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六和敬

簡繁轉換 - 繁體

二○○九年六月九日
講於中國廣州竹料精舍
開示及校訂:林鈺堂上師
錄音及筆錄:弟子疾呼

 


〈六和敬〉
見和同解 戒和同修
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
意和同悅 利和同均

今天晚上呢,剛剛有人說哦,請我講一點什麼,呵。那,我今天中午的時候,因為在另外一間裡面,看到有寫那個〈六和敬〉。所以呢,就,我想講一下那個囉,喔。我這個也沒有看說,別人講過是怎麼講,就是照我的了解講一下。那麼,這個簡單講過以後呢,你們對學佛有什麼問題呢,歡迎你提出來呵,我就我所知道的告訴你。那,這個呢,因為那個弟子,那個住的地方呢,我給它題名叫做「安和居」呵,所以我就寫成題目是〈安和同修〉。

那麼,這個〈修六和敬〉呢,「敬」這個意思呢,很重要囉。就是說,我們佛法裡面,有個菩薩叫做「常不輕菩薩」。就是說,經常呢,對一切眾生呢,祂沒有任何輕慢的心。喔,那麼這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為什麼?這樣的時候呢,喔,就是表示他的「我執」喔,他不會以為說他自己有什麼了不起。這樣是跟那個實際上的情況是很合的——我們哪一個人有什麼了不起?你想喔,太微渺、一點點了喔。但是,我們人有時候就會生氣啊,或者以為喔,我比較高明啊、我怎麼樣子。那時候其實是錯了,忘了真相——真相是都很微渺,喔,都是很脆弱,隨時可以死,隨時都可以出什麼事情的。那麼,他如果能夠維持說「常不輕」,就是常常對所有眾生都是一種恭敬的心的時候,它至少一個好處,就是認清說自己「微不足道」的;這就接近真實。那麼他這個人,這個生活呢,就不會有虛妄的地方,喔。所以,它這個說「修六和敬」,這個「敬」字很重要;就是,你基本上是要培養一種敬意。

那麼,從哪裡做起?你要說一切眾生,你不一定能碰到,所以從身邊的做起。身邊的你都保持一個敬意,不要以為說,我有什麼比你高明的;你就算有什麼地方比他好一點呢,你也有不如他的地方——要記得這樣子喔。那麼,為什麼叫做「六和」呢?就是說,佛法它,有那個僧團吶,哦,有這些組織的時候呢,就是,同樣是修行的人,心志都想要修行,哦,都希望成佛。那麼,住在一起——在一起希望能夠互相幫助呢,來修行。但是呢,人一在一起呢,欸,有時候就,難免有些意見吶、糾紛吶,這些事情出來,哦。所以它強調說,哦,「和合僧」;就是說,同樣是修行的人住一起呢,大家和氣,要能夠合作、團結;這樣子,哦。那麼,所以呢,它又把它分開了說,怎樣子才能夠和好在一起。

它頭一個是說,「見和同解」。它說,見地呢,是和睦的;為什麼呢?有同樣的了解,但這個同樣的了解呢,不是能夠勉強的;對不對?每個人見解不一樣啊——這個事怎麼樣才對啊、這個事怎麼樣處理才好啊,大家見解不一樣。你不可能只是說,叫他呀說,哦,你們都要有同樣的見解;勉強人家說要有一個見解,這樣是做不到真正的「見和」。所以要怎麼樣呢?就是說這個「解」呢,就是說,佛法正確的見解。如果都是有佛法正確的見解的時候,這個就不是說,哪一個人比較對、哪一個人比較錯;而是說,都是照佛法教導的。說什麼?佛法基本上的一些,什麼是正確的見解?就是「一切無常」囉,喔,其實「無我」;什麼是「無我」的意思呢?就是說咯,沒有哪一個人可以說,哦,我一定要怎麼樣,就會照那樣做;為什麼?一切是因緣決定的,喔。因緣決定的時候,由不得任何人說我一定要怎麼樣。要是有同樣這樣了解的時候,那麼,這樣子才會真的是「見和」,不是一個勉強的見解上的和,喔。所以,我們在修佛的過程中呢,這些方面很重要,就是說,大家要了解說,什麼是佛法正見。你有正見以後,那麼,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大家有什麼——呃,見解上差異的時候,可以說,哦,我們照佛法的真理來講,應該怎樣才對;這樣就不會說是我對,或你對了,哦。大家容易找到一個標準,喔。

那麼,「戒和同修」呢,是說,在守戒律這方面呢,怎麼樣才能夠和呢?不是說拿了戒條出來說,哦,你看,你不對——你專門在指責別人,那,這樣子不可能和嘛!哦,就是每個人都拿戒條來說,哦,戒條這樣講的話,我應該要照這樣修。那,每個人都想說,我應該要這樣修的時候,是不是就沒有紛爭了?就是說,以戒條為標準,而不是說,拿戒條來要求別人。拿戒條來是要來修我們自己,喔,這樣叫「戒和同修」。

「身和同住」呢,就是說,哦,我們怎樣才能夠,哦,身體上也是和的;就是不打架囉,沒有這些事情;怎麼樣呢?就是說,都能夠和睦地住在一起。那麼,這個地方的住在一起,重點的意思是說,你住在一個修行的地方了,大家是為了修行住在一起,不是為了其他事情。為了其他事情,那,還是身體上可能發生糾紛的。都是為了修行住在一起的話,那麼,以修行為主,那麼,就不應該有其他的爭吵了,喔。

「口和無諍」了,就是說,怎麼樣子說話上面呢,能夠一團和氣呢?就是說,不再去爭囉。這個「諍」的意思是什麼?喔,說誰是誰非囉。不說是非囉,喔、不說高下囉,喔、不分別囉,不分別說,喔,這是你、這是我,什麼——這些都停下來。啊,為什麼能夠做到這個?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說,能做到這些呢,都不是要你說勉強你自己怎麼樣,而是因為什麼?因為你的眼光大——你能夠看到說,哦,眾生一樣,都是不由自主,受到種種條件的那個拘束,都很苦,都免不了老、病、死。哦,看到這點的時候,就不再想只是個人的問題。那麼,這些共同的問題呢,有沒有解脫的路?喔,有,佛法教我們怎樣修啊,慢慢可以從這些過去的宿業的纏縛裡面出來。那麼,瞭解了這個真確的路的話呢,那麼,你的眼光就不再只是個人跟誰怎麼樣、怎麼樣,或者說只關心自己,少部分跟你有關係的人——家人吶、親人吶,這些的事情;而是去想到說都是有這個問題,都是有一條路可以走。那麼,我要努力照這個去修;為什麼呢?不只是求自己得到解脫——從自己解脫的經驗呢,告訴別人說怎麼樣真地可以走出來。喔,你眼光那麼大的時候,你就不再有這些,哦,口頭上要跟人家爭高低呀、一時的事情要跟人家爭利害呀、氣不過啊,這些都沒有了,喔。那麼,守戒、什麼,為什麼也守得住?因為這些戒呢,是教你說怎麼樣做,可以減少你這些個人的紛爭呢,而容易達到那個遠大的目標,這樣子喔。

那麼,「意和同悅」。為什麼意見還是可以和呢?是因為,都是想說怎麼樣子使自己,還有所有眾生呢,都得解脫。目標一致了;目標一致的話,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呢,都想說,怎樣才是對這個有幫助的,那麼大家願意放下其他的意見呢,朝著共同認為比較有利於這個大的目標的,去採取一致的見解跟行動。喔,所以這個叫「意和同悅」了。你的心意,主要是說你的心意是放在菩提心上面,喔。

那麼,「利和同均」呢,就是說,但是我們實際的生活裡呢,難免有些說喔,現在是什麼是好的、什麼壞的來囉;那麼,這個時候呢,懂得說要平均分擔囉,不要想說獨佔啊,什麼。你要是真地能夠懂得上面講的那一些,說,菩提心吶,心是為一切眾生的話,自然下面這個事是很容易做的;因為你自己佔著,有什麼意義呢?喔,一定是要大家都好好地、平均地共享,才有意義呀,喔。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子的時候,你這個自己不是只注意一小點的利益的話,你才能真地得解脫啊。你老是那裡想只有這一點的,你的心永遠是上上下下的,你不會得真正的快樂的,喔。而且每一個人很微小,一定是要互相地幫助,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喔。越是以自己一點點為中心的,越是煩惱很多,喔;因為你就變成一個人要跟全世界鬥來鬥去一樣,那你哪一天有安寧?不可能的,喔。

那,這是我所了解的,喔,修這個「六和敬」的意義。這樣子講,就是藉這個人家寫好的呢,我們來講一下我的見解了。喔,希望能對你的學佛有幫助。那麼,其他的呢,就是說,看你們——在你們也都是已經開始學佛的人喔,或者有的修很久了——就是說,你在學佛上認為有什麼問題,這樣子,歡迎你提出來呀,我來跟你談一談;這樣子。

桂婷:上師慈悲,我們這趟,誒,這廣州這裡有很多弟子,都是修「淨土法門」,他們都是以《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還有就是都是一句佛號,不過很多都是念啊、念啊,念到習氣沒有什麼改變,跟——我是感覺,有些事情很不清晰的。

上師:喔,就是說不很清楚為什麼念佛,是不是?

桂婷:很多都是很清楚,而是內心、內心上面是,很多都是很明白往這路走是正確的(師:對),個個都是知道的;可是就是說還是——心,還是沒什麼參透的。

上師:喔,不能夠真地解脫出來,這樣子,喔。這個東西是這樣啦,你如果能夠了解喔,相信說念佛有幫助,而且肯做呢,已經是很好了;頭一個要了解。為什麼呢?你希望說喔,心真地能夠開喔,沒有那麼容易;沒有人一天可以走出來。因為這個是,糾纏是等於說,活多久,糾纏就多久;你哪裡有可能一下子就出來喔?所以頭一點說,真正能夠心——專心在只是在念佛,而煩惱已經沒有了,那是要長久努力啦!就是說,你等於要想說,我這一輩子念,都不一定能念到那個地步,那樣地投入,喔,才有可能了,喔。

那麼,另一邊來講,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就是說,我明明也知道佛經講的對呀,我也相信囉,我也肯念囉,為什麼有什麼東西老是放不下呢?這個地方主要就是說喔,你也肯念的時候,已經知道說喔,老是想自己不好啊,但是放不下。那,要怎樣才能真地放得下呢?就是說,要慢慢從作功課的時候開始呢,練習說什麼?你要想清楚說,這個念,不是為自己;基本上第一個要搞清楚這一點。因為你一個念頭說,我是為自己的話,你沒有把這個「自己」放掉哇,你這個佛號永遠是雜著「自己」在,那你就跑不出來,喔。那,要怎樣跑出來呢?就是說,佛法都是先跟你講這些說,哦,大家一樣啊,大家有苦啊,這是一條大家都可以出來的路。那麼,你知道了這個以後喔,你念的時候,你要想說,我這個念是為大家念的,不是為我一個。

為什麼要想為大家念呢?就是為一切眾生,不只是人囉;為什麼?因為你說,我只是為我自己念的話喔,那我們就等於說銀行說,你,呃,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有沒有?你要去算那個的話,一點一滴算,我們永遠出不來;為什麼?你過去世不知道欠了多少債,你現在你以為說,你今天這樣念一點、念一點,你就能還嗎?還不完的咧。因為你一邊念呢,你一邊這邊又不曉得哪裡又錯,又欠了;對不對?搞不完。唯一這個念佛能夠使你從這個個人的業裡面出來呢,是靠說,你一開始念,你就說,是為一切眾生——這個事情不是我囉,不是我個人的那個收支啊,那個永遠搞不完——你能活多久,誰知道?你有多少時間真地能念?喔,那個沒辦法的。唯一有辦法就是說,我一開始就想說,為一切眾生。

所以有一個方法念,很重要,就是說,你念的時候,你想說,我們是念「阿彌陀佛」的話,前面你就想是西方三聖囉,修「淨土」的時候;聖眾都在囉,十方三世的佛、菩薩都在,看著我們在念。因為祂是慈悲嘛,老是關懷你,希望你往那邊走;對不對?所以祂們都在觀察你。那,自己這邊呢?不是給自己念,所以要想成呢,你的右邊站著爸爸,左邊媽媽——你不管他們還活著,還是沒有喔——都在你的旁邊喔,也是向著佛看著。然後前面呢,你宿生的所有的冤親債主都在了,因為這些人你如果沒有跟他解決完,你也跑不掉,喔——要走出輪迴不容易的;喔,他們也都是向著佛。然後背後呢,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就是說,呃,最需要幫助的地獄裡面受苦的,那一道的在;然後他們後面餓鬼道啊、畜生道啊、人道、阿修羅道、天道的,都在。

這樣的想法呢,你看有什麼好處?你平常不這樣想的話,你總是念來念去,就是我一個人在這裡,最多是一家人在一起嘛,或者同修們在一起嘛——你心很小。你習慣了說,一開始念,就是想整個整體囉。那麼,今天想一下,當然沒有什麼力量囉;可是你天天、天天,你都記得開始這樣想,做完的時候——但是一開始念呢,你可以專心念了,你又不可能分心,又去想那麼多——最後你不是要迴向嗎?迴向也是迴向他們一切。這樣子做久了,你心會慢慢、慢慢大起來。你心大起來,念的時候,又是離開了我個人嘛,是為一切念;那麼,這一聲佛號就意義完全不一樣了——這跟菩提心完全在一起。這樣子修久了,容易那個——你心裡的煩惱會放掉。但是,你不能期待說忽然就這樣;這是要你每天老老實實念、念、念、念、念,經年累月呀,慢慢真地感覺身心都鬆開了。

然後,還一個很重要,就像我們今天去——喔,又放生啊、又超幽啊——給那些死掉的人作一些超渡啊,什麼,這些很重要。因為這個就是幫助你繼續加強你的了解說,不是個人的問題啊,是整體的問題;有沒有?我有實際為這個付出,我有實際為這個去忙了一整天;有沒有?哦,這些就會使你那個不再只是說,喔,我們一群人習慣了,就在那裡念佛。那,有時候會好像說,只是你心裡想,跟實際好像有距離;你有去真地去做這些,哦,法會大家來幫忙,什麼,哦,就生活裡也都融入了,就跟佛法一致了;那麼,這樣子呢,很有希望,喔,慢慢你自己感覺到,你在修的這個的好處,唉。並不是說你不知道怎樣修,而是經過這樣的了解以後,你以後會比較得力呀,就比較容易、早點喔,說你想的那個問題會解決;這樣子。
桂婷:還有,上師啊,我前幾天有聽到一個師兄跟我講,他說,哎,那個時候有一個師兄去淨宗道場問一下淨空法師,他說,哎,陳上師裡面有說過,就是說,帶業不能往生;是嗎?然後,哎,因為淨空老法師曾經有說過,就是帶業可以往生;我這點,我就是,我也聽……

上師:對呀,對呀,這個東西喔,問題是這樣子啦,就是說,因為如果要細講的話,太複雜,我只是講基本一個問題是這樣子:我們佛法裡面有講說,一個是輪迴六道,哦,一個是說,淨土的話,就是說超出輪迴,這點大家都知道的。那,你要想說,超出輪迴呵,跟這個淨土呵,跟這個輪迴裡面,它根本上差別在哪裡?差別在,如果說,帶業可以往生的話,那我們怎樣去分別這個輪迴跟淨土?這裡面的問題是這樣子。那,有的說,哎,你去到淨土,還是要修哇,就表示你還是有問題嘛。但是,那一邊的,還繼續要修的是什麼?是——就是說,哦,這個人的智慧還沒有圓滿,喔,功德還沒有圓滿;這一方面的話,是——去往生的人呢,去到那裡還要繼續修,是沒錯的。但是,你如果說,哦——看你講哪一個業,業有說煩惱業,跟,煩惱障跟所知障。那個——所知障那邊就是說,我們剛剛在講的就是說,還有什麼愚癡啊、智慧不夠啊,還要去那裡學,慢慢開發;那個是可以的。但是,你說煩惱的話,就是貪、瞋、癡這些業,這些如果還沒有盡的話,照因果來講,那我們怎麼分別淨土跟輪迴?有沒有?他如果還帶著那些是不行的。但是,為什麼他,普通人,他居然可以煩惱他可以消呢?那個地方靠的是什麼?是佛力幫他消了。你完全相信祂,你有那個因緣,甚至在臨終的時候,能夠「十念念佛」,那麼,佛力加被呢,可以消這個煩惱障。

但是,說起來容易,其實非常不容易的。你想,一個人從來不信佛,死的時候會有那個心念念佛嗎?呵呵,根本不可能。你怎麼可能去遇到一個人跟你講一句念佛,你就肯念?不可能的,心很亂的,或者是病得很弱;有沒有?根本沒有力念佛,哪有可能?什麼人可能「臨終十念」啊?天天都在念佛,時時刻刻念佛,那個人才有「臨終十念」啊;其他人做不到的,唉。所以,我是從——我不去詳細去什麼經啊,去解釋,就是光從這個理論上來講,你要分別這個淨土跟輪迴呀,你非要說清楚說,煩惱的,是這些業是已經消了,你才有可能去;但,為什麼可以消?是靠佛力,凡夫是沒有,哎。那個凡夫為什麼有那個因緣,可以到時候有佛力來消,其實就是要平常很努力那幾個而已啊;普通還是不行,還是在輪迴裡面。

桂婷:是啊,所以現在也很多就是修有一段……

上師:但是,我是覺得是這樣子,理論是理論,不用太去管這個理論。哎哎,我們相信說我們有修了,有一些感應,今天知道說佛、菩薩是真的,就靠它了,就不靠我們自己了。靠我們自己,沒辦法的,喔;就——有機緣呢,多修、多做善事啊、什麼,呵,迴向一切眾生。那麼,將來就可以,哎,就比方說,我們活多久,能修,也不知道啊。但是,你如果相信佛、菩薩的話,你努力修呢,欸,佛、菩薩也可以讓你活久一點。特別是你若能夠說,不只是自己修,而且感化、勸化別人修的話,那,佛、菩薩也很高興說有人幫祂做事嘛,就會加持你,改變你原來的宿業,讓你可以活久一點,做這個事情,哎。所以我覺得,理論上呢,我也跟你指出來說為什麼我們認為消業才對,那,實際上呢,我是覺得不要去爭,努力修就是了,喔。

桂婷:謝謝。

信眾:還有上師啊,不好意思,我覺得有時候很想帶小寶參加這樣子的法會啊,但是,很怕給其他師兄帶來煩惱……

上師:不會啦,不會。沒關係,沒關係,他慢慢就會習慣囉。他是在考驗他們有沒有在專心聽法。感謝他。

信眾:師父,我想請問一下,哎,有智障的,比如說弱智啊,或者他精神有問題,或者是有妄想症那些、等等的問題,應該怎樣去幫他呢?

上師:我跟你講喔,所有的這些,包括平常所有的疾病啊,什麼,從我們佛法來講,就是說後面是業障啊。怎樣可以相信這個說明說是業障呢?我等下再講怎樣幫他喔。就是說,比方說不久前喔,有個台灣的女居士,她的媽媽還是婆婆,九十幾歲了,那麼,心臟無力,不是會肺積水嗎?那就去醫院囉。那,而且他們在那裡呢——因為那種肺積水,你就是一個禮拜要去抽一次水,喔——然後她去的時候,就問很多癌症末期也是這樣嘛,就肺積水,沒有別的辦法,一個禮拜要去抽一次水。那麼,她的朋友是我的弟子啊,就跟她講說,喔,要找我啊,祈禱啊、送個寶瓶啊,什麼、什麼。結果呢,很奇怪,九十幾歲的老太太啊,忽然,肺積水就沒有了。連那個醫生喔,都是很多年經驗的醫生喔,說,欸,搞不懂為什麼會忽然肺積水沒有了。這就是什麼?就因為表面上看的是這些,對不對?後面是業障。業障呢,你如果找到方法對治囉,業障消,這個就沒有了,就是這樣;九十幾歲能夠忽然肺積水沒有了。回家好好的,本來住院了,回家好好的,喔。

所以,同理——我講這個例子是讓你了解說,業障這個是真的。那麼,你有了這個觀念呢,喔,智障啊、什麼,這些,全部是業障;業障,什麼方法消呢?佛法消。你照佛法修,迴向給他;但是迴向的時候,先要迴向一切眾生早點成佛啊,就是這樣,菩提心;那麼,這時候變成真正的功德呢,那麼,有辦法對治。哎,基本上是這樣。

但是呢,你會覺得說,哦,說是這樣說囉,怎麼我們搞半天,沒見到功效呢?那是因為你修的那個力量還沒到那個地方;就是說,你希望是為一切眾生,你還是偏心在你自己,這樣的時候,力量就不大。你要修到久了,你真的心是那麼大,為一切眾生,那時候就可以幫助喔。啊,你一時做不到呢,就比方說你知道我,你就可以跟我講,而且我的祈禱都是只要跟我講名字就可以。講了名字,我就可以給他祈禱,這樣就好了。跟我講完事情,祈禱已經到了。然後,自己可以做的是,平常啊,功課什麼喔,先迴向一切眾生,然後給他們迴向。這樣子喔,慢慢可以看到結果,有的是很快看到結果,喔。

桂婷:上師啊,那好像,是不是我們的朋友那些孩子,有智障這些,有病的,我們明天想帶他過來(師:可以呀,可以)給上師直接加持。(師:好哇,好,哎)感恩上師。

上師:沒問題,沒問題。而且喔,有時候你要這樣想,你有這樣的小孩子喔,一方面是你自己過去的業呀、什麼;可是另一邊來想,就是說,其實他們也是給你一個機會去學習說,體會什麼是叫「眾生」了。我們平常是照正常的在講,反倒是煩惱很多;他們呢,雖然有這些問題呢,你更能體會到說,這個我們人跟狗差別不大;有沒有?他的那些地方,基本上,我們跟一切眾生一樣的。把這個當成說教導你去——那個心更大,去體會一切眾生;那樣子想,哎。而且人生喔,沒有磨練,不容易真的成熟長大咧。哦,有苦有難喔,反倒是慢慢學會說,哦,超越苦難吶,心及於一切眾生,不要只是自己的問題,喔,哎。

桂婷:還有,哎,弟子想請示上師,就是說好像是那個五華類、五會——(師:哦,〈五會念佛〉)跟平常念佛的那個六字或四字,有什麼不同,是嗎?

上師:喔,這些都沒有什麼不一樣;它這個只是這樣子啦,就是說,呃,你習慣那一個,頭一點,你習慣的,你繼續念就好了。但是,我們人很奇怪,你比方說,在念佛、念佛、念佛,有時候它忽然自然地,自己就跑出來「觀世音菩薩」了;有沒有?也會這樣子的。那麼,這種時候呢,在修法上來講,是這樣子,你已經習慣念什麼,你平常就是維持那一個。然後,它自然出現別個的時候,那一陣子的時候,它那個力量出來,你要順它啊。那時候你不用說,喔,我是念「阿彌陀佛」,我就不能念「觀音」;不對的。那個時候你要自然隨它去了,喔。那,至於說念六字好呢、四字好呢,應該是講說沒有差別。只是說,像我開始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久了呢,就只念「阿彌陀佛」,喔,這樣而已,沒有關係的。

然後〈五會念佛〉,它是說,因為音樂喔,你唱的話,容易說整個人投入,容易有情感,所以就是說,喔,你這樣子來修「念佛」很好。而且它是——所謂〈五會念佛〉,就是說它中間有五次的變化——旋律啊,那個,六字、四字,什麼都有變化,喔;那麼這樣子呢,你容易——人唱歌總是容易嘛,呵。比起說,只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枯燥、會愛睡、會什麼;有沒有?會想東想西啊。那麼,唱起來,比較容易專心啊、什麼,這樣子而已,哎;基本上沒有、沒有特別怎樣。而且,這方面是這樣,念佛這個事情喔,不管你說什麼方法,什麼、什麼,其實最、最真正,我的了解是什麼?就是說,沒有辦法偷巧啦;就是說,就好像說銀行存款裡的,我丟了一分進去,就是一分,就是這樣而已。所以「阿彌陀佛」,你說什麼方法,不是——重點是你到底你念了幾聲而已呀;這是真正最、最那個的地方,呵,唉。所以,我覺得最重要是多念吶,而不是說哪一個方法;多念,嗯。多念,你能夠真正心過來,那是最重要了,哼。

善喜:上師啊,怎樣才能夠真正地發起菩提心呢?

上師:哦,不要擔心那麼多咧;為什麼呢?就是你已經知道佛法啊,什麼,你也肯相信,也肯試囉,喔,那麼,你就往那邊走,就對了。因為即使你這個心還沒有真正過來咧,這個人生的經驗,會逼得你不往這邊來不行;對不對?因為你慢慢就會體會到說,你在想那個自己怎樣、自己怎樣,一切都由不得你;對不對?你一定免不了這些種種問題呀。然後,等一下年紀再大一點,哦,老、病、死都來了。(師笑)它會逼得你不得不這樣子;不這樣子,你就沒安寧囉。而且另一邊是,你想說,你往這邊投入的話,你看到說,真正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喔,你就會越、越努力去了,哎。你的解脫在於你能夠投入,為佛法去服務啊。等你有那樣了解的時候,它自然、自然越來越真實了。喔,像、像我已經六十幾歲的話,我看人生就等於說一切很快就如幻如化囉;除了這個(佛法修行)真實以外,有什麼意思囉?都抓不住嘛,什麼都是抓不住的嘛。

善喜:在儀軌裡頭,或在唸誦集裡頭,都說什麼要發菩提心。那麼,雖然怎麼念,有時候感覺是,念是念,我是我……
上師:對呀,對呀,對呀,所以我剛剛講的那種什麼法界觀、什麼,很重要啊。你慢慢練習說心中維持那麼大的話,就容易投入囉,容易真的菩提心起來。而且人生不久就遇到,哦,又誰的苦啊、誰的苦啊,這些看多了,也是會說,不得不……,哦。

善喜:他們有些大德高僧,他們說,真發菩提心,他必須先要發出離心。如果說沒有出離心,談不上菩提心。

上師:哦,那個、那個講法的意思,是這樣啦,就是說,到什麼時候你這個菩提心才算很真實呢?就是說,你已經看破了個人,願意說放掉個人的利害、得失,去為佛法、為大眾去服務;到那時候可以算說比較可靠,這樣的意思而已,唉,哼。

善喜:在大乘顯教,它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而密宗裡說,可以即身成佛。在外人感覺,這兩個論點好像是矛盾的?

上師:也不會呀,因為那個即身成佛,也可以是已經走完了三大阿僧祇劫來到這裡,最後一生嘛。(師笑)為什麼矛盾咧?對不對?因為不是每個人生來平等啊,你過去生都已經很不一樣了。

善喜:我看那個達摩〈破相論〉裡頭,他就說呃,如果能把貪、瞋、癡去掉了,那,三大阿僧祇劫就走完了。

上師:也可以,也可以這樣講啊,因為那個東西,真正微細的根本找不到啊。那你微細找不到的,都已經能夠解掉,不容易啊。

善喜:這怎麼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把握徹底解脫?

上師:不要管自己,不要去——這樣永遠搞不出來。所以,一開始我就說,你心是要是想眾生,哎,你老在想說我怎麼樣的時候,「我執」未掉嘛,方法就錯囉。

信眾: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要那麼容易——因為家人,比如說老公啊、兒子啊,或者身邊的家人——讓他起煩惱?他很容易——他們讓他很容易起一些煩惱啊、起一些瞋恨……

上師:這個東西是這樣子喔,就是說,頭一點呢,就是說對他們要了解說,為什麼會是這些人跟你糾纏在一起?是自己的業囉;呵,自己的業,所以會跟他們在一起。然後,再來呢,要想清楚說,他們做什麼?你要看清楚說,其實跟、跟街上其他人做,是一樣的;就是說,每個人做他自己認為對的嘛。但是,因為他跟你有關係呢,你特別受不了;對不對?你要練習看說,他每一個人都跟街上的人一樣,就是說,他在做他的,你不必為他做什麼起煩惱,你修你自己這一部分,不要被他綁住了,喔。其實,他的所以你會特別煩惱,還是因為你特別關心他。你要能想成他就跟街上那些人在做什麼,你沒有辦法管的一樣,他也是這樣,他做什麼,你也管不了——先把這個鬆掉。那麼,你要修行的時候,你再找到說,真正最重點是自己開始;你不要怪他啊,你要怪說我為什麼在管他?(師笑)
信眾:師父,比如說她,比如說她的丈夫啊,或者他們最——有些不太好的一些習慣啊,比如說
去一下打麻將啊、喝酒啊,她心疼他,然後她會起煩惱……

上師:對呀,對呀,可是你要了解說,佛法它都是教你說從實際上來考慮——什麼叫「從實際上考慮」?它比方說,它說無常啊,一切會變啊、什麼;這裡的「實際上的考慮」是什麼?就是說,他是怎麼樣的人,不是一下子可以改的,世界上的人都是這樣,每一個人他一個樣子嘛;所以,你不管你喜不喜歡他,他不是一下子能夠怎麼樣的。那麼,你就不要想說一下子要怎樣,或者現在這樣,就受不了;他就是這個樣子。那麼,你看清他只是這個樣子,說,你還是要幫他;對不對?我們當然要幫嘛,一切眾生都要幫,何況他們?你怎麼幫呢?就是說,你先使自己不煩惱了——你跟他糾纏,沒有用嘛,因為他不改嘛。你心清了以後,不再去糾纏的時候呢,那麼,你修佛就有力量;你這個力量,你用功德迴向,可以把業障慢慢消的。哎,不是你以為說非我現在能把你從那裡拉回來,才叫做解了這個問題;不是這樣的。你只是在跟他拉來拉去而已,拉不來嘛。所以,不要拉了——這個就當做跟外面的人一樣,不是一下子改得了。然後,自己專心念,念得很好。念得很好的時候呢,因為你心又是及於一切眾生,才會有真的力量影響到他。不要想說一下子改,但是迴向、迴向、迴向,也許三年,也許五年,他會改,唉。而且你要做到說,你能夠感動他;你要感動他,就不能是說我跟你在這裡平等的,那他不會被感動;你這個人是超過他,他才會被你感動。

信眾:上師,怎樣說超過他?

上師:就你比較大啊,你不再是在那兒跟他爭說你這一點、我這一點,那兩個人只是吵架嘛——吵架哪有誰感動誰的?就是說,哦,他完全不管你,唉,你還是對他完全都一樣。不再是跟他吵,那他,就有可能感動他,你比他大了嘛。不要吵啊——吵,沒有用啊;吵,不會改變他,只會讓他跑得更遠。對,方法錯誤,因為沒有看清說這個人不是這樣可以改的。你只是在那裡說,我要你怎麼樣、我要你怎麼樣……;他聽了,越要這樣,我就越要跑嘛;因為很討厭嘛,天天跟我講這個(師笑)。方法錯啦。

信眾:上師,是不是就是每次作功課的時候,要迴向的時候……

上師:先迴向一切眾生,然後迴向這些事,可以的。迴向說,他早點、他早點喔,呃,了解自己做得不對呀,早點說,了解佛法的好,願意來修哇,迴向這種,哎。

信眾:我沒有迴向過他,我從來都……

上師:對呀,你不懂得要迴向呀,你不曉得這有幫助啊。會的,以後要先迴向給一切眾生;然後,先迴向給一切眾生早日成佛,然後才說,哦,我某某、某某,呵,希望他們也能夠早點心向學佛這邊來;這樣就慢慢他會改,唉。(信眾:因為從來就沒有迴向過)因為你不懂嘛,以後知道了,就要做嘛;做,他慢慢會受影響。

信眾:上師,剛好說的那個有一個神經錯亂的人喔,剛好有一個師兄,他的親姐……

上師:他們這種精神錯亂,有的還是那個什麼——有鬼啊、什麼,去鬧的。有那一種的話喔,我這邊這個(指「施無畏相」)是很有幫助的。這個韋馱菩薩感應的,就是說,因為遇到鬧事喔,用這個,它可以幫他的。這個,唉,放那個人身上喔,或者放他住的地方啊,就可以幫助了。唉,在這邊,都自己拿喔,嗯。而且你們以後也可以自己去印啊,如果發現真的有效啊,自己印給人家啊,嗯嗯,在這邊,很多啊,自己拿啊,嗯。

信眾:還有問題,他的失眠很嚴重。那,要做什麼可以改變?

上師:失眠就是,修「念佛」這些的,慢慢——還、還一個,除了念佛以外,還有一個很有幫助的,拜佛;為什麼?拜佛,一方面是消業很快,還一方面是什麼?你有運動。人的身體喔,有運動很重要的,哎,這樣子。你若念佛、拜佛都做喔,會、會慢慢好。

信眾﹔拜佛唉,要拜多少個小時?

上師:哦,拜佛是像運動一樣,就是說你不能一次忽然要做很多。你就是喔,我開始也許拜個十個啊、什麼,然後慢慢,慢慢、慢慢,覺得可以做更多,就做多一點、多一點;這樣子。

信眾:我現在就拜半小時以上呢。

上師:喔,那很好啊。那好哇,繼續維持、繼續維持。

信眾:我現在拜半小時以上,但還是失眠。

上師:哦,慢慢來;你拜佛以外,念佛。睡不著的時候,就念;念到疲倦了,他就睡了。

 

吉祥圓滿

 

二○○九年九月五日校訂
養和齋     於加州

林鈺堂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校閱
二○一七年三月十三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