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破相論》偈頌

簡繁轉換 - 繁體

發件人:開心
發送時間: 2008-11-26 10:44:49
收件人:林鈺堂上師
主題: 請開示

上師您好!
 請您開示達摩祖師在《破相論》最後之偈頌: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知這心心心是佛

偈後「知這心心心是佛」,這三個「心」不知何義?
另,自迦葉尊者一脈相傳至六祖,是屬「祖師禪」嗎?即以教外別傳、頓教啟悟——「即心是佛」,在〈六祖壇經〉及達摩祖師著作經常可見論「心」。
而禪宗祖師馬祖,卻連「心」都不講——「管它有心無心」;這又是什麼禪呢?

請諒學子無知,懇請頓教。非常感謝!

開心
2008-11-21

林師:那,我們來講你問那個問題,《破相論》那個東西。我是覺得,其實這個問題,不只是問最後三個「心心心」的事情囉。因為我這個人是——也沒有先去想,我先是覺得說,你可能連最開始的也不一定懂呢。我要你講啊,因為都是我講的話,你不用頭腦,好像都懂一樣,其實你不一定懂。

弟子:哦,第一句……哦,您說呢?

林師:你說「我本求心心自持」,這個你要解釋給我聽啊,我要看你的瞭解如何啊。

弟子:嗯……不大明白。

林師:對啊,我就知道啊。對啊,你要錄音啊,我們在討論問題,你要錄音啊。

弟子:有,有錄音。

林師:好,好。,我給你講。所以,你以為只是問三個,我一看,就知道你連前面的都不懂,呵呵呵……。

弟子:嘿嘿……是啊。

林師:我給你講啊,這個「我本求心」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本有的——因為是凡夫嘛,凡夫不是都有嗎?凡夫本來有的這個求的心了!你的心老是在求東求西啊;有沒有?你有個求的心了!這一個求的心呢,凡夫這個希求、這個心呢,是「心自持」啊!可是這個「心」是更大的意義的「心」了,就是說我們「本心」了。你能夠做任何事,你這個有情嘛,能夠做任何事的這個根本,那個的「心」!那一個「心」是它自己抓起來的,就是從那個能夠做、所有有情能夠做一切事情那一個,把它叫做「心」的話,這一個「心」自己拉起來的一個求的「心」了,知道嗎?

弟子:哦。

林師:他是在講說我們人的這個需求啊,你這個需求是自己搞出來的;懂嗎?

弟子:哦,第一個「心」就已經這樣深奧的意義啦,是嗎?

林師:對啊!頭一句就有兩個「心」的意思,一個是「求心」,你平常有的這種心;那麼,「心」能夠自己把它——只是這個「求心」,那是另一個「心」了。那是等於你的根本,你有情根本的那個「心」了。

弟子:哦,就是第二個「心」是本來的自心——「本心」,是嗎?

林師:對啊,你有情的根本,那一個「本心」了;對!

弟子:那「心自持」是什麼意思呢?

林師:就是你現在會求的這個,是你那個根本的那個「心」自己抓起來的嘛。你會有需求,你這個需求,是誰在執持著這個需求?是本來那個「心」在求、在執持。

弟子:哦!就是本來沒事的,自己在那裡求;是嗎?

林師:對啊,對啊。但是,他這裡重點在說明,人這個求的那個「心」,還是你根本的「心」自己抓出來的!如果不是有根本那個「心」,你哪來這個求的「心」呢?

弟子:但是,根本那個「心」,本來無求的,是嗎?

林師:沒有啊!沒有!還是因為根本那個「心」已經迷了,他就自己要有個需求。

弟子:哦,哦。

林師:對啊,因為佛法都是這樣講;你說「迷」,你怎麼「迷」啊?是那個「本心」,那個「本心」是沒有迷、沒有悟,但是它就一執著,它就算是迷了;對不對?因為你要想,總是要有一個基本的、那個能夠做事的嘛。所以,頭一句第二個「心」,是基本的、能夠搞東搞西那一個,那個傢伙抓了一個——我們這個「求心」還不是它抓出來的?

弟子:哦!原來搞來搞去,都是自己搞出的。

林師:對啊。但是,怎麼叫做「求心不得待心知」?你自己想?

弟子:都是似是而非的……嘿。

林師:所以啊,你根本就不懂啊。「求心不得」是什麼?就是這個能求的這個「心」啊,能求的「心」,其實是不可得的;知道嗎?「求心」其實是不可得,但是這一件事情呢,求的「心」是不可得,其實就是說它是虛妄的。這個呢,「待心知」啊,還要等你這個「本心」自己去瞭解;懂嗎?因為你迷的時候,你不瞭解嘛;而等到它悟了,它才瞭解「求心不得」。它要是悟的時候,「求心」就沒有指揮它的力量了;懂嗎?

弟子:哦,哦!

林師:然後,再來他在講,但是你要知道,他在講說:「佛性不從心外得」,這個「心」就是那個根本的「心」了。因為所謂「佛性」也不是說,我們的根本以外還有什麼東西嘛,所以他說「佛性不從心外得」。

然後,下一個「心」又不一樣了。「心生便是罪生時」;這個「心」呢,是那些「求心」了!不是根本的「心」了。根本的「心」無生無死,你有情就是這樣嘛;懂嗎?這個「心生」是所有根本的「心」有了這個念、那個念;所有這些念一生的時候,他說就是「罪生時」。為什麼叫「罪生時」?所有的罪的根本,在於有念、有心嘛,在於有那些念頭囉。

弟子:這個我明白。

林師:對啊,對啊。然後「我本求心不求佛  」,這個「本求心」又是跟第一句的「本求心  」是一樣,就是我老是在求的這個「心」呢,不求佛。因為它求東求西,求的都是有我執地在求;我執求,怎麼會求佛呢?當然是不求佛——佛是無我嘛;對不對?所以他說,你所有這些凡夫的求來求去呢,都不求佛,因為求的都是佛以外的東西囉;懂嗎?他是在講,你如果「求心」的話,他求的不會是正確的——因為佛才是我們的目標嘛。但是「有求心」,求來求去,求的都不會是佛啊,呵。

那麼,「了知三界空無物」;這是另外一回事囉。剛才說為什麼不求佛呢?因為佛是「了知三界空無物」。佛既「了知三界空無物」,就是說其實都是「唯心所顯」了,沒有另外東西。你既然「唯心所顯」,你不用去求嘛;「本心」,原來那個能做一切的那個「心」,本來具足一切嘛!佛是瞭解這個的;知道嗎?

那麼,但是「本求心」是不瞭解的,所以它不會去求祂(佛),呵。那麼,「若欲求佛」;那麼,你如果要求佛,你要達到佛的境界呢,你「但求心」囉;但是這個所求的心,這個又不是前面那個「求心」。他說你只要求「本心」了!本來能做一切的「心」了;這個才是佛嘛,佛只是回到這個——了悟「本心」而已嘛,呵。

然後,「知這心心」哪;知道這個能夠產生所有的「心」的這個「心」。第一個「心」是你那個「本求心」的那個「心」,知道這個能夠產生「心」的「心」;前面一個「心」是動詞,就是能夠生心——念頭、欲望、什麼都出來的;知道這個能夠產生一切「心」的這個「心」呢,那麼,這個時候呢,這個「心」就是佛;就是你根本的這個「心」,就是佛。知道這個產生一切「心」的這個「心」呢,那麼,當你知道的時候,這個「心」就是佛!沒有別的。

弟子:哦。這三個「心」是這樣的意思。因為我看來看去,都是說自己的「本心」,還有「本性」……。

林師:沒有,沒有。所以你要搞清楚,他其實有兩個東西在,所以你會混。

對啊,一個是「本心」,就是能做一切的那個「本心」。但是他夾了一個「本求心」,那個地方你不能誤解,那個「本求心」是指凡夫那個求來求去的「心」。

那,我這個解釋非常珍貴,因為你看,你根本看不懂,所以這一個你是值得去把它筆錄給大家的;懂嗎?

弟子:好啊,好啊。

林師:嗯,然後另外呢,你郵件下面這些呢,你說從「迦葉尊者一脈相傳至六祖,是『祖師禪』嗎?」這個分配我也搞不清楚,但是我想是對的了;開始他們講是這樣,因為開始那個時候,不是有言教,不是去講那些什麼——喔,佛經裡哪一句話、哪一句話;有沒有?所以,這一些應該是吧。然後呢,原來那些禪的分類,祖師禪、兒孫禪……還有什麼禪?還有哪一個?好像有三種?

弟子:我也不知道……。

林師:喔!一個如來禪啊!

弟子:那,這個是什麼禪呢?

林師:呀,我跟你講,好像是這樣:原來這些祖師禪,就是直接以心印心囉,就是他幫你開悟囉。然後呢,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沒有講話嘛,他們也是講了一點話嘛;對不對?然後,所謂「如來禪」,可能就是後來變成說去引經據典囉,就說:哦,你看經裡面講什麼、什麼。從真正禪宗來看,更隔層嘛;有沒有?更牽來牽去,牽了很多東西囉,呵。那,後來說「兒孫禪」,它意思是直接證量,他根本連講什麼話、開導你,都不用,他直接證量使你證悟了,這樣。

弟子:就是相當於馬祖那些,是嗎?

林師:對啊,對啊,對啊。

弟子:哦,所以就「管它有心無心」了。

林師:對啊,對啊。那麼,他那個時候連話都——不用任何話了,還有什麼「心」不「心」的問題?

弟子:就是相當於「大圓滿」了,是嗎?

林師:唉,你不要去牽密宗嘛,不要老是要這個東西跟那個東西、那個東西跟那個東西;有沒有?各有各的做法。禪宗的話,一個話都不講;你圓什麼?你叫什麼、叫什麼?對不對?真正「禪」,也沒有要有這個話;然後「大圓滿」,它說我即修、即證、即什麼……,它也連開悟都不用囉。你要去怎麼搞?不要想拉來拉去,你們很多問題都是這樣:這個是這個嗎?這個是這個嗎?其實你哪一個都還沒搞清楚。

弟子:是啊。

林師:你說講「大圓滿」,它說即修、即證、即什麼……,它連什麼開悟都沒有,跟禪又好像不一樣,因為每個人講法不一樣,你不用去給它說,這個是那個,那個是那個。你要能講清楚,哪一個是什麼,比較重點。當然囉,它們都是最後階段的了,你也可以在「唯一」上講,可以這樣講。是,是講說最後階段,但是各有各的特徵嘛。你不能混;混了,那你怎麼分呢?

弟子:我意思是問:祖師禪經常說「心」,這個「心」是「識」的意思嗎?就是那些阿賴耶識嗎?

林師:沒有,沒有。他講的這個「心」,就是說你這個有情的根本——那個叫「心」。他們那種講法都是「萬法唯心」啦,但是這個「心」不是心、物對立的「心」,而是說一切的根本。等於在講佛性,等於在講空性,只不過叫「心」而已。從有情來講嘛;因為有情來講、有情來講,喔,能夠顯一切,是我的「心」嘛。這個「心」也不是心臟的「心」,也不是腦袋那個的「心」,就是說一切的根本。一切的根本,佛法來講,就是講佛性、空性,這樣子;真如啊。

弟子:對,對,像陳上師經常講「真如、法界」,這些就包括心、物都在裡面了,是嗎?

林師:對,對,對;那樣的「心」了。

弟子:哦,所以我問,這個「心」跟「有心無心」……?哦……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這個「心」?哦?

林師:對啊,但是這個「心」不是平常那個心、物啊。「有心無心」可以說是有念無念啦,也不是那個「心」啦。不是念頭的「心」嘛,不是心念的「心」了,而是一切的根本的那個「心」啦。

弟子:哦,哦。謝謝上師!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養和齋            於加州

林鈺堂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校閱
二○一七年三月六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