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釋義

簡繁轉換 - 繁體

林上師講解
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應弟子疾呼之請,講於中國雲南昆明


真理無「我」。緣起即是無我,有我則不能生緣,無緣則屬頑空,並非真理。十法界各有其法界之緣起。了達其中無我,便可證得空性。
                                                             ——摘自《沐恩錄

頭一句話是說,真理本身呢,其實沒有「我」這個觀念,「我」的觀念是我們人造出來的觀念。那麼,「緣起即是無我」就是說,佛法裡面的觀念,一方面講「空性」,一方面講「緣起」。空性方面,它是說,沒有絕對獨立存在的東西,這樣就叫做「無我」。那,既然沒有絕對獨立的存在呢,那麼它——可是實在我們有看到種種東西,這些東西怎麼來的?它說「緣起」,就是說種種條件合的時候的一個現象而已。那麼,因為一切你看到是有的這些東西,是種種條件合的時候才有,所以只要條件變,它就又不一樣了。那,這樣子表示什麼?就是它不能獨立存在。任何東西不能獨立存在,所以,一邊講就是緣起,一邊講就是無我;其實是,真理的兩面。真理兩面,一邊來講,告訴你說根本上無我;一邊來講說,你所看到的所有現象,是條件的產物。

那,這一點來講的話,哦,科學其實也等於在講這個事情。所以,佛法其實是很合理的一個宗教;它只是跟你講這個道理而已。但是問題是說,你真的懂這個道理,而且照這個道理去做的時候,哦,你所能達到的是超出科學所能了解的;因為科學它必須從一些假定的,它也知道是緣起啊,但是它要研究,它要解釋啊、什麼,它就要說,哦,假定在什麼條件下是怎麼樣子。但是,佛法是跟你講說,哦,這些假定都還是你在假定,真正的現象沒有人可以去控制的。大自然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我們控制的某個範圍內得到一些結果,弄來弄去、弄來弄去,而且等一下出現一些問題,是為什麼?因為有超乎你能控制、你能了解的東西嘛。所以,佛法它有超越一般的世間的學問的地方,就是說它是徹底地說是緣起。

那麼,「有我則不能生緣」啊;它是說,你要是認定什麼是「我」的話,那麼,這裡有一個什麼問題?它所謂「不能生緣」,它的意思就是說,那你就認為是說,哦,一定是有什麼東西是——其他條件,它可以超越其他條件的。那麼,這樣的結果呢,就會使得本來是緣起的東西呢,受到這一點的限制,而不能如實了。這裡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心裡有一個想法,哦,我希望怎麼樣,哦,我記得怎麼樣;你有這些執著的時候,那麼,實際上環境情況已經變了呢,你會看不到的,你盲目的;或者你強求說,它要變成甚麼樣子。所以在這裡面呢,這個真實的緣起你看不到的。你變成在那裡盲目地想要去做超越實在的情況的事情,這是你苦惱的根源囉。

但是呢,有的人說,哦,一切並不是因為因緣所生啊;它怎麼講,這裡我不知道哦;就是照這裡講,它是說,你如果否定這些因緣的話,會變成什麼?那麼,你所講的空性就不對了,因為它變成「頑空」。它屬於說,它把一切都認為說,哦,你不要著相;它就——你講到任何有相的東西,它都說,這個跟我們空性不合;你著相了。那時候你陷入的是一種執著於說沒有任何相。那個不是空性的本意嘛,空性的本意只是說,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獨立存在的,而不是說,你一定要把什麼東西,明明有的,你要把它說成沒有的,才叫做「空性」;那是錯誤的。所以,這樣的話,就不是真理。

那麼,「十法界」是什麼意思?就是,六道囉,再加上四聖,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十個層次的呢,它會變成這樣的層次,是有它的緣起;就是說,它是某種條件下的產物。為什麼成佛?哦,歷劫修行啊、能夠利他啊、能夠無我啊、什麼,它才有那一界的出現。為什麼墮到最底下的地獄去?因為一直不斷地貪瞋癡,造很多惡業的結果。但是呢,雖然有這種種、種種不同的層次的差別,你只要了解說,每一層次都沒有「我」,就是說沒有絕對不變的,即使墮到地獄,他只要因緣上努力,他也可以成佛去。即使成佛,照講成佛是不會說墮落的,但是這一個條件,要是有什麼地方不圓滿,欸,也可以這樣墮落;等於是這樣講。當然囉,教理上它是分為說,哦,一個是絕對超出輪迴的,不會有那個事情的。但是,這裡面是在講說如果你真的了解它是緣起的話,因為佛也是相對於眾生來講,所以給你一個目標去努力而已啊。那麼,它要告訴你說,有可能你最後完全解脫,不會再輪迴哦。但是這一切呢,都還是因緣所決定的。所以,因緣所決定的,如果因緣有變化,哦,也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不能說佛就一定永遠怎麼樣;那樣子講是對佛的觀念還沒有徹底地了解。

所以我在講那個《金剛經》的那個,我說〈金剛經要旨〉那一篇裡面,我就讀了以後,我說,欸,《金剛經》很徹底啊,它把世間的東西啊,然後到佛法啊,到佛法的果位啊,什麼它都跟你講說,就是這個東西,並不是什麼這個東西。為什麼說不是這個東西?因為它沒有絕對這個樣子,它只是叫做這樣而已。它這樣講了整個呢,我發現它少講了一個,所以我說〈金剛經補綴〉。我說:「佛,即非佛,是名佛」;就是說,實際上連它所謂的——它這個好像是不好意思去講清楚;其實真正講,佛也還是沒有獨立存在的,也只是一個名義而已。所以,你要是真的了解這樣的話,人家會說,欸,你為什麼叫做什麼「金剛蓮華佛」,什麼、什麼?欸,有這樣了解的人,被叫也沒有關係啊。在我來講是一個名字而已啊(師笑) ,我沒有認為我有跟誰特別啊。我跟任何人我都是一片——很恭敬、很和好;有沒有?一點架子都沒有。因為我沒有想說,哦——我有什麼了不起;這樣地,你叫我什麼,都沒有什麼關係。就像陳上師有英文小冊子,裡面他也是這樣子講:「你叫我多好的,我也是說好;你叫我很壞的,我也可以接受。」「無我」是這個樣子;就是搞清楚只是一個名字,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它說:「了達其中無我」;你要是對一切緣起了達,那麼,你當然變成可以證到「空性」。那麼,這裡的「了達」,不能只是說思想上了解,就是你徹底地通達的話,就是要在所有的言行、所有的生活裡面,都是那樣子,才有可能

智慧兩大範疇:
(一)圓融法性
(二)差別法相
                                               ——摘自《沐恩錄》

那,再來一個呢,它寫說,智慧有兩個大的範疇囉。一個是「圓融法性」,一個是「差別法相」。這個,它的意思是這樣子啦,就是說,你要了解佛法的這些東西呢,它在講的時候,一種方面呢,叫做「差別法相」。就是說,它給你分別得很清楚,它說這樣跟那樣為什麼不一樣,詳細地給你分別,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妙觀察智」那樣,或者「大圓鏡智」;有沒有?一切看得很清楚,能夠分別——哦,這裡有很微細的差別,但是還是有不同、什麼,都能夠講清楚;因為你要是講不清楚,你到底在幹什麼?對不對?人明明有那種智慧,一定要講清楚。但是,一般的人呢,就是說他一講清楚了,他被這些分別限制住了;他就執著於說,哦,這個這樣、這樣、這樣……;但是實際上,一切是緣起的話,一切是不斷在變化。而且,我們佛教所謂的「緣起」,它是「法界緣起」啊,它沒有真的哪一個東西有什麼範圍在。

它這個東西就是說,我這裡做,看得到的影響可能就只有這麼一點點。比方說我現在講的,看得到的只有五、六個人在聽;欸,可是呢,錄了音,也許筆錄了,也許上網了;哦,將來慢慢、慢慢,這些話不曉得多少人聽到;多少人聽到,影響不曉得多少人;有沒有?佛法的觀念是法界緣起,不是任何人心裡想的那個小小的範圍限制住。像剛剛那個人來,我給他一個有網頁的卡片啊,什麼;哦,他這個人去了,也許這個人受到影響,他又會告訴別人啊;哦,不曉得又會影響到多少去;整個法界緣起就是這樣。那,你若知道這樣的時候,就是說,你一方面分得很清楚呢,另一方面呢,你要能夠不被這些分得很清楚的觀念把你綁住了;為什麼?你了解說法界緣起,你想,不要說整個法界,整個地球多複雜。今天昆明的天氣其實是全球天氣的結果,而且不是現在全球天氣的結果,而是從過去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氣候這樣變化、變化、變化……,變到這一秒的時候,它是這個樣子而已。

整個法界緣起是那麼複雜的,你要是了解這樣子的時候,你就要學會說,哦,不被這些眼前所能看出來微細的分別,這些點點滴滴的把你限制住了;而是需要另外一邊,就是圓融法性。就了解說,哦,這些都是一時的現象,如幻如化。它本質上呢,都是你的經驗,本質上根本都是一件事。就是說,痛苦啊、快樂啊,好啊、壞啊,什麼,欸,其實只是你的經驗,好像有時候演這台戲,有時候演那台戲。而且這些東西,其實它是整體的,分不開的,只是你心裡在想說,唉呀,要是老是好,就好了,我最好都不要有壞的;只是你這樣子在難過而已。你要是看清說,哦,你活一輩子,從你能夠感覺事情,到你死掉,其實,它本身沒有起過什麼真的變化。因為都不是抓得到的東西嘛;好,也是過去了;壞,也是過去了;你要抓什麼?所以呢,你要真懂,真有那個佛法所謂的「智慧」的時候,你一方面也要能夠分;不然你說,哦,這個人你怎樣講才能夠使他了解佛法,那要你有那種分別的智慧嘛。但是,圓融的智慧就是說,你不能說,哦,我老是要挑這種,一講他就通透;一講,總是不懂的,我就不理啊;那也不對。你要圓融的,你也要一方面知道他不同,一方面你知道怎麼樣子,你都是——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跟你都是一樣,都是一體,都是有情。所以呢,要看怎麼辦——能開導多少,算多少;有多少機緣,就接引多少。所以,這是對這個的講法哦。

慈悲修法
(一)為生緣慈悲
(二)為法緣慈悲
(三)為無緣慈悲
(四)為同體慈悲
——摘自《沐恩錄》

然後說,慈悲的修法哦,它分為——就是慈悲有四種哦。一個是生緣的慈悲,一個是法緣的慈悲,一個無緣的慈悲,一個同體的慈悲。那麼,大概陳上師講,他是說,你修法是這樣,一層一層不同啦。頭一層就是生緣悲;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都了解說,哦,我們都是一樣,都是有情;有情呢,你喜歡好的,你怕苦啊,但是呢,你對你的經歷、境遇完全沒有辦法控制。所以你一生就在那裡煎熬啊;一方面環境的壓迫啊、遭遇啊,一方面你心裡的要不要啊、喜歡不喜歡啊,交織在一起,所以你很苦。所以,這個生緣慈悲就是說,了解說大家一樣,都是有情。我的苦,就是他可能遇到的苦;他的苦,就是可能我遇到的苦。那麼,都是沒有安穩的,都是會慢慢老、死、病啊、什麼,都是苦,這種叫做「生緣慈悲」——體會了說,都是有情,所以都是一樣。

然後叫做「法緣的慈悲」囉;法緣慈悲就是說,你頭一層呢,你只是好像說同情嘛——你跟我一樣、跟我一樣;可是你也沒有辦法啊,你也苦,我也苦啊;我救不了你,你也救不了我(師笑)。那個層次的話的慈悲,只是這樣子。法緣的話,就是說,哦,我們知道佛法是真的能幫助你離苦得樂,徹底解脫的。那麼,看到其他有情說,哦,你還不懂這些,所以你繼續在錯誤裡面打轉;「我執」是一切苦惱的根本,你只在加重我執,你不懂得要修「無我」,你做出很多為了利己而害人的事,什麼、什麼,將來更苦,什麼。哦,你這些經過佛法教導的這些,你都懂了。然後,你現在的慈悲就是說,我要怎麼樣幫他呢,也了解這樣,使他能夠避免犯錯,而且能夠走上解脫的路,終於得到解脫;這樣叫做「法緣的慈悲」了。這就跟不知道佛法,只是領會了說大家是一樣的,又深入了一層。

再來說「無緣的慈悲」囉;無緣的慈悲就是說,這個人已經修得很好,修到什麼呢?他已經心都超越了說,任何因緣哦。因為一般,比方說你開始修佛的話,他都是在想說,唉呀,我要怎樣勸我爸爸念佛、我要怎樣勸我媽媽念佛、我要怎樣讓我孩子也念佛,想來想去,還在「我」裡面,都要跟「我」有關係啊。或者,都是我們這一派的,都是我們這個佛教會的;就是說,還是在「我」裡面。所以這個慈悲呢,雖然他已經知道用佛法要來救,還是很有限。而且,還是不能真的救;為什麼?你對哪一些人特別好,你就對別的沒有辦法特別好,因為你哪有那麼多精力啊?你沒有辦法平等;你一定要有什麼——跟你有什麼關係,你才去弄。那麼,這個呢,你自己也不圓滿,也沒有辦法真的救別人,因為別人也感覺出來,哦,這個人只是想他家裡、想什麼,還是沒有真的出來。

所以,「無緣(的慈悲)」就是說,你自己要深入到說,你這個人真的沒有說,我特別非要誰、非要誰,都平等看待。至於自己的小孩呢,也不急著說非他馬上會;為什麼?我只要佛法對一切人平等的給呢,佛法會在世間,他就有機會。他學佛,一定要他自己覺得人生苦囉,我要找藥囉;不然,你能逼他嗎?你逼他更糟;他以後會說,佛法這個東西是很討厭的;他心裡一個成見,他以後就不要了;還有的被逼到變別的教去,都有了。所以說,這反效果,你幹什麼?就是缺乏智慧。你要能夠把家人看成是一般人,他只是一個有情,他有他的條件。他條件還沒有成熟,因緣沒有成熟,你怎麼搞都搞不來的;你白費力氣。你要是能平等地傳的話,欸,沒有特別對他,欸,已經先救了幾個因緣成熟的人。然後,這些因緣成熟的人再影響、再影響;哦,正法越來越多人知道,你的小孩將來需要的時候,還有正法。你整天跟他纏一個、纏一個,你也不解脫,他也不解脫;你在搞什麼?

噢,那麼,最後說是「同體慈悲」囉,就是說,前面那個呢,是做到說,哦,知道要平等普渡囉,無緣囉,就是沒有特別的關係,都一樣,也不注重特別的關係囉。最後呢,他這個是深入了;深入的時候,比起以前的那個生緣慈悲呢,以前生緣慈悲呢,好像是說,啊,我瞭解了,我同情了說,啊,我們都一樣,啊,苦命的人啊;或者說「同舟共渡」的人啊,環境一樣嘛;那種瞭解而已。同體慈悲呢,他證入了,他已經證入說,真的是跟一切一體。那時候的慈悲,那就是最深的了。能夠證入同體的話,他那個慈悲就不只是化為言行、什麼,而且他真的有神通功德,可以去救渡了。哦,這樣子。

 

吉祥圓滿

 

林鈺堂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校閱
二○一七年三月一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