能說,我老是要在那裡說,「喔,一定這一座要坐多久啊、要境界多好啊、什麼,。」你有這些的心都是執著,要順其自然了。

那麼「樂明無念」,這其實是三樣東西。一個是「樂」,這是法喜啊,自然的那個本來具有的法喜;「明」是光明嘛;那麼「無念」,嚴格講呢,你「無念」總是先要到呀;你沒有「無念」,談不到什麼「樂」、「明」啊,根本不會出現的。那麼,在「無念」的情況下呢,定得很好的時候,他自然地,忽然「樂」、「明」一起出現了。但是呢,他這三個呢,「未等持」,就是說還不能平衡,就不能圓融地在一起。噢,他一有「無念」呢,他偏於「定」呢,「樂」、「明」不起來,因為他有執著在;那些東西是本來自生自顯的,就不能起來。喔,他一有「樂」啊、一有「明」啊,他就在那裡高興了——喔,我又看到光了;喔,我又怎麼樣了。哎,又——「無念」又沒有了;就是說你做不恰好,就是因為心中總是有執著在,那麼這個是有病了。(弟子:這個「持」是什麼意思?)沒有「等持」啊!就是不能平衡的保有。「等持」是平等地把握住;「未等持」就是不能平等地把握住,就是這三樣東西不能平衡圓融在一起——有偏這邊,那邊就忽略了;有沒有?就這樣就不行了。

「有滅無起未同時死苦」;什麼叫「有滅無起」呢?就是說,喔,他現在修呢,能夠一切念啊、什麼,執著啊、什麼,都沒有了。欸,可是他不能起作用,他變成一個死寂啊——他變成無所事事,不能做任何事。那這個還不圓滿;圓滿的是你要能夠做那個救渡的事業嘛;有沒有?所以你這個,他叫做「死苦」——你死在那個「死寂」裡面哪!「死寂」,有沒有?這個「死」,那個寂靜的「寂」。你有滅無起了,所以這個也不行了。「未證離戲觀心為苦苦」;所謂「離戲」是什麼?「離戲」就是「離於戲論」。什麼叫「離於戲論」呢?就是說,所有的見解都已經撇開了,就是自然地沒有見解了。你有任何見解,都還是戲論嘛——從證德上來講。那你還沒有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呢,那你就會什麼?「觀心為苦苦」,就是說,你就一直還在那裡,噢,又一個念頭起來了,你又在那裡想說,哦,這個是本來這樣,不必去執著它、什麼;你還在那裡忙啊!這是「苦苦」嘛,就是說這種有生滅的苦還沒有完嘛——這是苦;你還在修裡面,沒有達到無修啊!

那麼「未證無修欲求不得苦」;這個是「求不得苦」,就是你心裡想要求什麼而得不到嘛。那麼「未證無修」呢,就是說大圓滿最後,是這個「無修」嘛;對不對?才是證圓滿了嘛。那你又想要,啊,又證不到;你越想要,越得不到,因為他本來就是要沒有想嘛,沒有需求嘛,所以這個是「求不得苦」。然後「戲論防普顫怨憎會苦」啊!他說——這個地方很難解;什麼叫「戲論防普顫」呢?就是說,你還是有什麼見解,那就是「戲論」。(弟子:所有見解都是「戲論」?)對、對、對!因為那個是思想出來的東西,它大圓滿是本來如此,不能加一毫、不能減一毫;那、那、那,所以你有任何加的,都是不對了嘛。那麼,由於你還在裡面呢, 「防普顫」吶,你不敢怎麼樣?「防」是提防啊——「低」防,「低」防就是提防。(弟子:哪個「低」?)就是平常我們說「提防」,可是唸成「低」防。你「提防普顫」怎麼樣?「普顫」是什麼?「普顫」就是說,什麼事情,都是外面看你好像瘋瘋癲癲的,因為你已經沒有那個世間那個觀念的、理論的束縛了嘛!他有觀念、有理論的人看,說啊,這個不是像瘋子一樣嗎?就是做的事,沒有一個道理可講——高興起來這樣、又這樣,隨他變來變去。普通人以為這樣說,這樣子怎麼樣;他又不是這樣。那麼,但是因為你心裡還有見解在,你不敢做到那樣,你不敢隨心所欲亂來了;這叫「防普顫」吶。你還有見解,你不敢真的做到那個。

大圓滿它是一切圓滿;一切圓滿的話,他也沒有一個觀念說,要人家尊敬我啊、要人家以為我什麼啊,都沒有了。但是因為你見解還在呢,你不敢做到說,不去管人家以為你是瘋了;知道嗎?就是你不能完全任運自在。那麼,在這樣的情況呢,(弟子:那麼這個「顫」是……)沒有,這個是一個名詞啊,「普顫」哪,「普顫」的意義就是說,它任何東西,他毫無拘束的意思,就是等於瘋了一樣。就是世間一般有見解的看,覺得這是瘋的;因為無理可講,這個人的行為沒有路線可循啊——他一下這樣、一下那樣,根本不是我們想的。那麼,你還在怕這個,那麼這個叫什麼?他說是「怨憎會」。為什麼叫「怨憎會」?就是你心裡還在顧忌嘛!你顧忌誰想你怎麼樣、誰想你怎麼樣;有沒有?你有這些顧忌在,那這不就是像世間那個怨親債主在一起就是這樣嗎?我妨礙你、你妨礙我啊,互相牽扯嘛;所以這個叫做「怨憎會苦」。

「一味忽散亂愛別離苦」;「一味」是什麼?他已經證入「諸法一味」,就是萬法一味——什麼東西呢,都是平等、平等;沒有偏、沒有愛、沒有好、沒有壞,一切都是如幻如化。已經證到這樣,欸,忽然散亂;就是說他本來已經進入這個狀況,也沒有什麼想法,唉,忽然心裡念頭又起來了,又在想東想西,就又忘記了原來的這個一切平等啊、這些了;這個時候叫做「愛別離苦」。他是跟哪個「愛」別離了?就是他最喜歡的是那個「一味」嘛!,可是他「一味」又得不到——已經進入了,忽然又被打斷了,這是他的「愛別離苦」了。「不欲捨煩惱」,就是他一方面是修到大圓滿——大圓滿的話,就是說你什麼東西,不用去執著囉,它任運囉、自然囉;可是呢,你心裡還有一個:「唉呀,這個事我不能放、那個事我不能放。」所有的事從修行來看,是煩惱嘛;你還是有東西捨不得啊!那麼,這樣是叫做什麼?「五陰盛苦」;為什麼?你所有你捨不得的這些東西,不是「色、受、想、行、識」嗎?就是「五陰盛苦」囉,就是還被那些東西綁住了。這個「五陰」,有的時候也可以叫「五蘊」吶;就是「五蘊」籠罩了什麼,這種苦。

那麼「如上」,就是以上的這些,「本覺道上之八苦」;「本覺」是說本來的覺悟,因為你回到大圓滿,是最徹底的覺悟——本來清淨、本來的覺悟;這上面會有這些問題。「祈尊寂靜」,就是使這些苦都沒有掉。那麼讓我們能——可以怎麼樣?「頓證大圓滿」。這個「大圓滿」嚴格講起來,證的時候,當然是頓證囉!因為你如果還在這裡說:「噢,我這裡是到哪裡、這裡是到哪裡。」你把它當做一個有階梯,有一步、一步,有範圍的,那都不是「大圓滿」。大圓滿——因為他就是他整個人,「啪」——整個這個有情,心就融入整個法身去了;那一剎那當然是頓證囉!你不忽然進去,你要怎麼樣?你還能夠分說,哦,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先證一千,然後再證二千(師笑);不是這樣子。它大圓滿的話,就是「啪」一下,你要麼,你就是得到;要麼,你就是沒有嘛——你差一點,你都是沒有嘛;所以是頓證大圓滿囉。(弟子:但是我們剛修的話,都是一步、一步上去嘛。)那當然囉,但是那些都不是大圓滿;大圓滿是最後咧,喔。

「末世」是說末法時代囉;「普通佛門弟子苦」,普通已經皈依佛門的這些人,他有什麼苦呢?比方說,他不是真的懂因果的道理,所以他做什麼事情呢,「假公濟私」囉,他名義上說為公家啦,或者為佛法啦、為什麼啦;可是他做起來呢,哎,怎麼樣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喜歡的好一點,怎麼樣、怎麼樣;或者對我們這一派的好一點,講別人不好啊、什麼;有沒有?這一類都是「假公濟私」嘛。「假公濟私」呢,那,他這個什麼苦?他後面有因果報應,所以就有苦囉。「盜法賣法」囉,所謂「盜法」是說什麼?就是說人家真正請法,應該是有一個——就是我去跟已經學會的人學,學得好好的,那麼,然後得到許可,然後修啊、什麼。欸,你呢,從旁邊設法怎麼樣得到法本啊、什麼;你就以為,喔,這我就是得到了,就在那裡亂搞了,沒有經過人家正式的許可。

為什麼有些法要特別強調——法不是希望大家都好?為什麼還要說要得到許可啊有些啊——法,哪個徒弟可以給,哪個徒弟不可以給,因為他覺得這個人是不是適合修這個法。不是適合修的呢,給他,對他不一定有好處。何況呢,他有時候觀察,還觀察說這個人的心性,就是說他的能力,還有那個本性好不好;為什麼?他這個得了這個,他以後拿了這個名義,也許去做壞的去;或者他不能修到那樣,他跟人家說:「我可以教你、我可以教你。」也是害了人;有沒有?所以這裡,就是說不是說做師父的有什麼偏私,而是說你「因材施教」嘛!你不是適當的話,你反倒是不好。(弟子:那如果說師父教錯人的話,那師父是不是也有背負因果呢?)有啊,有啊,有!在某個意義上,所以都是說觀察多久、觀察多久,是有這一類事情啊。那麼「賣法」呢,就是嚴格從佛法的觀念來講,你法本你拿去賣,在外面出書,嚴格講都算賣法了,真的。(弟子:就是收了錢就算賣了?)對、對、對,然後,最理想就是印出來只是送的。那麼,現在的人是有些觀念,他是說,我們只是收成本的話,可以拿多少錢再印、再流通。這種我覺得是——可以啦,因為是講道理是講得通。在我,實際上我也不做這個事;為什麼?哪有那麼多時間去一本、一本,跟人家說這個成本多少,要怎麼樣?哎,就是讓那個什麼——真正覺得好的人,自己自動自發捐助印;這樣就是了。我們一直這樣做,也是做到了;有沒有?嗯哼。

那麼他說「行將墮落苦」了。你這個盜法、賣法,因為有護法在看吶、有佛、菩薩在看吶。你這樣子做,使得佛法——不是弘揚佛法,而是使得佛法有壞嘛。因為比方說,你賣一個法本,人家會覺得說,喔,你們佛法就是名義上要幫人家解脫,其實還是在撈錢嘛!可以對佛法這樣講嘛。你又很難說,不、不、不,我不是啊;有沒有?所以很多就是說,這樣子使得人家謗法、誤會法;或者因為你盜法,產生流弊啊、什麼。那麼,這些你都會有因果,會墮落。所謂「墮落」,最主要就是說你輪迴裡面會不好,以後不好嘛;這樣子。 那麼「觀望期待」囉,一般學佛的呢,就好像說,看一看,欸,人家大家都沒有真的去出離啊,大家還不是等退休了再說啊、什麼……;他忘記說有「無常」了,他就是看一般了。看一般了就是說,喔,那我也跟他一樣就好了;喔,我也只是有空的時候修一修就可以了、什麼……,都是這樣講;或者,喔,等過幾年嘛,拿到退休金我們再修嘛;就是這一類的啊——觀望期待,那麼就「拖延歲月」。這裡面是很苦;為什麼?你真正有精力的是,你越年輕的時候,頭腦又好,也有精力可以做多一點。你到你拖、拖、拖,老啊、病啊,你還能做多少?根本你以為這樣子夠,其實是不夠,你都不知道喔。

然後「心不出離帶水拖泥苦」,就是說,你心不能夠很決斷說,喔,這個我也放、這個我也放、這個我也放……;一下擔心這個、一下擔心那個;就像陳上師寫那個——破那個「積財圖出離論」哪。就是他說,喔,等我存到多少錢,我再出離吧!可是呢,他存到一半的時候,喔,兒子要結婚了,女兒要嫁了;哦,又、又——錢又花掉了,又不夠了,又繼續存。結果搞來搞去,他一輩子就是在那裡存錢,他根本不可能真的出來嘛。所以這叫做「帶水拖泥」,就是不乾脆了。

「心欲出離家庭阻礙苦」;這是常見的嘛!你了解佛法,你旁邊的人不一定了解;他們就算也信佛法,他不見得認同說你要那麼投入嘛——這個是種種的阻礙,這個是很多的嘛。然後每個人,就算他也贊成你投入,又來了,該怎麼做,又是各有見解,所以吵不完的;就是說,真的是你要修的啊,單獨的、越少人事關係、越少牽纏的,越容易啦。但是呢,另一邊來講說,這些你也可以做為磨練啊——我怎麼樣從這些裡面出來,我還是照樣走;那是不容易。但是,就是說,這個地方是在講說,阻擋的這方面是有苦喔。「發心雖早無恆無毅苦」;這個是有的也出家了,欸,過個十幾年,你看吧,他又還俗去了。這種也都是有嘛;有沒有?就是他好像當時很熱啊,他等過了很久,覺得也沒有人因為這個對我怎麼樣,我又這麼辛苦,何必呢?哦,又放掉了。所以這個也是喔;這個地方為什麼說它是苦?它就是不能究竟解脫啊;對不對?「無恆無毅」的話,也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人哪。所以是——(弟子:那不是白浪費時間嗎?)對啊!從有志於佛法的來看,其實他是浪費了;可是他不一定了解啊,所以他走成那樣。

那麼,這裡面當然也有時候是因緣囉,他沒有遇到讓他了解說為什麼要堅持下去的,認為值得堅持的那些,所以他就又放掉了;有沒有?那麼「發心太晚力難精進」;這個是通常嘛。就是說,他都在那裡想說,等什麼時候我再弄什麼、什麼。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有時候已經退休了,他已經習慣就是大家坐下來聊天的,他到時候也是整天就是到這些佛友家——這個家、那個家,去聊天而已,還是沒有在努力啊;這個是很多的。(弟子:不是說要互相研究,不是才可以精進嗎?)喔,研究好啊!你研究——現在在講的是說,有的是變成去談天了;你要怎麼辦?

「唯解顯教」,就是只懂得顯教,這個「解」是了解嘛。只懂得顯教,「毀謗密宗」;他遇到密宗,他就說,喔,這個是魔啦,這個是外道假裝佛啊、什麼,因為他不懂那些更深的道理。那這個是什麼苦呢?這是自誤誤人嘛!自己也斷了說深入。而且這裡——其實他這個「解」沒有透徹地解,他沒有透徹地解顯教的空性的道理;他要是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他根本不可能去毀謗密宗。他是還沒有了解;那麼膚淺地了解顯教,他結果就開始毀謗密宗了。然後「唯學密宗不通性相苦」;這是有些地方像西藏啊、什麼,他每個人來,當然他——你如果真的進廟裡去學,他是照規矩小乘、大乘的教你以後,才教你密宗了。但是呢,有時候普通的人,他不一定去受完整的教育啊。他一來,喔,灌頂啊、持咒啊,他學了一些密宗的東西囉,可是他對於這個基本的理論、什麼,他根本不懂。就是大乘會講的這個——「性」是空性囉,「相」是說分別囉;說有種種心啊,這些心是什麼——什麼「五鈍使」、「五利使」啊;有沒有?就是那些它怎麼樣操縱你,使你不得解脫啊、什麼,這方面的解析、什麼,都不懂了;有沒有?他只會持咒啊、去領灌頂啊、隨喜一些法務啊。

那,這裡面的問題,不是說完全不好,而是怕說因為不懂性相呢,有時候就執著於那些密法的只是表相,會有這些問題。(弟子:那,你不是說光只是持咒的話,就可以啦?)喔,那又是另外一種;那個是叫做什麼?那是直接深入啊!你真的深入,你根本不管理論,你就一直持咒,一直念佛,念到你進入法身了,因為本來就是要超越思考的。但是,這個在講的是另一種情況,是一般人的情況,你幾個能夠真正什麼不管,就光念佛、光什麼?鳳毛麟角啊!

所以,那麼「誤入邪見戲論紛起苦」,就是有的就很會整天就在那裡挑毛病了。喔,《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喔,你們密宗為什麼東搞西搞?為什麼又在講感應、又在講神通?那——對不對?他一直很多這種疑問一直起來——「戲論紛起」,種種見解都起來。其實那個是什麼?因為他沒有了解,那個講的是「空性」本身——最徹底的話,當然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囉。但是你還沒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時候,你要怎麼樣從「所有相」裡面出來?你生活裡明明還在種種「相」裡面,還在執著裡面,你藉「相」從「相」裡出來,所以也要拜佛像。不是說執著佛像,是藉拜佛把心裡的傲慢啊、什麼消掉,把業消掉、什麼;有沒有?他就還沒有懂到這麼圓融啦。結果就整天都在那裡抓一句話,就批評別的,就忘了說,欸,那你如果可以批評他們,而跟他類似的,你為什麼又不批評呢?就是都偏在那裡,整天就是觀念在那裡攪亂而已。

那麼「唯貪聞思不修空過苦」;「唯貪聞思」,就是說整天就是喜歡那些很大的,一本、一本書。喔,這個書,人家講幾十部了;喔,這個什麼道次第了;喔,我們要幾年慢慢來讀喔。這樣當然有這個心很好囉,學得這麼多也很好囉。可是呢,「不修空過苦」,就是說你光偏重在那裡,你不實在做一點修持的東西的話,你時間還是空過。因為這個東西不能靠只是說理論上了解、理論上了解。你至少要到說,這些理論我們聽了學到,他說大乘有什麼布施、持戒、忍辱、什麼,你至少要想到說,欸,我在生活裡,這點我有沒有做、那點有沒有做;有沒有?這樣才是有修嘛!你如果都不這樣子想,光只是講說,喔,我的學問很好;這一類的人其實是蠻多的——他很會講佛法理論;他生活裡是另一套,他忙他的世間事啊!

再來「考訂不精破壞法寶苦」,就是說,有時候呢,他看到一點,他就說,喔,這個講錯了、這個講錯了。那其實是什麼?他自己沒有深入去研究這個問題,結果就憑自己以為錯的,就在批評了,這種叫做「考訂不精破壞法寶苦」。(弟子:剛剛那個空過的「空」,不是「空性」的「空」,是「白白過」的意思?)「白白過」,當然囉,怎麼會是「空性過」?根本不通嘛!然後「辦學不嚴誘入邪說苦」,就是說你自己對學問呢——這裡「辦學不嚴」是等於說治學不嚴囉,你自己學問沒有好好地那個、嚴格地學習。結果呢,「誘入邪說」,結果你講出來的東西呢,變成是那個什麼?雜七雜八的、不對的,你也都認為是對的在教了、在傳了;這種就不行了,喔。

「偏執己宗破壞他宗苦」,就是說,你當然有你的見解,認為說你正在修的這個宗很好囉,所以你投入了。可是呢,你對其他宗不一定有足夠的了解呢,你就一直說,喔,只有我這個好,他們就是有什麼毛病、他們就是有什麼毛病。你不曉得說不同的根器,適合的不一樣嘛!不能只老是每個人一定都走這一條路。「但具善念難解空宗苦」,就是說,了解說該做好事啊、該慈悲救渡啊,有很多好意思;但是呢,「難解空宗」,很難了解為什麼他說只有「福德」,沒有「功德」;有沒有?那個達摩祖師回答那個梁武帝啊——梁武帝說,我蓋了這麼多廟啊,什麼、什麼,做了好多佛教的事情;他(達摩祖師)跟他講說,你那個只是「福德」,不是「功德」。就是說你這是「善」,是沒有錯;但是呢,你有執著說,喔,我怎麼樣了。你不能放掉這種執著的時候,那麼你就不能得到真正佛法的東西。佛法就是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但是還是要「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說,心裡就不能再去那裡執著說,什麼是我,什麼是你、什麼,沒有這些了喔。所以這樣子呢,它這裡是什麼苦?就是可惜了!你很努力做了很多呢,但是你因為執著,所以你還是在輪迴裡啊!善有善報,你還是在輪迴裡,你不能超脫喔。(弟子:只是「善報」而已?)對,對、對。

然後呢,「偏執空見不通法相苦」;這個地方的「偏執空見」,意思就是說,這個地方是「偏執」,就表示不是正確地了解「空」的見解;他抓一個字說:「喔,空性、空性,一切如幻如化,都是空的。」他抓這一句;他呢,「不通法相」,他不了解說,其實這個「萬有」,這個也是空性出來的妙用。他不懂那一點,不懂得「妙觀察」、不懂得那個「成所作」,不懂得怎麼樣分別,這些都不懂啊!就只抓一邊說,喔,佛法講一切如幻如化,哎呀,何必管呢?何必分呢?何必什麼……。他不曉得說,佛、菩薩要渡人,他不分清楚根器,他怎麼渡啊?他也是隨他的根器,才能教他一個適當於他的方法,把他救出來。所以,這種跟那個說偏執的分別不一樣啊。(弟子:那就是偏空嘛,這個?)對,這個是偏,可是他這個偏空,也不是真正的空性,他是還沒有通達。他只抓了,人家講空——「如幻如化、如露如電」,他就整天只在那一套,說:「無二、無二,你們都不要分了。」就好像說不准分,那個也是錯誤了,就變得不能起作用,偏於頑空一樣;那種意思了。

然後「祈禱希求我執纏縛苦」;一祈禱呢——這是很多人犯的毛病,也沒有想眾生,也沒有想什麼,都是想說,我怎麼樣、我怎麼樣——佛、菩薩慈悲啊!讓我怎麼樣,讓我多好,讓我家裡多好。那還是「我執」纏縛嘛。(弟子:可是你不是自己沒有做好的話,你怎麼去……)那,可是那樣想的人的求法又不一樣,他是想說——佛、菩薩讓我怎麼好,所以我能好好修,來……(弟子:對啊,對啊!)那就可以啦!可是他這裡講的是說,只是「我執」纏縛嘛,老是只在想在自己的範圍內;這是有問題啊!

然後「唯具俗善只得生天苦」,就是說,你所有的善做了很多囉,喔,去慈悲救渡囉,做了很多,人家問題你去解決了;可是呢,你對佛法的那個空性不能了解,沒有多做一些佛法的修行,你最後只是昇天嘛,福報很大嘛。「濫受諸戒缺犯墮落苦」,就是說,也沒有管說這個戒是不是我能夠真的守的;「濫受」就是說,一聽說有傳戒就去了——管你是什麼戒、什麼戒,都受。然後那個授戒的人呢,也沒有講說,喔,你們要好好遵守啊、什麼;他們也只是念一遍給你,就說,喔,你們得戒了。結果這些人也搞不懂這些戒什麼意思啊、什麼。喔,一不小心就犯了很多囉。那麼結果呢,因為受了戒,又不能守戒呢,有缺囉、有犯囉,結果因此而墮落,這也是一個問題。(弟子:那他如果自己不曉得……)所以,他這裡提醒說、提醒說,你要去受戒以前,你應該先了解清楚;然後你傳——授戒的人,就是上面——上師授戒的人,也要把這個戒條,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什麼,要講清楚嘛。那麼「誤解空宗散亂虛度苦」;他以為說——「空宗」就是講空性囉;空性的話,一切如幻如化,所以都一樣,都平等,也不用分,也沒有好壞。反正成佛跟眾生是平等、平等;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什麼都這樣子,結果他就「散亂虛度」了。所以我現在高興怎麼做,這也是空性嘛——就是隨自己高興亂來了。結果呢,時間虛度;為什麼?其實你有很多執著、什麼,要從裡面出來,你不懂得要去修了,就是虛度日子了。然後「但有空慧不得勝緣苦」,就是說,這個人對空性是有了解,但是「不得勝緣」。什麼樣是「勝緣」呢?就是說,你要能夠瞭解了空性,你還要「修」,才能達到證入「空性」。你缺乏這方面的因緣,讓你能夠深入地去修——這都是所有的勝緣都算。因為,比方說,你一聽佛法,喔,佛法很對;你要照著佛法去修的時候,種種阻障來了,你勝緣不具;有沒有?這個都是了,這也是苦嘛!

然後「假名雙運」了。喔,佛法密宗有講「雙運」的;結果呢,自己就其實只是因為貪而在做,那麼犯了邪淫啊、什麼、什麼。那這裡要了解的就是說,密宗的做法,他怎麼分是不是邪淫呢?他如果能真的在「空性」裡面做,他是本尊跟空行在修,而不是世間想法修的,那樣子就離於「邪淫」的觀念了。那麼,由於亂搞呢,「生起花柳諸病」,就是得了很多性病了,這也是問題嘛。然後「雖具堪能未遇空行苦」,這是說,修密宗已經修到氣、脈很好了;可是呢,不能遇到適當的空行來跟你一起修,這也是不能深入囉,不能再培養明點了,這個問題。然後「共業所招大德不生苦」,就是說有些地方呢、有些時代呢,這些人的共業呢,就是那裡硬是沒有真正有具德的上師在那邊;這也沒有辦法啊,對不對?「間有大德不現神通苦」,就是說,一般你哪知道他是不是大德呢?是因為他現了一些神通呢,大家才知道。可是也有大德他不現吶,你怎麼辦?就是說,往往身邊錯過了,你根本不曉得。你以為喔,就是隔壁那個老頭嘛,這就是什麼……;有沒有?根本不認為有什麼了不起,就是你就錯過了——沒有辦法體會他是可以指導你的。然後「萬里跋涉訪師不遇苦」啊;你聽說哪裡有好師父了,趕快跑去了;跑到那裡,喔,晚了一步,師父走了,已經圓寂了;喔,師父去哪裡弘法了,又沒遇到了;就是因緣不足嘛。「福德太薄難遇明師苦」,你這個人福分不夠,你很難遇到真正的好師父啊,踫來踫去都是——不是錯的,就是踫到好的,你也以為他不好,又跑掉了;這種是很多的。然後「殊勝上師不長住世苦」,等到大家都覺得說,這個上師很好了,喔,大家知道到他辭世,喔,短短幾年而已;你怎麼辦?你根本遇不到。

然後「出家」囉,你已經排除萬難,出家要去專門做佛法。可是到了廟裡,「復為寺宇事役苦」,就是到了廟裡發現,哇,廟裡這麼多工作叫你要做——哎,你來不是白吃的喔,你要給我看門、你要給我打掃、你要給我什麼……;搞了半天,搞到後來,你根本也沒有修的時間,也沒有精力修嘛。然後「唯知經懺不暇習定苦」;哇,有的廟裡呢,很旺啊,很多施主啊。每一個施主,喔,我們家什麼事要請師父去念經了;喔,我們家什麼事,要請師父去拜懺了;喔,東搞西搞,你每天就忙那個法事,你也沒有時間自己好好進修,也定不下來。「散亂昏沉掉舉禪定苦」,就是在修「禪定」的中間呢,散亂是一個問題,昏沉是一個問題——昏沉就是打瞌睡囉,睡著囉。「掉舉」是什麼?就是你習定,你要定在哪裡,可是你忽然——喔,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也沒有睡著,也沒有散亂,可是忘掉自己要定什麼了,就是忽然就不是在習定了。習定是心還是有專注一個事、一點了。「定中現起四大不調苦」,就是習定囉,可是想要坐久一點,不行;為什麼?「四大」不調了。身體覺得冷囉、覺得太熱囉、覺得不舒服囉、腳麻囉,種種問題使你不能定;雖然定呢,喔,又不得不下座了。
「精進太猛魔難怖畏苦」,你心很勇猛,想說我趕快成就啊,我多精進啊;做得太厲害的時候,「魔難怖畏苦」——魔來考驗的時候,你又害怕得不得了,因此中斷了,嗯。「快到成證中斷魔來苦」,你已經快要接近可以有些證量的時候呢,人家來跟你講說,「喔,不行喔,你爸爸過世了。」你非去不可了;喔,你又有什麼事了,政府要你去當兵了;喔,什麼……;種種事,把你拉斷了。「深山閉關資糧缺乏苦」,你自己一個人為了專心修呢,躲到沒有人煙的地方去——自己一個人。欸,可是呢,就缺乏人家來接濟;自己在那裡有一頓、沒一頓的,也是很慘嘛,很難好好修嘛。「獨修難得勝師益友苦」,自己清淨修呢,可是呢,又沒有人可以指導、沒有人可以切磋,也是問題啊。「關房盜賊妖魔滋擾苦」,你閉關了——這已經是很深入了,遇到強盜了、遇到賊了、遇到妖魔鬼怪讓你不能安寧囉,種種問題。「略具覺受壽命中斷苦」,你好像修得不錯了;哎,命不夠了,死掉了——不曉得是不是可以真的去到淨土,還是又輪迴到哪裡去了。「生起次第勤修不應苦」;「生起次第」是修這些本尊觀啊、這些。雖然很努力修呢,總是好像沒有任何結果、沒有任何感覺。(弟子:為什麼?)這個是根器問題,這個也沒辦法,這個就是要繼續努力啊。喔,「氣脈明點障難病緣苦」,你要修氣、脈、明點了,遇到種種困難囉;比方說,修明點沒有空行,也是障難嘛;或是有空行,人家要把你拆散囉,不讓你們可以修囉;或者病緣囉,你要修氣、脈,你身體又有病了,不能修下去了;種種問題。

「雖具覺受無師印證苦」,你終於總算修得說好像有這些感應、有什麼,可是你不曉得要去問誰——問誰纔知道說這到底是真的,還是錯的;自己都搞不清楚。沒有人可以給你說,喔,這個我有經驗知道是沒錯的;這也是個問題。「宗派紛歧難自抉擇苦」;都信佛了,有的說淨土纔好、有的說禪纔好、有的說密宗纔好;都信密宗了,有的說,喔,我們這個教纔好、我們這個教纔好、我們這個教派纔好。到底要跟哪一個?自己都頭昏腦脹,不知道真的是哪一邊好。這種平常是這樣子,只能看你的因緣了;還有咧,你如果真正菩提心呢,可能有感應,讓你知道哪裡比較好。「行諸佛事常遇障難苦」,喔,想要放生啊、想要去墳場去超渡啊,欸,怎麼每次要做,就遇到一些困難啊、什麼;想要印佛書啊,欸,怎麼印刷廠老出問題啊?有沒有?種種問題。「雖具大願不得實行苦」;我希望能夠趕快怎麼樣子把佛法弘揚起來,有很大的志願;可是呢,人手不夠啊、財力不夠啊、沒有人相信啊,種種問題,喔。「貪求法寶向外馳求苦」;有的呢,學佛就變成好像搞博物館了。哇!要多少佛像啊、唐卡啊、要多少甘露丸啊,哪裡聖地的土啊,到處就是在那裡求那些東西。更重要還是要修自己心裡的解脫!「正行未熟誤修普顫苦」,就是說,你其實規規矩矩修的,你都還沒有修好,你就以為說,喔,我可以了,我可以亂來……,都是空性了;那就錯了。[補注:「普顫行」乃指行者在任運自在之境界中,毫無世間顧慮之言行表現,從世俗觀點看來,猶如瘋狂,而實際上,行者心地是清明寧靜的。]

「臨終正念忘失追悔苦」,到要死的時候呢,「正念忘失」;哎,有的這樣欸,一輩子念佛,到最後不念佛、不想念佛——會有有情來阻他不讓他念佛;種種事情都發生。「臨終正念忘失追悔苦」啊,就是等到死了再追悔也來不及了,錯過那個機會了,該做沒做囉。「邪說當道正教難盛苦」;哇,外道啊,或者錯誤的世間想法啊,很盛,每個人都忙著追逐那些。那麼,正確的這個說,要出離啊、要無常;出離啊,又要說一切都是苦啊、空啊;哇,這個很難有人喜歡嘛,正教就很難興盛起來了。「行者道上不如意諸苦」,以上講的是行者在道上不能夠如意;你的「意」當然是希望說,一切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然後證量一樣、一樣都達到,終於圓滿囉;這是理想。可是不如意十之八、九,十之九、十(師笑)。那麼,他說「總由不明大圓滿見苦」,他說,但是所有這些苦的原因在哪裡?是沒有徹底了解大圓滿這個「見」。徹底了解大圓滿見的時候,是什麼?其實那個時候,那個「見」,它大圓滿是「見、修、行、果」都不分了,就是你已經完全進入那個沒有對立的情況。你還沒完全了解那個,那麼,你有種種這些問題;你要是了解那個呢,你就超越所有這些問題。那,所以他把它講說,歸根究柢你是還沒了解。那當然囉,也沒辦法,你有幾個真的了解吶?當然是證入了纔達到嘛!那麼,求你使這些苦都能寂靜呢,讓我們能夠馬上證入大圓滿。

再來這個呢,是「世間眾生親見惡道苦」;他的意思是說,我們講輪迴六道的時候,好像一般想法是說,哦,鬼是鬼道啊、畜生道啊、什麼。那我們人道好像沒有那些惡道的苦;他說其實在世間的眾生呢,可以親眼就看到跟惡道一樣的苦;是什麼呢?像說「公開邪淫殺害」,這個就是跟畜生的苦一樣——你可以亂來啊,然後那個看到世間很多殺害的事情啊;這跟畜生的苦不是一樣嗎?你雖然是生做人,畜生它一個特點就是,它由人宰割;有沒有、有沒有?欸,可是那個苦不是只有畜生遇到啊,人也有遇到的,他的意思是這樣。就是說我們人也看到,就是說生為人——所謂「畜生苦」——不用去看畜生,光看我們人就看到了。

那麼「年荒世亂」的時候,「年荒」是說乾旱啊,或者水災啊、什麼,變成沒有收成了嘛。那麼「世亂」,世間因為戰爭啊、什麼——戰爭有時候會影響到你不能耕種,不能什麼安心地畜牧,什麼都不行嘛!而且戰爭破壞——有時候一把火把稻田都燒了、什麼;有沒有?因為這些天然的因素,或者人為的因素呢,造成了「飢饉」;「飢饉」就是一片饑荒,大家都沒得吃了。這個不是跟餓鬼的苦一樣嗎?有沒有?餓鬼他是說小頸大腹,他慾求很深,可是他吃不下去——遇到什麼東西都變成火啊、壞的啊,他沒辦法吃。那你現在大家都餓的時候,你不是等於「餓鬼苦」嗎?那麼「戰爭」囉,戰爭裡面那種種種的殺人啊、「酷刑」啊——有的時候用逼供要什麼啊,或者要報復,用很殘酷的刑法;那麼「殘殺」啊,殺也可以讓他安靜地死,或者使他很痛苦地死;有沒有?種種這些不是跟地獄裡面受苦一樣嗎?他是這個意思。

那麼再來呢,他說我們人間吶,甚至有我們平常佛法講的說,惡道有什麼苦、什麼苦,他說比那個——他那邊都還沒有的,我們還更苦的都有,人間特有的。比方是什麼?戰爭的時候不是很多人擠到防空洞,結果空氣不夠,全部死掉,悶死了。就是「萬人的防空洞中被悶死」了,這不是一種——其他道也沒有聽說有這種問題嘛!炸彈囉、毒氣囉,就是原子彈啊、毒氣啊一來,「頃喪」——忽然間,頃刻、一下子就死掉幾萬命啊;那麼,這也是好像那些惡道都沒有講有這樣的,喔。然後,古時候的歷史記載說,很餓囉,或者城被圍困囉、什麼,那麼大家要殺小孩子來吃。殺小孩吃又捨不得吃自己的,就互相賣嘛,交換小孩來殺來吃,就是「賣兒烹子」啊!把自己的孩子賣給別人,把小孩殺來吃啊、什麼;這樣子。那麼「獄卒所無人間毒器苦」,就是說,甚至那個地獄的那些——不是有描寫嗎?地獄裡有什麼「寒冰地獄」啊,什麼、什麼;「鐵馬」啊、什麼;有沒有?種種的那種刑具啊。欸,它們都沒有的,人間有更慘的——把你指甲拔掉啊、把你怎麼樣啊;有沒有?種種的刑呀。那麼,人間還有種種的那種毒品啊,可以逼你說話啊、逼你怎麼樣啊,種種的藥。那麼「邪說唯物唯爭迷人苦」,就是說不正確的見解,說一切只是「物」啊!明明也有心、也有物,他說只有物;明明也有合作,他就只強調鬥爭啊;這一類的是偏的、不正的見解。這些呢,反而把人迷惑住了,以為是真的這樣,照著那樣在做。這種苦也是其他地方沒有聽說有啊,其他惡道的。

那麼,還有哪些苦呢?再來這個「八苦」是那個什麼——這七、八個苦,是那個在說,本來佛法傳統有講嘛,生的時候有什麼苦啊,到臨終的時候有什麼苦啊,怎麼樣;有沒有?主要是根據那個來寫。他說,生前有什麼苦呢?就是說你不懂得要做「五戒」、「十善」,不守「五戒」、「十善」,不曉得這些纔是對你好的,那麼這也是一種苦——你有機會去做的時候不去做。那麼,因為你生的時候不做這些好的呢,到了臨終的時候呢,「諸魔纏擾苦」了。喔,你沒有足夠的福報嘛!所以不是好的來幫你,都是壞的來要害你,就是怨親債主來討債了,那就很苦囉。那麼佛法有講嘛,你到那個什麼——死的時候,不是一切親友財物都沒有了嗎?就是說「一切親友財物捨棄苦」,這種苦。還有什麼苦呢?「善惡業果成熟時之苦」。所有的,不管是善的、惡的,這些業的果——它是造業的時候,好像是種了一個因嘛,但是,它不一定有其他的條件使得它的果報能夠馬上出現。可是到了你要死的時候,那時候也是一個等於算帳的時候了,所以那時候很多業果在那時候會成熟啊!就是以前造的惡業、什麼,那些人要來討債了——因為你弱了嘛,你命中沒有那個福報可以再活下去。那他要怎麼樣報復你?他就是要使你往壞的走啊,讓你也去受苦啊——這樣是他的報復。

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講「善惡業果成熟時之苦」,就是說臨終的時候,你又沒有善行可以支持你,那親友、財物、什麼,就是本來可以幫助你的,又都幫不上了。那在這時候,又是只有——因為你以前造業的結果,你很多怨親債主都來討了。你看,多慘吶!然後到了閻羅那裡去了——到了地獄,哎,他審判的時候呢,你平常自己做壞的時候都忘記了,都可以否認,到那裡又不能否認,又忘記,他也逼你一個、一個記起來了。很慘啊!面對自己做的事囉。那麼他逼你去了解——噢,你以前那時候害了什麼人,造成什麼惡果,他們多痛苦,哦,你都要知道囉,喔。

那麼「心無主宰飄流時之苦」,什麼時候是「心無主宰飄流」?就是你因為——比方說你不是念佛念得很好,你不能馬上往生極樂了;然後呢,你也有善業、也有惡業,還沒決定,在中陰的時候。中陰的時候呢,心裡——因為平常心裡就是想東想西的,到時候也是想什麼,就現那個境嘛!所謂「心無主宰」,就是說你不能真的自己作主;你平常習慣就是想東想西的,你到時候更慌亂了;有沒有?習慣的、支持的、什麼的、熟悉的……,都沒有了。就是忽然現這樣、忽然現那樣,喔,那樣。這樣就飄流了,就很苦了。你這裡覺得舒服了——現這個境,好像很舒服,你可以、希望——欸,可是你沒有力量待在那裡;「心無主宰」,沒有定力,馬上又遇到很不好的事,又起來了;那,這種苦。那麼,為什麼有以上講的所有的這些苦?他說,因為「不明大圓滿見苦」。所謂「不明大圓滿見苦」,因為你不能任何時候都是解脫的,你總是有一個說,我喜歡、我怎麼樣。那麼「祈尊寂靜頓證大圓滿」,「寂靜」的是所有的這些苦了,使我們可以馬上進入大圓滿。大圓滿是超出對立、超出分別,所以就馬上就沒有事了。

然後,再來這個呢,是照那個什麼——地獄、餓鬼、畜生,這些來講囉。他現在講的這個苦,就不是說哪一個有情本身了,而是說所有在地獄裡面這些的有情,他過去曾經是我們的父、曾經是我們的母,所以說「父母」。這裡「父母」其實就是那些有情,但是提醒說,他跟我們的關係是那麼親。那麼他們有什麼苦?「八寒八熱地獄」嘛!當然地獄不止「八寒」、「八熱」,還有種種喔;那他舉出它的特點來,很多種的那個苦。然後,餓鬼的這類的「父母」,就是餓鬼的這些眾生呢,他們「小頸大腹」;我們剛剛講過了,這種苦。那麼畜生的苦是什麼呢?牠也殺別的、也被別的殺吃嘛!「宰殺吞噬」,就是牠也得去殺生,不能說避免殺生——牠不殺生,牠就不能活了,如果是吃肉的那種;所以牠又要犯這個業,不是就更重嗎?牠一方面不能逃開殺生的業;一方面呢,自己也免不了老弱啊,就被其他的吃掉。

那麼「未斷殺心修羅父母苦」;到了修羅這一道呢,這個地方「未斷殺心」,嚴格講,修羅道它主要的問題是「瞋」啦,瞋恨嘛,就是嫉妒囉;他還要跟那個天爭啊,要跟他爭啊、什麼;但是因為要跟天爭鬥的裡面,難免會殺了嘛,所以他說它「未斷殺心」了,喔。那麼「五衰齊現天道父母苦」,他是因為天人——如果他的那個在天上的福報、壽命要完的時候,他就會有五種衰相;就是說本來他身上都很乾淨,也忽然有汗囉;他本來身上有那個花的莊嚴,欸,花都衰萎、什麼,就是佛經上有講嘛,那五類的。那麼再來呢,「唯念輪迴孰不畏其苦」啊;他說只要想到,「唯念」就是說只要想到;只要想到輪迴,想到說,你看,這每一道,剛剛前面講人道的苦嘛,現在其他道也都是有這些問題啊!那,誰能夠不怕這些苦?不管你在哪一道,你總是有苦嘛。那麼,這些苦的原因呢,是因為你不能通達大圓滿。那麼,求你把它都消掉囉,使我們能夠進入大圓滿的佛的境界了。

然後,再來是講稱讚了。說觀世音呢,就是經裡講說,祂是一切諸佛悲心的總匯,就是祂是所有佛的慈悲的代表了。那麼呢,祂的慈悲的結晶在哪裡呢?祂那個慈悲心一發作,憐憫到——祂不是流出悲淚來了嗎?所以祂本身是慈悲的總匯呢,這個慈悲的總匯的結晶,由淚珠來代表、來表現了。而這個綠度母,這個尊吶,「唯尊實為悲淚之所現」,而綠度母就是這個悲心的精華、悲心的結晶所化現出來的。所以呢,你是集合了「諸佛菩薩的悲心的精髓」了。因為你是代表所有的一切的慈悲裡面的慈悲囉,所以呢,我看到世間所有眾生有這麼多苦,我不向你講的話,去跟誰講?因為跟你講,就是跟所有佛、菩薩講,你是他們的結晶嘛!那麼,不向你求救向誰呢?你是最悲心囉;不向你求救向誰呢?

然後他說,你本來就已經具足呢,「尋聲救苦德」;這個就是說,一看到、一察覺哪裡有眾生呼救的,或是苦的聲音呢,就要去救他了。那麼這裡呢,頭一個是因為,祂是法身了;對不對?祂完全是法身,所以其實祂是——任何地方有,祂都會感應到,就是任何地方有,祂都有在救;這是第一點。第二個呢,所以傳統是用這個「尋」,找尋嘛。因為祂是法身的話,我是覺得說,也不用說祂去找,祂無所不在,所以我喜歡用那個依循的「循」,因為祂是因果的意思。就是哪裡有個聲音、有一個救苦,那麼祂感應到,祂就是隨著這個聲音就去救渡了;祂不是去找,而是順這個因緣,祂就去了;那個意思。這不重要啦,就是說我們想到的時候,我們就講一下,佛法我們什麼地方也許可以更改進嘛,這樣的意思。

然後我——「行者」就是指自己囉;然後所有念這個的人,這時候也要想成就是——他就在提醒你囉,你就是吶,這個「行者」嘛。你應該要具足什麼咧?「代眾受苦心」,就是說,我們向度母求救的時候呢,你要怎麼樣纔有資格向度母代表眾生求救?你要有那個心說,我願意代他們受苦。因為就好像說,你說,「喔,求你寂靜(平息)吧!」但是一切是講因緣、因果的;你也不可能說,無緣無故他就可以消。你說,進入大圓滿見,你不真通達,你能進入嗎?(師笑)有沒有?你還不通達的時候,就是進不去啊!你要怎麼辦?所以這個地方在因果上來講,既然你要求他消呢,就像那個基督教的話,就是說是上帝也沒有辦法說:「哎,赦你無罪!」就大家都無罪了。祂得找個代罪羔羊,就把自己的兒子送去了。就是因果是這樣,所以這個了解很重要。就是說,你說「上帝萬能」,上帝還是照因果;那到底是因果萬能,還是上帝萬能?所以逃不開因果嘛!

所以這樣子想的時候,你要想說,你在代眾求免苦的話,你這個求的人,你要有那個心——那麼大,說,我願意為他們受苦,我願意為、我受——因為修行而受的種種苦呢,就是藉這個而來替眾生消業;這樣的了解。(弟子:哦,可以這樣想啊?)當然囉!這樣你纔能忍受修行上所有的苦啊!你不要想成「我的苦」啊,你要想成說,喔,我為什麼這麼苦,我還要堅持去修?就是因為這樣子可以替眾生消業。你不是這樣子積出功德來,你將來有什麼資格去那裡說,喔,我給你超渡啊!你跟他一樣的,斤斤計較個人的,你怎麼樣超渡誰啊?他也不理你,他看你就不是塊料嘛!你真的是比他大,你真的是他的父母,你的心量是他的眾生父母,那超渡就做得來了,喔。

那麼,我因為有了代眾受苦的心呢,「唯願大施如尊救苦德」,就是說,我所希望的呢,就是能夠做廣大的布施。布施什麼呢?和你一樣的,能夠救苦救難的這種「德」。就是我能夠對誰,我都能夠使他救苦救難。那麼,他下面這是「氣分」跟「心分」,是因為我們密宗講的說「心氣合一」嘛——「心氣無二」。雖然「心氣無二」呢,你從他的特點來看,他光是心——在想的部分是心嘛;他有用到氣的部分是氣嘛。那麼,「氣」的這部分呢,就是能夠讓我能夠證到什麼?我要像你一樣能夠救所有眾生的苦的話,在「氣」的這方面,我要能夠達到什麼纔可以呢?「代眾受苦體」。就是說,我的身體呢,能夠代眾受苦。這怎麼講?就好像陳上師,還有傳記裡都有講嘛,說西藏有一個上師啊,古時候一個上師,他的身體能夠代眾受苦。為什麼呢?就是說,他在講法的時候,不曉得有一隻狗來,結果弟子們——有的弟子就不乖,就在打那隻狗。他就跟他們講說:「你們不要打,你們不要打!」可是還是在打。他就自己就喊痛了;後來纔發現說,那個狗沒有痛,痛都跑到師父身上去了。

所以就是說,我能夠替他們受苦啊,這樣才能真的替他們消業,這是一方面;然後另一邊呢,說「心分」,就是心的這方面呢,能夠證到什麼呢?「證顯眾法身德」。就是說我已經證入法身,所以呢,我能夠使眾生法身也都現出來。因為你不是進入「無限一體」的話,你怎麼樣讓他們也感受到「無限一體」?你進入「無限一體」,你纔能使他體會到「無限一體」,這個。而且這裡講的更厲害是——「咸顯法身」,就是使他們也達到,使他們也達到法身。那麼,當「眾生父母」——所有的眾生,他們對我來講,就是過去世的父母嘛。當所有的眾生都已經顯了法身,就是都已經成佛了的時候,那麼在這一刻呢,「一切苦難同時大寂靜」,在這一刻呢,就原來向你訴的這些苦的,也就都沒有了。

那麼,這裡要了解一點,這裡其實是這樣,就是說,像釋迦牟尼佛成佛那一刻,你要想,他那一刻全印度有什麼變化?還不是跟前一刻的印度一模一樣?就是說世間能夠了解的部分;對不對?唯一不一樣的是什麼?他這個人這個時候「自我」完全消掉了。他「自我」完全消掉的時候,他進入一體;在這一刻呢,其實眾生全部得渡——他所了解的眾生,原來有的,什麼六道眾生、什麼,全部都成佛,在那一刻。但是,那一個是進入法身的人,纔能體會;我們還在那裡——我怎麼樣、我怎麼樣,你就沒有。所以你要老是記住啊,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是怎麼樣?是他自己的「我執」完全沒有,他「成佛」。所以你修行的重點呢,你就是要抓到說,是要去把自己的「我執」放掉,而不是在那裡老抓「我執」起來說,我怎麼樣、我怎麼樣。你搞清楚這個的人,很快「成佛」。像最近那個——我們在討論那個什麼——人家在講那個什麼?有個人問問題,什麼,——喔,一切相都是虛妄啊,什麼、什麼。那個覺風他提出來嘛;覺風他就是說,所謂的這個「除魔」,什麼、什麼,其實還是除心裡的「我執」。這就對了!你去那裡抓哪一個說,你是魔、你是什麼,那你就慘了;你搞到什麼時候也搞不完。人家釋迦牟尼佛,那時候哪有去找哪一個打架?沒有啊!他就在那裡樹下乖乖坐著;就是說,自己的「我執」全消,他就「成佛」了。

所以這種很重要啊!一定要知道;不然的話,再修也沒有用,因為你抓不到重點嘛!而這個就是我最難跟人家講的。因為你一講說那個,他馬上「我執」起來了,就說,「我哪裡沒有修啊?你有修,我沒有修啊?」老天爺!我不是在講說,「你有修,我沒有修」;我是跟你說,重點是在消你自己的「我執」。這個別人幫不上忙嘛!我不是要怪你;我是最大的好心說,我修這麼多年,我知道那個重點,我告訴你。可是他、他不能了解的話,你一跟他講,他就說,「噢、噢、噢!你就有修;我就沒有修?」就變成跟你爭說,你怎麼怪別人沒有修?其實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跟你講說你還沒抓到重點——你趕快抓到重點,你趕快成就。所以,你看,這種事情多難哪!有時候人家問我說,「哎,你怎麼不講啊?」因為我講不出來;因為我講的話,你都是抓不到那個重點,都變成說跟我爭你的意見而已。那、那,那你叫我講什麼?我不如不講了。不是沒講過,而是講過;已經知道說講不來的時候,我就只好不講了——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

好了,這些也很重要,都記在裡面給大家分享嘍!好,就是這樣。

弟子:好,謝謝上師。

 

吉祥圓滿

二○一○年三月五日校訂
養和齋           於加州

二○一五年元月八日修訂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