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基礎

林鈺堂



一九九三年七月六日
以英語及華語講於馬六甲密宗白教中心
筆錄:陳振殷居士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密宗的基礎」。要講這個的話,先要講一下密宗跟顯教有什麼分別,還有他們到底有什麼關係啊。因為不了解的人甚至懷疑說密宗到底是不是佛法。先要講說密宗跟顯教有什麼區別。如果我們看起密宗的修法的話,你會發現說,第一點他們怎麼有那麼多佛像,而且其中很多佛像跟顯教的又那麼不一樣。顯教的每一尊都是很清淨,很慈悲的樣子;怎麼密宗有的臉好兇,有好多個頭,好多個手,怎麼有的還抱著太太呢;這是幹什麼啊。顯教說不要淫,這是怎麼搞的啊?然後,密宗的修法,又說要觀想,觀想裡面又說你把自己想成是佛;這也跟顯教很不一樣。又有修氣功,然後甚至說修雙運。那麼你修雙運,從顯教來看,你是不是犯淫戒?所以很令人迷惑。如果完全不懂的話,你看到這麼大的區別,你真的會想說,哎呀,是不是外道冒著佛教的名字來做這個事。

從我們顯教來看是說,你應該不要有嗔心,你應該不要犯淫。為什麼密宗的佛像這麼兇,又獠牙,又牛頭,然後又當著大家抱著太太,還要你拜他們,這些都太奇怪了。我現在就要解釋說,為什麼外表看起來這麼不一樣的,其實郤是跟顯教的小乘、大乘都有關連,並且是一致的。首先要說明,為什麼密宗跟顯教是一樣,是有關連的。

我們看到的雖不一樣,實際上有什麼關連呢?第一點,就是說,它基本上還是說,世間是苦、無常、無我;這些基本的教導是完全一樣的。密宗的教導除了我們剛剛講的無常、出離、這些小乘的東西,還講究守戒。然後大乘最根本的菩提心,密宗也是完全提倡的;我們修行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這也是完全都照佛的教法。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道理,表現在修法上又看起來那麼的不一樣呢?在這兒我們要解釋他們的關連的時候,就要回到基本的哲理上來講。比方說,顯教的〈心經〉有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你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的話,你不能說,只有這個範圍內是空性;空性沒有範圍,應該什麼都是空性。如果空性是沒有範圍的話,你說啊,我這個人只能在好朋友裡面的時候就守規矩,遇到壞朋友,我就跟著去了,那麼這樣對空性的參究還是不透徹。你若真的懂空性,不但是跟著壞朋友,不會被壞朋友帶走,還能夠跟壞人交朋友,把他改成好的,纔是真的活了;真正通達的話,是要這樣子。

也就是說,我們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菩薩、真正的佛,要調練自己,不但是在任何情況裡面,都能夠得到自在,而且在任何情況裡面都能夠幫助別人,引導他走上佛道。有了這樣的了解,再回頭來看顯教的修行。像在小乘裡面,它很強調說,你要出離,你要清修啊。結果有的太清修了,有的說,我修的就是不看女人。他就是要清淨啊。這樣子一來,他就沒有辦法幫助女人得道,因為他已經避開她們了。真正的佛不會說我只能修到這裡,我遇到那個我就沒有辦法了;不會是這樣的。

在大乘裡面,都是教說要很慈悲啊,所以你看每一尊觀音都是像媽媽一樣看著你。可是,仔細想想,大乘裡面也有教說,不要著相。不要著相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那個心要是真慈悲,你不一定說,只有堆著笑臉才是慈悲;做爸爸的生起氣來打孩子的時候,並不是沒有慈悲,他是覺得你這樣不聽話,若不這樣子處罰,你總是不聽話,那將來怎麼辦呢?孩子都變壞了。所以打的時候臉很兇啊,心郤是慈悲的。所以真正通達的話,慈悲不一定說都是要笑著臉才是慈悲啊;這纔是真的活了嘛。

在密宗裡面有些佛像是很憤怒的,為什麼?因為他就是要教化那些邪魔的。他也希望邪魔能夠被感化。邪魔你要是笑面去,他就是不受教化,你就要打他一頓,教訓他。但是佛心裡是慈悲的。你要是了解這樣的道理,那你就知道囉,我們不要光被這些表相騙了,說這麼兇的臉就是沒有慈悲。那是我們錯了;他心裡是很慈悲的,想使邪魔也能走上佛道。他那個慈悲也許比老是笑臉還更大啊,他不怕你誤會他;對不對?如果怕你恨我,那我就不對你兇了,但是結果你就不能變好了。

就是在顯教裡面也有高成就的,他修到最後的時候要做一些惹得一般人誤會的行為。比方說,襌宗得到達摩祖師真傳的二祖,慧可大師,他是出家人。他到最後,又是出家人,他郤去賭場,又去妓院。人家當然罵他囉,說你這傢伙太不像話了。可是他跟人家講說,不是的,我是在調我自己的心啊。因為他修行到最後關頭,他必需到那種場合去考驗自己,是不是在那些地方還真的有解脫。這就是表示說,雖然顯教裡面沒有這樣講,他要是真的修行程度高了,他做的就等於是密宗在講的這些。

這並不表示說,我們現在只要有位喇嘛給我們灌頂,我們也是密宗的人了,就可以開始去任意來了,不是這樣的,因為他那是修到很後面的事。密宗裡面也是有很多戒律很嚴格的。你真的到達什麼程度,你才可以修什麼程度的事情。就是說,他是要先有小乘、大乘的訓練做基礎,就等於說游泳池裡面,已經練到了救生員的資格了,接著才練習說,到河流裡面啊,到海裡面,到有大浪的海裡面啊,都慢慢的可以去試試,你才不會沒頂,才不會淹死。如果你根本游泳還不會的,你說我今天就要到大風浪裡去,你還不糟糕嗎?所以你若是要修密宗,你需要很了解,它那個一步一步修行的次第。它那個規矩是很嚴格的,不可以越級亂跳。

在顯教裡面,當然也有教你持戒,這些是管你身體的行為啊,但是整個的哲理主要是強調在心的上面調鍊,就是說,講空性的道理啊,講我們要發菩提心啊,這一類。那麼,如果講到修身呢,除了行為以外,最多只是說,呼吸的時候,注意那個呼吸來幫助習定,這樣子而已。但是,到了密宗裡面,它講的除了顯教講的這些心的道理以外,在身體方面,它就講說,要修氣、脈,修什麼氣功啊,然後甚至修男女雙運。這在密宗來講等於是一種高級氣功的修法,而且它的目的是藉這個來見到法身的光明。

顯教跟密宗當然都是佛的教法,當然都有佛的加持在裡面。但是,在密宗裡面,那些上師們,那些喇嘛們,他們如果是經過正式的、合格的灌頂而且本身戒律守得好的話,就有帶著一些佛、菩薩在證量上直接給人加持的那種力量。

要了解密宗跟顯教的關係,一個方法來了解,就是說它是像說有小學、中學、大學以及研究所的層次。另一個方法就是說,我們一個建築啊,它有基礎,然後,才有第一層、第二層,這樣慢慢高起來。那麼在這樣的比喻裡面,最基礎的地方呢,大家一樣就是小乘教的無常、出離、守戒這些,那麼再上來高一點,就是說懂空性的道理啊,發菩提心啊,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一些,以這些為基礎。那麼到了最上面才是密宗的東西;為什麼呢?

我們人的身與心是互相影響的。身體不好的時候,你心裡很難輕鬆啊。你要是有顯教的基礎,那麼你平常已經是做好人;當你來到密宗這階段的時候,它是希望說,短短的這一生,你就能成佛。那麼這個時候要使這個進步得快,就不能光是修說行為上要怎樣。那一些都比較是外表,就是說,除了你心裡要懂得空性的道理以外,它還教你怎樣修身體。它就教你應該怎樣觀想來修氣、脈,甚至用到雙身的修法使你身體的改變能夠加快,使得你能從以前身體的種種糾纏中很快的解脫出來。

在顯教裡面,我們當然也說,大家都是本來清淨,本來就是有佛性的,但是,我們現在不是佛,所以我們是向佛學習,佛是我們將來成就的目標,並沒有說,我們現在就是佛啊。密宗的教授則是說,因為這些上師的加持,你現在已經變成是佛的小孩了,你是等於剛生出來的佛子一樣。只要你好好的照這些方法修,你就會漸漸長大成為完全的佛,它有不一樣的想法,所以就教你觀自己就是佛。

你如果沒有好的顯教的基礎,修密宗的法變成很危險;為什麼?你這個人要是沒有先修把我執去掉,一來就是說,「我就是佛」,那就糟糕了。你就變成很傲慢啊。你遇到別人就想說你怎麼沒有給我磕頭?這樣不是密宗修自己是佛的用意。密宗修自己為佛,是讓你更能夠忘記原來世間的這種人我對立的種種恩恩怨怨的事情,而能夠更謙虛、更有菩提心去為大家服務,這樣才是密宗教說觀自己為佛的意思。

同樣的,你如果不是有密宗的氣功的好的基礎,修到一個程度,那麼密宗的雙運法就變成你可以行淫的藉口了。這樣當然也不是密宗的意思,因為它的意思不是鼓勵你去放縱,而是說這個人已經心很清了,但是他如果沒有經過這個考驗的話,他在沒有碰到這個問題時是清淨的,一碰到,他又退步了,那樣子是不行的。他必須在碰到這個問題時還是能夠清淨,纔是真的解脫。所以,一定是一步一步,這個基礎要很穩啊,纔能夠修上面的事。

這樣子你就可以看到說,密宗在表面上,你若不懂的話,看起來跟顯教很不一樣,其實並不是不一樣。它們基本的教法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就是說,當你走到極端的時候,你必須要在那些顯教根本還不談的,等於是故意避開一樣的,那些情況啊,都能夠徹底解脫,你纔是真正成佛了。所以,它不得不有這些做法、這些修法啊。

那麼由此看來,我們就可以了解說,到底什麼是密宗的基礎啊,就是顯教所教的這些啊。所以我出來講經的時候,也都是跟大家講這些。例如我們昨天講的「無常的覺醒」;跟你講說要念佛啊。因為你要是這些基本的顯教的修行根本沒有做好,你就修到後面的密法去,那是很危險的。如果你把基礎的做好了,時候到了,你自己會有感應,你就知道說該去學密宗啊,要跟那個師傅啊。

你看啊,在西藏他們可以算說,全國都是修密宗。可是實際上有的老人家,一輩子就只是念六字大明咒「嗡媽尼悲咪吽」。這就跟我們念佛一樣啊。也就是說,並不是說修密宗就一定要修到什麼法去。你若對密宗有信心,但是,比方說,目前那些高深的修法還做不來,那麼你也可以專念一個咒,就像念佛這樣,專念六字大明咒也可以啊。但是你這樣子做,這種基本的做得安穩了,將來要是時機成熟了,你進步了,你這個人真的守戒,發菩提心啊,什麼都很好,無常、出離,你都做到的話,那麼你就有可能有感應啊。你會知道說該去學密宗啦,該拜那個師傅啦。時候到才做就安穩了,不用急啊。

你要是現在已經進入密宗了,那麼聽了這個演講,你就知道說真正密宗的基礎在那裡。你不要急著說,我要找那一個人教我什麼大法啊。那是不對的啊。你應該先看看說自己顯教小乘、大乘的基礎夠不夠。不夠的話,你要去學。至於密宗本身的修法,除了念一個本尊咒做為基礎以外,西藏密宗每一派都是說要先做四加行打基礎,就是做大禮拜、供曼達、念百字明、念四皈依,這些每種要做十萬遍。現在很多人喜歡領灌頂,而不喜歡做這些功課。這樣子是不行的。修行需要踏實的做才會真的得上面的東西啊。沒有說小學還沒畢業郤可以進研究所啊!


問 答

一、問:女人修行可能即身成佛嗎?

答:顯教大乘的經典,大多受當時印度社會體制的影響,而有輕視女身的意味。然而在《佛說海龍王經》內,郤記載龍王的女兒寶錦公主,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授記,將來可以成佛。密宗則對父佛與母佛平等尊重,把密法雙運視為是智慧與慈悲的平等聯結,圓融合一。母佛就代表智慧;父佛就代表慈悲;他們在一起雙運,就表示慈悲跟智慧的圓融合一。成佛的時候分不出那一個是男,那一個是女,他們是一體的,所以成佛也是一起成佛。這樣說來,當然女的也可以即身成佛啊。而且,密宗裡面有修以母佛為本尊的。那都叫她母佛了,她當然是成佛的囉。

二、問:如果過去生有很多很多惡業啊,那麼是不是可能完全消掉?那麼是不是需要閉關或者用其他什麼方法來消掉這些惡業?

答:第一個,當然是可能消掉,否則我們那有可能成佛,也不可能說超出輪迴啊。至於說消業的方法,當然精進修行是很好囉,但是這件事是這樣子,就是說你應該照著佛法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持咒、誦經、禮佛、拜懺……所有的法皆可消業,增福慧。精進是好,但是急不來。

三、問:到底什麼是成為正等正覺啊?

答:嚴格來講,除非是已經成佛的人,實在沒有辦法跟你講,這是怎麼一回事。那已經成佛的人呢,又講不來;為什麼呢?因為語言有限,而那個真正得正覺是無限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佛教我們的這些道理,可以跟你講說,用我自己的了解來講,就是說,一個人成佛,成正等正覺的時候啊,他就是完全忘掉了主客的對立,就是跟整個的宇宙融為一體,而且這個宇宙不是說我們腦裡想的宇宙,因為,它是甚至超出我們的感官限制,所以是一個無限的一體。

四、問:你講這個,我想很少人可以懂啊。

答:對啊,當然很少人可以懂。但是呢,我們可以想到的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在有限的狀況,那如果最後成佛是一個無限的狀況,那麼我們要怎樣去趨近這個無限呢?有兩個原則:一個就是說,我們要學開闊,一個就是要學說我們不要執著。那這樣我們就可以從狹小的變大去囉。那麼這些原則要怎樣來實修呢?一個方法就是照佛教我們的方法來修,因為他是過來人,他已經從有限回到無限,他知道怎麼走,那我們真的照佛法修行,慢慢我們有些經驗說,以前我們不能有的一些感應呢,現在有了,而且這些感應往往超出我們通常感官的範圍。到那時候我們就知道說,佛教的並沒有錯啊,背後是真有東西的。

五、問:一個人,照你這樣講,成佛囉,他是不是跟普通人很不一樣啊?

答:是會有不一樣。

六、問:那麼這樣講的話,這個人求成佛,是不是只是滿足他個人的願望?

答:不是這個樣子。在發心學佛時便是瞭解眾生皆有生、老、病、死等輪迴之苦,而求証正覺,以便自利利他,使所有眾生皆得究竟解脫。如果不是這樣發心,便不是求成佛。況且成佛的果德並非向外尋求而得到,只是回到本有的純真。

七、問:是不是一個人因為做過太多壞事,良心不安,所以才會要學佛,以求自己心安?

答:那當然可能,有的人信佛,只是為得自己心安。但是,他那樣的話,是不能成佛的。

八、問:是不是有的人拜佛只是和拜神一樣,求東求西?

答:是的,有的人只是把佛當成一個神一樣,就是說來求佛啊,給我這個、給我那個。但是,這種求個人的福祉,並不是佛要教你的啊。佛雖然要教你的不是這樣,他是那麼慈悲啊,你來只是想得到好處,他還是收你啊。因為他收你啊,慢慢你跟他接近久了,他希望你有機會覺醒說,那樣只求個人的福利也沒有什麼意思啊,還是可以學到求成佛。

九、問:一個人如何修行才會有舍利子?

答:舍利子是在修行人的身體裡會產生的。但是舍利子並不是說只有佛法裡面才會產生啊;只要有定功,就會產生。所以,道教的修行人也會有舍利子啊;印度教的也會有舍利子啊。甚至沒有修過襌定,但是他人很好的,也有的有舍利子。一般而言,是久修定功,有相當功力,才會有。

十、問:遺體燒化以後,骨灰裡面有舍利子,是不是就証明這個人得解脫?

答:不是啊,印度教、道教的修行人一樣可以有舍利子。但是照佛法的了解來講,他們最多是在天界而已,還是在輪迴裡面,並沒有得解脫。

十一、問:那麼為什麼我們都在供奉舍利子?

答:那是因為你覺得稀有啊。還有定功也是不容易,應當尊重。至於佛法大修行者、成就者的舍利,則為其色身之代表,禮之可領其加持。

十二、問:一個開悟的人死後火化的時候,是否一定有舍利子?

答:不一定。如果從沒有舍利子就推說沒開悟,便犯了「著相」的錯誤。能夠看到舍利子還是要有緣。就算這個人是成就了,你燒他的遺體,能不能得舍利子,還要這些來看的人跟他有看舍利子的緣,才會有舍利子。舍利子可以無中生有,也可以忽然失蹤,不是像世間的東西,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同一個舍利子,不同的人看來也可以不一樣,有的人還會看不到。

十三、問:那我們怎麼知道某人是不是有開悟啊,有證量啊?

答:嚴格講,一般人當然是沒有辦法知道。除非你已有那個程度。可是通常的情況,就是說,這些跟他有緣又有修的人,可能在夢中見到啊,或者聽到天語,這是因為佛、菩薩要鼓勵人家有信心就會讓有幾個人知道,那這幾個人這樣講,就傳開了,大家就知道了。

十四、問:一個人死時聞到香味,聽到天樂,是否就表示超出輪迴?

答:這還是不一定。因為升天也可以有這些啊。陳上師的《文三集》中有一篇〈論往生的最低條件〉和這些問題有關,可以參閱。就是到最後能看到佛來接引,嚴格來講,還是不知道是否真實得往生,因為也可以是魔神變化佛形來的。但是呢,我們可以講的就是說,你如果在知道了佛的教訓以後,你一輩子好好的做人,照著佛法過一輩子的話,那麼你不用擔心說將來我一定要有什麼,才是往生啊。因為佛、菩薩是儘量要接引眾生的,你既然有照他講的做了,他為什麼不保護你?為什麼還讓什麼魔來騷亂你?那倒是不用擔心囉。而且,我現在跟你這樣講是根據自己修行的經驗。你不用等到那時候才有佛保佑。我們現在,比方說,閉一次比較長一點的關,到最後快要出關了,佛、菩薩就會加持一次啊。所以你不用等到那時候,他一直在照顧你的。那個加持來的時候直接有一個力量你會感覺到的,不是夢想的。整個佛法就是要教我們不執著,得解脫,所以,就是有好的感應,有瑞相,也不要執著。

十五、問:現在有那麼多人說他講的都是佛法,那我們怎麼知道到底要跟著怎樣做才是合於佛法?

答:基本上的了解就是說,佛法從古到現在,是教說:無我、無常、無執,所以要用這一些原則去檢查。我們即使很有心要照佛講的這一些來實行,也不一定就能在生活裡都完全如法。但是這種缺失是免不了的,大家就是在生活裡面學習嗎!

十六、問:如何分別瑞相與一般的夢?

答:有些瑞相並不是夢,所以你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分別一般的夢與感應的夢?通常就是說,如果是跟你平常心裡在操心的那一套有關的,往往都只是因為你在煩惱它,所以夢裡又出來了。感應的夢通常都是在你的心地狀況最好的時候才發生,因此往往是在你已經睡飽了,快要醒來的那一個時候來。你如果不知道說這是不是感應啊,最好跟那個修行久的,有經驗的人談啊。就是說,感應的夢都是要問有經驗的人,纔知道怎樣解夢,不然你就照平常觀念的好壞來解釋往往是不對的。比方說,在夢裡面被打,照我們平常想,被打怎麼會是好事呢?然而如果是感應的夢,那是表示你修行「得力」,被打是得力啊。所以這就不能依照平常的感覺來解。我上次去台灣的時候,我給住陽明山的曾居士的一尊藥師佛的像開光啊,結果曾居士跟我講,第二天早上,他說他從來沒有這個經驗,他夢裡面就是早上快要醒來的時候就看到那尊佛像,往他頭上很用力這樣打一下,打得很重,但是他覺得很好、很舒服。那就是得力,就是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十七、問:如果我們把佛當成神一樣,向佛求啊,是不是有辦法使佛來滿我們的願?

答:佛是很慈悲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習性都不一樣,喜歡的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求的,只要不是壞的,不是要害人的,佛、菩薩總是會儘量設法滿我們的願。但是,他滿這個願,主要是要使你對他有信心。你知道有佛、菩薩這個事在,至少就不會變壞去,不敢做壞事去啊。然後他慢慢的引導你上進。那一種容易被佛、菩薩很快的使你滿願呢?就是說,你這個願不是為你自己好,而是為大家的好。這樣的願就很快會實現。

十八、問:那這樣子,佛跟神有什麼差別?

答:神能幫你最多就是說你變成他天國的子民,或者有的神會教你到說你也成為某種天神啊。但是,他還是不能使你超出輪迴,達到佛的解脫。只有佛呢,也許開始的時候是用滿世間的願望來帶引你,但是呢,他的目的是終究把你從輪迴裡解脫出來。也只有佛知道怎樣才能達到這種解脫。

十九、問:如果修密宗,四加行是不是很重要?

答:當然很重要。西藏密宗每一派都是說,開始要修四加行。為什麼很重要呢?因為密宗的修行是想要即身就要成佛。但是呢,你雖然現在有緣聽到密宗,有緣接受灌頂,可能其實你的業障還很多,很大,你的福報也還不夠,不能進修即身成佛。那要怎麼辦呢?佛、菩薩就給你特別的方法,要你做這些加行,可以消業,可以培福,這樣子使你這個基礎比較夠,你才可能真正進修密宗,而且可以成就。

二十、問:一個修密乘的人,如果他沒有顯教的根底,那麼他修四加行,跟念佛來說,是那一個會比較好?

答:如果沒有顯教底子,而已經領灌頂直接進入密宗了,那怎麼辦呢?你就不一定說要去持彌陀佛號,只要持你的本尊咒,但還是要做四加行。沒有什麼那一個比較好,還是要做加行。你如果一來就進到密宗裡,但是,你那一些無常,出離,守戒等等,要是沒有,就是說不只是理論上了解,你若不能確實做到的話,你修密宗還是不穩當啊。所以我都是勸念佛,就是這個道理。你要麼好好念佛,很安穩。你要真修密宗啊,也不是說你今天就非這樣做,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說你若要修到有成就啊,你無常,出離,這個非做到不可。你一定要全力投入。不然就會變成你又做,又沒有結果,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你要做,你就要有個樣子,就是要完全投入。不然的話,你那個基礎不穩啊,你那有可能進修那個很微細的東西,你那個粗的煩惱還放不掉,你那能夠解那個細的。

廿一、問:是不是佛教裡還是說有神啊?

答:這個問題是很妙的,所以要從兩邊來講。一邊是你要看那些經書的最後面,都是佛在咐囑說,正法流通交待給誰啊?不是有天龍八部嗎?就是有天神,有龍神,有鬼類的護法啊。雖然是這樣,並不表示說,佛說有絕對的神的存在。因為佛法的基本的教訓是無我,一切都是無我,所以他雖然有護法神明,他不是表示說,佛說「神是有個神我」。這一些是很難我們這樣就講清楚的。如果深入研究佛法的哲理就會知道此中的區別。

廿二、問:我們裡面很多人都相信有神鬼。

答:當然,但是相信有神鬼是一回事,跟佛法教的說,一切無我,並不是衝突的事情。他的問題是這樣子,就是說,你如果抓說,有個我,那麼就不能得解脫啊。因為你就是說,我這樣、我跟你怎麼樣,那這是沒完沒了的。但是,佛說「無我」,也不是說,這裡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他郤說沒有囉;那怎麼可能呢?但是這些我就不喜歡談,因為那個一談,應該要有哲學的訓練,慢慢去講,怎樣叫做「我」,然後才說「無我」。那要講半天還不一定能使人明白。然而有一個講法是比較容易,就是說,在實修上就是說「無我執」就是了,就不去執說,我怎樣,你怎樣啊,什麼事情都是不計較,過去了就過去了,算了,算了。這樣比較容易解脫啊。

廿三、問:有沒有可能邪魔化成一個佛、菩薩的樣子來滿你的願?

答:這是有可能的。正因為如此,佛法都是強調,不著相,不執著,一切要依佛法的基本道理來衡量,求解脫;而不是執著瑞相、功德,甚至不執著成就、證量。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回寶井清泉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