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懺悔文〉偈頌解說
林鈺堂上師開示
弟子敬行筆錄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
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復於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餘生,曾行佈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及請佛功德,願成無上智。去來現在佛,於眾生最勝,無量功德海,我今歸命禮。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願將以此勝功德,迴向無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諦融通三昧印。
如是無量功德海,我今皆悉盡迴向,
所有眾生身口意,見惑彈謗我法等,
如是一切諸業障,悉皆消滅盡無餘。
念念智周於法界,廣度眾生皆不退,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迴向亦如是。
現在要開始講的是〈大懺悔文〉裡面的偈頌,這是因為弟子敬行,他今年要出一本書叫《禮敬諸佛》,裡面要加入這一篇。那麼,他是說這個偈頌裡面,中間有一大段,是我以前講過的〈普賢行願品〉裡面的那一段,所以剩下前面兩段及最後一點偈頌——前面兩段那是前言——這個還沒有講;只要把這三部分講完,補上以前那個〈普賢行願品〉的解釋(弟子綿延所筆錄的),就已經完成這一篇了。那,他也發心要來筆錄,這樣。所以現在從前面的開始講,喔!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所有這一些,一切世界,這個佛法的觀念,是有很多很多的世界,所有這些世界裡面的佛呢,「常住在世」。因為佛都是已經證入法身,其實已經從我們一般生死裡面解脫了。所以他法身是無時無地不圓滿存在的。所以他是「常住在世」。這個「常住」呢,一方面當然就是說時間上沒有限制;他這個「在世」,是他任何地方都在的。「是諸世尊」,所以這些佛呢,「當慈念我」,是說請你要……,這個「當」字不是說「你應該」,而是說請你要慈悲的眷顧我。這所謂「當」,唯一能解釋的,應當的「當」,因為你是大慈大悲嘛,所以你自然就是會慈悲的眷顧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眾罪」,我於過去生,這「前生」,也不是說前一生而已,是說過去生了。「若我此生」,或者我這輩子。或者我以前輪迴生死裡面的,那他就說「從無始生死以來」嘛。那佛法的觀念就是說,你一有了「我執」,造業了以後,你就不斷地在生死輪迴裡面輪轉。也講不清楚到底輪轉多少次了。所以說「無始」,就是說無從追溯起來到什麼時候、什麼原因開始的。從這個沒有開始的時候,一直在生死裡輪轉以來,「所作眾罪」,這裡重點就是說,我這個「有我」以來,不管多少生,不管輪迴多少次,所有做的種種的罪業呢,而且這些罪呢是怎樣?「若自作」,有些罪是自己做的,有些罪是怎麼樣?「若教他」,自己去縱容別人做,或者,用什麼代價叫別人做的。「見作隨喜」,「見作隨喜」是說看到別人做,那麼「隨喜」呢,一種是什麼?你心裡看到他做的是壞事,你心裡覺得,誒,無妨呀!或者你說,哦,這樣好呀!比方說一個人是報復了,你也是存著報復心理說,啊,這個報復好。或者你公開讚嘆,你說這個人做這樣,你也覺得是好的。其實他做的是不對的事,可是兩個人,你跟他的偏見一樣,你也覺得是好的,這類就叫「隨喜」。有的你有表示出來;有的你沒有表示出來,可是重點是在你心裡,你是覺得好的。對人家做的壞事,你認為好的。那,這裡有一個問題了,比方說,我們看到有些人做了壞事,我們心裡也不以為然,並沒有「隨喜」。那我們是不是都要去跟他講,跟他指出來?這個就不一定了!為什麼?因為這個世間的人呢,如果他是能接受你的勸導,你當然基於菩提心,希望跟他講,開導他。但是,不一定是人家願意聽呀。如果這件事情是從佛法來看,是不合法的、不如理的,你管不完了。所以,你如果看到是不對的,但是,你考察那個情況,知道說這個,講也沒有用呀。或者你已經講過了,不再講第二、三次了。像這一類的,就不叫做「隨喜」了。雖然你也沒發表,可是你心裡知道說,這是不對的,可是機緣不成熟,沒有辦法講,那麼這不算說……,雖然你沒有講他,不算說你「隨喜」他。至於呢,這一部分是講自己做,或教別人做,或者看到別人做,心裡贊同,這是對罪業,如果你有過這些。
然後,另外再來呢?是說拿東西囉。剛剛是造業,做了壞事。這回專就拿東西,比如說,你看到佛塔囉,或者廣義的講,廟裡的東西,或者和尚的東西囉。什麼叫「四方僧物」?就是說,廟裡面公物,廟裡面的東西是屬於所有和尚的。所有這些產業,你自己給它拿一點,或者整個霸佔,或叫別人去想辦法把它拿來呀!偷呀,搶呀,或者「見取隨喜」,看到別人對這些佛法的東西,沒有得到許可,不該地去強取豪奪囉,然後,你又「隨喜」了,公開的表示,或者是心裡認為是這有什麼關係呢,它們反正也是用大家的,我們也來用,這一類的想法。那麼,還有那些罪呢?就是說「五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對僧團挑撥離間,使僧團不和等,五種極為深重的罪業)。「五無間罪」就是有五種罪,那個馬上會墮入無間地獄去。哪些呢?出佛身血、殺父、殺母……,這一類在佛法裡來講,一方面是說,你馬上會墮入那個無間地獄去,而且,等於說,還有一個觀念,是把你的善根砍斷一樣,等於是無可補救、無可懺悔的,這麼大的過犯。那麼,這些罪要怎麼辦呢?也是說,你自己做,你叫別人做,或者,你看到別人做,你隨喜呀,這一些都包括在你所做的重罪裡面,不是只有說,我曾親自做的,才叫做「你的罪」。連叫別人做,隨喜呀,都是你的罪業。那麼「十不善道」(由身所造作的殺、盗、淫三種罪業,由口所造作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四種罪業,以及由意所造作貪、瞋、痴三種罪業,共為十種惡業),「十不善道」就是殺、盜、淫、妄、巴結人家的話呀,挑撥離間的話……,這一類的算是壞的事情。你自己做,叫別人做,「見作隨喜」囉。那麼,所有做的這些罪業,而且這些罪業呢,它會變成「障」。就是使得你呢,一來是業障,因為做了壞事,使你就會遇到壞的結果,個人遇到壞的結果。另一邊的「障」是什麼?你做這壞事的「障」,是出於「我執」,出於「人、我」的觀念。那麼這樣子的結果,它是智慧上面,也是障礙。你在得到解脫證悟佛法上面,也都是障礙。所有這些罪業,其他所形成的障礙呢,「或有覆藏,或不覆藏」,這些罪業呢,有的你又把它掩蓋起來,你又騙人家,或者不跟人家講,或者「不覆藏」的意思是什麼?有的事大家都知道,也談不上覆藏,對不對?你根本也藏不起來。甚至你做壞事,你還很驕傲把它公開講說,哦,就是我幹的,我很英雄。這些呢,因為你做了這些壞事情,結果你應該要墮到惡道去了,或者到地獄,到惡鬼道,變成種種的畜生呀!「諸餘惡趣」,以及其他的壞的道。這個因為地獄、惡鬼、畜生,是個大的分類,實際上,嚴格來講的話,這個眾生品種這麼多、這麼多,哪裡是這個大分類就分得完的,所以它說會有種種惡的結果,然後轉生到那些地方去。那麼,還有是「邊地」,所謂「邊地」是什麼?離開有佛法的地方叫「邊地」。這個「邊地」意思是說離佛法遠啦,所以不能得到佛法的救渡。那麼「下賤」,就是說雖然出生為人,你這個地位很低,要做很勞苦的事呀,結果你沒有機會來學佛,這樣的意思。「及蔑戾車」(也作「彌戾車」,是梵語,翻譯即為「惡見」,謂毀謗三寶,不信因果的人)。那麼,所有這些地方,所有生到這些不理想的地方,那麼,以上所提起的種種罪業呢,現在都要來懺悔。其實,簡單的來講,啊!所有的佛、菩薩,你們慈悲的眷顧我吧!我現在要在你們前面來懺悔,所有過去曾經做過的種種不好的事情。那麼,不只是懺悔不好的事情,而且包括說,因為做了這些不好的事情,或者不好的念頭,使得我有了會受到的業報、罪障、障礙,我都希望能夠經過跟你懺悔,能夠得以從這些裡面解脫出來。
「今諸佛世尊」,現在這些佛、菩薩們,請你「證知我」,就是說,知道我是很誠懇在這裡懺悔,替我做證明。還有「憶念我」,就是說,不要忘了照顧我,不要忘了替我清淨我的罪業呀!不要忘了教導我,使我能從輪迴裡出來呀。「我復於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我又一方面請你們照顧我,一方面呢?我在你前面要說下面的話。為什麼要在佛前面做呢?就是說,表示我是非常的誠懇。因為在佛、菩薩前面,你不可能有什麼隱瞞,或者講不誠懇的話。所以我現在公開宣稱,表示我最大的誠意,我真心要這樣子囉。如果我這一生,或者「餘生」,這裡的「餘生」是說過去其他生。這一生或過去其他生,「曾行布施」,曾經有給過人家東西,或者幫助人家,做過什麼好事呀,「或守淨戒」,或者有守到佛法的戒律,這一條或那一條囉。甚至多小的善呢?曾經給動物一點點食物,「一摶(讀音:團)之食」,就是說手上一把,一點點東西囉。或者我有修過佛法的那個修法。「淨行」是指佛法所教導的行為,有照著做囉。那麼,所有這些過去所做過的這些好事,這些好事叫作「善根」,為什麼?這是因為有做過這些事,從這些事呢,就會有好的結果出來,它就像一個根埋在地下,從這個根呢,好的結果就會出來,所以叫作「善根」。那麼還有那些好的呢,「成就眾生,所有善根」,就是說,曾經幫助種種的有情呀,或者救命呀,或者給他安居樂業呀,所有幫助別人的,所有這些好的善行呢。「修行菩提,所有善根」,曾經在佛法上努力,所有這些好的過去的行為。「及無上智,所有善根」,就是說,還有在空性上有所了解,在這個慈悲上曾經有什麼長進呀,所有這些呢,「一切合集,校計籌量」,把這些全部合起來,「校計籌量」,就是把它算一算,如果能夠算的話,算起來總共得到是怎麼樣呢?「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要迴向到無上正等正覺。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說,了解一切有情、一切無情,都是無限的一體。那麼迴向這個事呢,既然都是一體的話,又不是說只有我成佛,或者,誰不可以成佛。要嘛都成一體,都成佛,也不是哪個不成一體,就不成佛。所以這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要一切眾生都成佛。就好像過去、現在、未來,所有這些佛、菩薩,曾經迴向過的呢,我也要這樣的迴向。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佛,他迴向來迴向去,他的內容,他的眼界、心胸,都是為一切眾生嘛。他不會說,我只是為哪一個,或有什麼偏私呀。他迴向來迴向去,總是他有什麼?哦,哪一個眾生有什麼不圓滿呀,我就要使他圓滿,使他究竟成佛。所以講來講去,可以說大家的菩提願都是一樣的。從根本上來看,都是一樣。只是盡量怎樣幫助眾生,使得所有的眾生都成佛。他們所做過的這些呢,我既然是想要徹底解脫的話,我只有這種願才能解脫。所以我也要仿傚他們也這樣想。
那麼「眾罪皆懺悔」,而且我們這樣懺悔,剛剛開始是說我自己過去怎樣怎樣呀,所有的罪呀,可是既然來懺悔,是為了使眾生都成佛,所以也不只是懺悔自己囉。既然我們從佛法上了解一切本來是一體的話,他們的罪,也就是我的罪。所以他們的罪,我也要替他們懺悔。「諸福盡隨喜」,所有的種種眾生,他們所做的任何好的東西呢,或者,看到別人有什麼好的品德,好的成果呀,我們也都為他們高興。有了這些基礎,就比較有希望早點得到究竟解脫。「及請佛功德,願成無上智」,還有呢,就是我們向佛請求的這種功德。請佛做什麼?請佛住世呀!請佛轉法輪呀!你求佛求什麼?就求他救渡眾生,對不對?請他常在這裡示現跟眾生一樣,眾生才能接近他,才能得到他的教導。那麼,這一些功德呢,「願成無上智」,我們還是都要迴向到自己,還有一切眾生,都有無上的智慧。什麼是「無上的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進入空性的智慧以後,沒有「人我」,沒有對立,那就是無上也無下了;就是這樣,超越一切。所以是「無上智」,沒有比它更高的。「去來現在佛」,過去、未來、現在的佛呢,「於眾生最勝」,在所有眾多的有情裡面呢,是最殊勝的,「無量功德海」,諸佛的功德,是像一個無可限量的大海一樣,「我今歸命禮」,我現在呢,皈依你們,而且禮敬你們!(以上為敬行所記。)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就是說,十方三世的一切「人師子」,「人師子」這個「子」的意思,是像孔子的「子」嘛。就是說一切的那個,一切人的上師、的師父啊,就是講佛囉!十方三世的一切佛呢,我現在以清淨的身、語、意業呢,「一切遍禮」,對每一個都恭敬的敬禮囉!「盡無餘」就是沒有一個例外了。所以頭一個偈,就是說敬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囉!然後這個,我都唸「行」好了,要分清楚再去查囉。「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這個它是說,由於普賢菩薩他的大行和大願,所累積出來的這個威神的力量,所謂「威神」,就是說,他這個功德巍巍呢,結果他就有不可思議的這種神通力量了。那麼,基於這種力量呢,就在所有的一切如來的前面呢,我們都,我們現在要來拜的這個行者,他就能夠都去到他們前面了。因為一切的如來,不可數、不可數,而且在哪裏我們其實也都不知道的,但是由於普賢菩薩的威神力呢,所有如來前面我們都可以出現了。而且這個是三世十方,就很不容易了,對不對?
而且不止是在一切如來前現一個身出來,「一身復現刹塵身」吶,就是同時呢,在每一尊如來的前面呢,這個不是只現一個行者身,而是一個行者變成剎塵,就是佛經裏面都有那個什麼、什麼多少劫啊,然後,喔,不是,比方說一個世界啊,這個世界都化為微塵哪,那麼多的數目啊、什麼,就是說不可數的那麼多的數目。欸,一身可以變那麼多身出來。而且如果這裏,嚴格講的話,他這個一身現那麼多身的話,照我來想,應該是也是不只於限說,就是一個形狀。有沒有?
弟子﹕哦,不同的形狀?
上師﹕也可以啊,為什麼不可以?它當然沒有講囉,可是就是說,應該他,他有能力去,變到所有如來前面,他為什麼一定現一個身?有什麼意義?沒有意義。所以他這個意義,應該是說這一身現成所有眾生來拜,這樣才有意義。
弟子﹕那就是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那種?
上師﹕不,不,不!那是他是為了救渡,他自己變成不一樣。對啦!可是這裏的意義是說,因為我們一個去拜就夠了,你現一億個同樣的來拜,有什麼意思?沒有意義。你要現成所有的眾生來拜才有意義嘛!你這一拜,就不是只為一身來拜嘛,對不對?所以說「一身復現刹塵身」,在我來講,就是說,你不但是你自己現在那裏,而且你就變成一切眾生,那麼一切眾生拜一切諸佛,才是有意義嘛,有沒有?那麼這樣子呢,「一一遍禮刹塵佛」,而且所有的這一些,變現出來的這些眾生呢,他因為你在所有的佛前面都現了這些眾生,所以每一個眾生也都在所有的佛前面都拜了,喔。
然後,「於一塵中塵數佛」,他說,就是在一塵那麼小的一個空間裏面,也有前面講的那個剎塵數的佛,也有數不清的佛在那邊,就是這些都在講很玄妙的。就是說,你看,其實頭一句的時候就已經十方三世的那個分隔的那個觀念已經沒有了。對不對?他說,喔,我都可以去拜了。已經那種不是說有哪裏去不到,或者是什麼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未來還沒到,我不能去啊,沒有啊!他頭一句就已經把十方三世的那個,通常我們時空的界限的觀念都打掉了。然後再來又講說,用普賢那麼大的那個功德的那個威神力呢,哇!不但可以到一切如來前面去,還可以變成代表所有眾生都在那邊,那麼所有眾生,就變成都拜所有的佛;而且再來,更進一步講說,怎麼樣打破時空的界限,就是說,你以為很小的裏面呢,都有數不盡的佛。那麼「各處菩薩眾會中」,這是意思是什麼?這不是各處,是各「楚」。它第一句講的是,一個很小的空間裏面就有那麼多佛了,數不清的佛。這一些佛呢,每一個,各個處於「菩薩眾會中」。就是不是只有佛在那裏,每一個佛又都是有無數的那個眷屬圍繞著,有沒有?那麼,「無盡法界塵亦然」,法界是無有邊限、無限的。欸,「塵亦然」,甚至你以為只是一個微塵的,這麼小的空間裏面,它也是無限的。「無盡法界塵亦然」,法界是無盡,塵也無盡。「深信諸佛皆充滿」,那麼我們相信什麼?說,諸佛充滿一切處啊。而且小小的地方它也是無盡。那麼「諸佛皆充滿」,就是說,所有的佛也都可以進那一點點裏面去啊。然後呢,那麼這麼多的佛,就是說不但是法界廣的地方無盡,而且法界最小的地方裏面也已經有無盡的佛。
那麼,這麼多的佛,他在做什麼事?「各以一切音聲海」,他各個喔,他發出的聲音呢,他在說法,他的說法呢,是叫做「一切音聲海」。就是他的那個說的法,多到好像是一個大海充滿了一切的聲音一樣。為什麼是這樣子?因為他要「普出無盡妙言辭」。他是為什麼?他就是,「普出」是平等的出來,對一切講啊。講什麼?「無盡妙言辭」。怎麼樣叫「妙言辭」?就是說,他能夠使種種不同的眾生呢,聽到以後,都對佛法或多或少有了解、知道,會想要去追求、想要去深入、去修啊、什麼。所以這些就很巧妙了,就是他可以有無盡的方便、出無盡的言說,來誘導無盡的眾生,這樣的意思。那麼,而且呢,除了我們剛剛講的那個化導眾生以外,他說「盡於未來一切劫」,就是不管將來任何時候,他呢,「讚佛甚深功德海」,這些言辭還另外一方面是什麼?稱讚佛的功德呢,是非常非常的深,像大海一樣。就是他的無盡妙言辭,一方面是化導眾生,一方面就是稱讚諸佛啦!為什麼需要這樣去稱讚諸佛?不是說,佛你需要去拍他馬屁,而是說你講出來說,佛有這麼無盡的功德的時候,眾生才心生羨慕、嚮往,想要去追求佛道了,喔。
那麼,再來是講我們這個修的人了。「以諸最勝妙華鬘」,以種種最殊勝的、美妙的花做成的這個花圈囉,喔,「華鬘」。還有呢,這些就是莊嚴囉,「伎樂」囉,種種的音樂啊、表演啊、舞蹈啊,那麼「塗香」啊,種種的香啊,還有「傘蓋」,就是莊嚴他的東西。「如是最勝莊嚴具」,像這樣最殊勝的、莊嚴的東西呢,「我以供養諸如來」,我用它們呢,來供養所有的如來。那,「最勝衣服最勝香」,就是最殊勝的衣服囉,最殊勝的種種的香囉,「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一一呢,都和像妙高山那樣的,就是有量那麼多囉。「妙高山」好像就是講那個叫什麼東西?我們平常講那個,那個宇宙的中心那個,叫什麼山?須彌,就是須彌山。那麼一切一一都像須彌山那樣子那麼多。「我悉供養諸如來」,上面一句是「我以供養諸如來」,就是我用這些東西來供養,現在是說「我悉供養」,這些東西呢,我完全的供養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說我有廣大的勝解心,就是能夠了解。什麼叫做「廣大勝解心」?就是能夠了解空性啊。了解空性的話,一切原來世間認為有限的全部變成無限囉,那,無限的話它當然廣大囉。那麼,因為我能夠了解空性呢,我深信說,一切三世諸佛呢,他們由於他們有普賢行願的這種威神力,所以呢,他們也都能夠普遍的供養所有的如來。那麼,所以這裏面呢,前面原來是講說,我以這一些來供養。那麼你以這些來供養,人家可以說,哎,那你有什麼辦法供養這麼多吶?你根本一個窮人哪,你唸一唸這個你就是供養嗎?它這裏解釋了。為什麼我能夠以這麼多不可勝數的好東西供養一切如來呢?是因為我了解,我了解空性,從空性裏我了解說,一切諸佛,他已經有那樣的功德呢,他能夠變現出這些,那麼他可以去供佛。所以我在講這些不是空話,是真的有這個事情。從空性裏了解說,諸佛的功德,可以產生我所想的這些,這麼多東西、好東西,一切供、供一切佛,這些不是我們在妄想,知道嗎?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就是說,我以往啊,造的所有的壞的業啊,這個以往就不只是這一輩子嘍,很多生、很多世囉,不知道囉。那麼,這一些所以會做出這些事情呢,是因為無始以來的這種貪、瞋、癡,這些習性囉,這些,癡的話就是無明囉,不懂得一切本來一體囉。那麼由於執著有我、有對立呢,有貪吶、有瞋吶、這些啊。那麼,跟這個「無始貪嗔癡」是說它的最早會發生惡業的是這些東西。那麼,造的惡業呢,是「身語意之所生」。就是說,身所造的惡業囉、語所造的惡業囉、意所造的惡業囉,這樣的意思。基本的那個因是貪、瞋、癡,但是造出業來,變成了一個惡業,是因為有身、語、意做出來了。身、語、意沒有做出來,還只是你心裏面的一些種子嘛,那個潛在的種子,還沒有。「一切我今皆懺悔」,所有這些咧,那麼就包括身、語、意的惡業囉,還有貪、瞋、癡啊,都懺悔了,都覺得說,啊!這個都是不好、不對,我要改了。而且懺悔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以前的不對;還一個意思是將來的不要再做,這樣兩個合起來才叫做「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那麼,十方所有的種種的眾生囉。「二乘有學及無學」,二乘的話,可以說小乘、大乘啊,或者聲聞乘、菩薩乘啊,通常是這樣,聲聞乘、菩薩乘。那麼「有學及無學」,「有學」呢,就是說,還在修道的上面;「無學」的,就是說他已經證道了,就是他已經證道了不用再修了,那個叫「無學」囉。那麼這裏面呢,就是說,你因為它都有那種道次第都有講說,證道幾果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什麼、什麼,種種講法,有沒有?那菩薩也有初地、二地、三地……什麼、什麼。那麼,「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他這裏是重點在什麼?從一般的眾生到聲聞乘、菩薩乘的這些修行的人,到已經有證德的菩薩啊、如來啊。如來的話就是圓滿證德了嘛!所有這些呢,他們做的任何功德,我們隨喜了,就是只要他做好的,那麼我們都是,「隨喜」就是說讚嘆了,說,哇!這個很好啊,我也為你的這個功德而高興啊、什麼。因為這種鼓勵、讚嘆也是很重要的。你比方說大家都說,這個有什麼好做呢?這個有什麼了不起哪?這種態度的話,就是另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說,啊!你真了不起,能這樣子真好。那麼使得大家都覺得這些東西,是很重要的。所以這裏面,你看,通常在講普賢行願的這些迴向,你看,它頭一個有供養了嘛。其實最上面是讚嘆吶。哦!敬禮。你看,頭一個是敬禮。對不對?然後再來有讚嘆嘛,敬禮諸佛,然後讚嘆功德啊什麼,有沒有?然後供養諸佛囉,然後懺悔囉,懺悔自己囉,然後隨喜囉,有沒有?通常講的那十樣,就是這樣子。
然後再來呢,「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說十方所有能夠作為世間的燈的,能夠作世間的燈的呢,我們佛法來講的話,一定都是說,引導他到那個什麼,引導他到菩提的,就是能夠徹底解脫纔是真正的明燈了。但是呢,比較起來,比方說,它能夠使他離惡向善,也算是一種燈了,只是照的範圍比較小,有沒有?什麼樣叫「世間燈」?我在解釋啦。就是說,它能夠照了使他離惡向善呢,這也是一種燈嘛。但是我們佛法嚴格講,我們希望的是說,能使一切世間都把它照明的呢,就是唯一的就是解脫的燈了。那麼,「最初成就菩提者」,還有呢,就是說,它這裏什麼叫做「最初成就菩提者」,我的想法是說,從最初發菩提心的,到圓滿成就菩提心的,這樣子。知道嗎?最初的,從最初到成就。
弟子﹕我以為一個人。
上師﹕不、不,種種人嘛!有的是初發心菩薩啊!對不對?不然沒有意思嘛!你哪裏去找一個叫做最初成就菩提的,不是,不是說只請一個人。
弟子﹕我以為同一個人。
上師﹕沒有、沒有、沒有、沒有……。他是說「十方所有世間燈」。所有世間燈這裏面包括說,最初發菩提心的,到最後成就菩提心的,種種這種層次的菩提道上的這些明燈啊,「我今一切皆勸請」。就是勸請所有的菩薩眾了,到連如來眾。「轉於無上妙法輪」,所以它這一個整句你讀來,它重點它不是在世間燈了,它重點不是在於說只是能勸人行善的。他是從最初菩提,就是要發菩提心的那些才算的。所以他勸請的是菩薩眾跟佛,成就的是佛嘛。他請他們什麼?因為他請他們要做的是「轉於無上妙法輪」,能夠稱「無上妙法輪」的只有佛法嘛。喔。
然後「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他說,如果有哪些佛,他現在是說,喔,教化的因緣到了,已經了了,他要進入涅槃的時候呢,那麼,我都至誠的來勸他囉,說,啊,希望你啊,「久住剎塵劫」,就是說數不清的塵數的劫囉,就是長久住世就是了。為什麼呢?以便「利樂一切諸眾生」囉。因為這些眾生愚迷嘛,輪迴無盡啊,你不多住世,他怎麼辦呢?對不對?然後現在下面這一句等於總結上面這些囉。所有我前面講的,禮是敬禮囉,讚是讚頌囉、稱讚囉,供養的這種福啊,還有我請佛住世、請佛轉法輪啊,還有我隨喜、懺悔,這些呢,所有的這一些,這些叫做「善根」,為什麼叫「善根」呢?因為你做這些事情,都會使你這的善增長,從這些上面善會增長。那我這些,那麼我並不是認為是我有的,而是呢,把這些呢,「迴向眾生及佛道」。就是說,我這些善呢,增長,希望它長出來的東西呢,都是利益眾生、利益佛道的,這樣的意思。迴向的意思就是這樣。迴向就是說,把它轉成是做什麼去了,叫做「迴向」。(以上摘自〈普賢行願品〉偈頌解說。以下為敬行所記。)
「願將以此勝功德,迴向無上真法界」,就是說,願意把前面〈普賢行願〉裡面所講的殊勝的功德——這個功德為什麼很殊勝呢?因為它們真的是無限中的無限。它不只是講一個無限,它的特點,也就是說,你本來只是講一個無限,我們本來說有限,從這個有限觀念裡出來,它的無限更厲害。任何有限的地方,它都把你搞成無限去。一顆沙裡面,也把它講成無限。任何有限的,全部是無限又無限。哦,徹底衝破。那麼,這樣子殊勝的觀法,它所有的功德,就使你徹底不能再有有限的觀念。「迴向無上真法界」,它這個功德要做什麼用?希望大家早點證入這個無上也是無下,超出對立的,無可比擬的,這個「一真法界」。這個「真法界」,這個真,也不是真假的真,而就是說唯一的,沒有其他的,這樣意思的法界。「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諦融通三昧印」,講性講相,那是分做二嘛。基本上是講一個空性囉。但是空性裡種種的因緣,會顯出種種不同的相來了。這樣子講,語言都是有對立的、二分的。所以這樣講佛法,人家才會了解。你說一切一體,也講不來,然後也很難了解,所以佛法裡面有講「性相」的分別囉。還有「佛法及僧伽」,法是一件事,還有這些弘法、修法的人呀。然後,「二諦」是講什麼?世間的法則,還有出世間的法則,這些好像都是分開的,但是這些全部要能夠融通吶。這些分開來講,分開來做,分開來想,但是你要在最後融通成無可分。要是無法融通到無可分的話,你就沒有真正懂得佛法的意義呀!還有不能達到它真正要你達到的地方。那麼你都融通的話,「三昧印」。什麼叫「三昧」?「三昧」是正定。以正定來把它印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必須安住在融通裡面。那麼它融通以後,這個能夠安住在融通裡面的正定,就是正確了。就是說不能再對立分別的時候,那麼,這個才正確。(敬行指出,「性相佛法及僧伽」也可解為:自性三寶及別相三寶。)像上面講的這些呢,「無量功德海」,這些功德都是無可比喻,不可計量。「我今皆悉盡迴向」,我把這一些無限又無限的功德呢,迴向到哪裡去呢?因為我懂得這樣的話,我雖然只是修了一次懺悔,這裡面的功德,其實是無可止盡,無可限量的。這些功德要怎麼迴向呢?因為所有眾生的身語意裡面呢,有「見惑」,他的思想裡面,有什麼不明「空性」的地方。「彈謗我法等」,就是毀謗佛法囉。所有這些的業障,「悉皆消滅盡無餘」,因為你若能真的懂得一切無限又無限,這樣觀念的話,所有這些業障,身語意的業障,還有對佛法不了解、毀謗佛法,這些業障都可以消滅。「無餘」是不再有任何業障。「念念智周於法界」,就是每一個「念」、每一個「念」都懂得是無限的話,那麼他的智慧就周遍法界了。「廣度眾生皆不退」,為什麼叫「廣度眾生」呢?你念念都是無限的話,所有眾生也都不再有眾生相,知道嗎?就所有眾生已不復存在,因為已融入一體了。所有眾生都成佛,不會再退轉。離開對立,就沒有再退轉的問題。「乃至虛空世界盡」,甚至連虛空、世界這樣的分別呢?也都沒有了。就是前面講的是眾生、有情的觀念已經沒有了。這邊的話,是器世間,無情世界裡面的分別都沒有了。「眾生及業煩惱盡」,前面只講說有情的觀念,那麼有情所造的業,還有煩惱,這一些呢,這些觀念都沒有了,全部融入一體了。「如是四法廣無邊」,它說,哪四個法是廣無邊呢?前面講的四個了,頭一個「念念都是智慧」,智慧也是遍法界,無邊無盡;然後,有情也是都已經不再有「有情」的分別了,也都已經無限、無盡了;再來「器世間」,也是這樣;最後是眾生所造的業都沒有了,這四種。這四種都是廣闊無邊,都融成一體。那麼不只是這樣,我們現在的迴向,也是像它一樣,也是廣無邊了。
好,就講到這樣。
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Chinese versions
only]